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神经中枢”实现中国造

admin 108 2024-10-03 编辑

核电站“神经中枢”实现中国造

  

图为高交会中广核展位现场

  11月17日,在深圳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上,已连续三年组团参会的中国广核集团举行了2013年度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产品平台Firmsys、自主研制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核反应堆专用机器人等八项核电重大科研成果。

  核电站“神经中枢”实现国产化

  核电站全数字化仪控系统(简称:DCS系统),被称为核电站的“神经中枢”,是核电站重大关键性成套设备之一。其中,核安全级DCS(以下简称:核级DCS)的主要作用是完成事故工况下反应堆安全停堆和事故缓解功能,被称为核电设备国产化的重要堡垒。由于技术极为复杂,目前我国在运核电机组的核级DCS均由国外供货商提供。

  2005年以来,随着我国核电进入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建设的新阶段,核电设备尤其是核级设备、核级泵阀,包括常规岛汽轮机等设备等先后实现国产化。而核级DCS由于核心技术还一直被国外供应商垄断,成为制约我国核电自主化水平持续提高的瓶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隋永滨曾在一次核电重大装备国产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核级DCS系统是核电设备国产化的最后一个堡垒。”

  为打破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中广核科研人员历时六年研发了国内首套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产品平台FirmSys并通过国家核安全局验证,今年起将用于阳江核电站5、6号机组,目前已进入工程应用阶段。中广核因此成为继美国西屋、美国英维斯、法国阿海珐、日本三菱之后全球第5家、我国首家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的企业。

  中广核董事长贺禹表示:“核级DCS国产化是中广核的战略要求,更是我国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FirmSys在阳江5、6号机组上线应用,标志着我们迈上了大型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战略安全的高地,将为研发和推广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新技术ACPR1000+,实现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奠定更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广核“十二五”期间科技投入72亿

  据中广核科技研发部总经理邹勇平介绍,中广核制定了“十二五”科技研发总体规划,其中科技创新总投入72.5亿元,2011、2012年已分别投入12.6亿元、14.7亿元,2013年预计投入15亿元,近三年科研投入超过主营业务收入的4.5%,高于国家对中央企业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2.5%的要求。

  目前,中广核已建立了一支由近3000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技创新队伍,形成了国家级、集团级、成员公司级三级研发机构为主体的科研平台体系,拥有15个研发中心,其中7个研发中心为国家级研发(实验)中心。截至2013年10月31日,共承担了542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累计申请专利1226件,年专利增长速度超过30%,已获得专利授权超过600件,其中发明专利超过200件,获得1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中国优秀专利奖。

  自主三代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邹勇平介绍,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是中广核在20多年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根据我国最新安全标准(HAF102)要求以及美国/欧洲核电用户要求(URD/EUR),借鉴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以及AP1000、EPR等先进技术和国际核电领域的经验反馈,自主创新研发的核电新技术,实现了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均衡、成熟性和先进性的统一、能动与非能动的结合。

  目前该技术设计方案已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的审查,四大关键验证试验以及10余项单项试验已全部完成,国内企业已掌握所需先进燃料组件的设计能力,所有主设备已具备自主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已编制完成,部分验证试验正在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工业园试验基地进行,预计2014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发布会上,中广核还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压水堆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核电站非能动应急高位冷却水源系统和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核燃料运输贮存系统(PMC)成套设备。其中,高位冷却水源系统可以增强核电站应对极端灾害叠加的能力,使核电机组降低堆芯熔化概率25.8%。核燃料运输贮存系统已应用于大亚湾核电基地技能培训中心,并在福建宁德核电站、广西防城港核电站等核电项目实现工程供货。

  “英国、法国为什么认同中广核建设投资建设核电,因为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他们充分认识到中国企业在核电领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培育形成了能力和实力。这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 中广核新闻发言人胡光耀说。

  胡光耀表示,“加快科研创新步伐,形成符合先进技术标准要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新技术和产品,是提高我国核电安全发展水平、增强我国核电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包括八项核电重大科研成果在内的一系列核电科技创新成果投入应用,标志着中广核正从以项目开发驱动发展转向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

核电站“神经中枢”实现中国造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核心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的中国“无人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