中科院:数十亿元科研设备向企业开放

admin 44 2024-07-20 编辑

中科院:数十亿元科研设备向企业开放

   然而这一情况很快将得到改观。6月3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在北京市科委现代服务业促进重大专项“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建设”的支持下,作为首家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国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并于当日向社会全面开放。

  “通过3年建设,中科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将整合中国科学院京区20家研究所总值逾20亿元的大型仪器设备纳入基地服务目录,确保纳入服务目录的资源设备开放共享率达到70%~100%;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营机制,在保证完成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基地3年服务企业数量不低于2000家。”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上,中科院党组成员、北京分院党组书记何岩对基地建设充满信心。

  破除共享藩篱

  作为我国科技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领域齐全,科技条件资源与人才优势明显,其所属研究院所在基础研究、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新材料研究、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综合研究优势。

  据了解,在北京,中科院的科技力量最为雄厚,学科建设也相对最全,设有科研和支撑机构43家(其中科研院所38家),拥有大型仪器设备的科研院所20家,占中国科学院科研机构总数的40%。

  中科院全院拥有大量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设备总资产额达100多亿元。其中北京地区研究所科学仪器设备总资产额约53.6亿元,40万元以上科学仪器设备共2121台,总资产额达27亿元,10万~40万元的科学仪器设备共5629台,总资产额达10亿元。

  除拥有大量科学仪器设备以外,中科院还拥有大量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院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占中科院整个实验室资源的54%。在北京地区的38家科研院所中,拥有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为代表的4个国家实验室,以半导体超晶格为代表的3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以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为代表的36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包括中国科学院)实验室中,京区约占总数的一半,科技部及国家发改委批复运行的工程中心中,京区约占总数的42%。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上述实验室(工程中心)共承担国家“973”项目127项,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522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4项。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科院的科技条件资源仅仅为科研服务是不够,更应该让科技条件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科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项目总负责人、中科院北京分院院地合作处处长、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李静坦言,“过去这方面的工作中科院做得相对要少一些。”

  事实上,在推动科技条件资源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方面,中科院始终不遗余力。多年来,包括中科院高能所、理化所、微电子所、过程所等在内的众多中科院研究所都已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

  但中科院科技条件资源在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方面仍然发力不够,仍然存在许多实验室设备闲置而企业又找不到门道的现象。“主要瓶颈有三。”李静分析说,“一是缺乏科技条件资源面向企业开放的激励机制,二是缺乏有效的专业运营机构,三是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了解。”

  “我们建设这样一个基地,就是要破除制约中科院科技条件资源面向企业开放的瓶颈,推动中科院科研仪器设备在社会上实现共享。”李静表示。

  先行一步

  事实上,中科院在推动科研仪器设备面向社会开放、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方面的心情是急切的,并已在具体工作中先行一步。

  何岩介绍说,今年4月,为帮助我国中小型企业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科院决定面向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免费提供为期一年的分析测试服务,帮助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以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在这个“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开放服务平台”上,中科院大型仪器区域中心46个单位1020台大型仪器设备,面向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免费开放。

  为响应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号召,中科院及时推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开通该平台是应对金融危机专项的重要内容。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各类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该平台上获得免费分析测试服务,以协助企业解决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困难。

  “中科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建设是对中科院科研装备服务平台工作的又一具体支撑和体现。”何岩说,中科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作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在帮助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思路更清晰,机制更完善,管理更到位,目标更明确,效果也更显著。

  目前,中科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已经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审定基地发展目标、总体发 展规划和阶段性发展计划,并统筹协调基地工作。在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建立基地专业运营机构。

  基地还将设置专业运营机构和专家委员会。据悉,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基地的专业运营机构,主要负责基地建设运营、组织、管理、策划、监督、协调等工作,重点工作在于基地整体形象的推广、基地运营体系的构架方面。通过积极的市场探索,努力建成具有中国科学院特色的科技条件资源的运营机构。

  而专家委员会主要由相关单位科研处负责人及检测中心或公共实验平台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为基地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咨询和建议,并对于申报基地各类检测基金的项目进行评审。

  近期,北京分院还将组织召开首批基地成员单位挂牌仪式,给成员单位授牌;同时也将开通基地网站、建立成员单位简报制度等。

  此外,基地建设还将分领域集合各院所行业优势向市场提供服务,目前根据中科院京区研究所情况,已经建立了软件中心、材料中心、生物医药中心和可持续发展中心四个模块。专业运营机构主要通过自营、委托代理机构经营两种方式向市场提供服务。下一步将着力组建一批有运作经验的运营团队。

  服务于企业创新

  李静介绍说,中科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建设的目标,是要促进中科院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更好地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开放,避免仪器资源的重复购置和浪费,提高使用率。通过中科院先进仪器设备和技术开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基础性、带动性、保障性的支撑作用。

  据了解,中科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将重点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能源环境等北京市科技重点发展领域,通过构建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与北京市科委专业中心等中介平台之间的交流工作机制,挖掘企业需求,重点与企业和实验室单位之间建立良好的运营机制,向企事业单位提供包括检验检测、设计并提供检测方法、制定标准、检测报告分析、新材料试制、新菌种培养、药理测试等多方面在内的综合服务,进一步提升转移中心工作能力。

  据悉,目前中科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已经能为政府、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比如针对中小企业,基地成员可以提供检测、认证、委托研发、技术转让及咨询培训等服务;针对大型企业,基地则可提供合作研发、共建工程技术中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等服务。

  “2009年,基地将完成中科院京区院所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调研,并重点选择其中最有开放条件的12家研究所作为基地建设试点,启动基地建设工作。”李静介绍,“通过试点,将12家研究所总值超过14亿元的仪器设备纳入北京市科委服务目录,其开放共享率提升至70%~100%,并实现为1000家以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目标。”

  李静表示,要真正发挥基地的开放效果,必须加强对基地的有效管理和运营。随着基地的全面启动,基地在管理和运营过程中,北京分院和北京市科委将发挥其相应的指导和管理职能,通过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加强与专业中心互动,以及引入专业孵化机构和二级运营服务站,充分挖掘企业需求,推动实验基地面向企业开放。

  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基地将结合企业需求,联合相关实验室,大力促成其联合共建工程中心、实验室、大型检测中心等,并在仪器功能开发、仪器升级改造的合作、拓展科学仪器研究成果的技术转移、支持企业创新仪器建设等领域加强合作,使中科院有关所和企业成为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

中科院:数十亿元科研设备向企业开放

上一篇: 电气中国:盘点低压电器行业
下一篇: 中控科技在创新基金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