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TD成为国际3G标准后,中国希望在炙手可热的物联网领域也拥有国际话语权。
3月10日获悉,由工信部牵头的一个9人工作小组已于本周飞赴英国伦敦,参加传感器网络国际标准工作组(WGSN)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我们本次带去两份中国自己的提案。”正在伦敦参加该次会议的国家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副秘书长邢涛告诉记者,这是该WGSN自去年10月在以色列成立以来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其对于整个国际物联网标准的制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标准亮相伦敦
“我们希望在本次的伦敦会议上,中国的标准能够得到国际的认可,我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通过的可能性很大。”3月10日,国家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秘书长张晖向本报表示。
据张晖透露,本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带去的两份标准草案中,一个是创新网络协同信息处理的标准草案,一个是创新网络总体架构的标准草案。这两个都是国内已经制定的相对成熟的标准。
相关人士表示,在物联网标准的制定上,中国基本上保持了与国际同行的同步,这在过去各个行业是十分少见的。
据记者了解,在此之前,中国已在物联网标准的制定上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其进度并不亚于很多发达国家。早在2006年,我国就开始着手传感网的标准工作,2007年国标委正式批准成立传感网工作组,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09年9月11日,中国传感网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此外,2008年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传感网络研究小组首届大会,也是在我国上海举行。
张晖分析说,由于中国市场需求十分庞大,任何国际标准的制定,都不得不考虑这个庞大消费群体的需求,所以也要在这方面对中国标准进行考虑和采纳。
“我们希望美国、韩国等国家能够支持我们的提案通过立项,当然,作为一种妥协,我们也会积极支持美国等国提交的有关智能电网标准的提案等。”邢涛表示。张晖则表示,“但是对于关系到国家和民族产业安全的问题,我们一定不会选择妥协,由自己把握。”
“联合工作组”就位
邢涛坦承,此次提交伦敦会议的提案,即使通过立项也仅仅是一个初步方向,“即使获得通过,提案方也还需要做大量后期工作,推动标准最终落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期国内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大大加速。
3月9日,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筹备会议在北京召开。该工作组发给本报的资料显示,其旨在整合国内物联网相关标准化资源,联合产业各方共同开展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物联网技术标准。
据悉,该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组长将由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组长、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担任,常务副组长将由全国信标委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组长、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海涛担任。
“我们希望由政府领导牵头来做这个事,能够更快地推进标准的制定和协调。”张晖表示,该工作组的成立有望将原来分散在数个小组的物联网相关的标准制定工作,很好地协调起来。
觊觎国际话语权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技术,三流企业做产品。”有IT业内人士表示,在此前的几次高科技产业浪潮中,中国就处处碰壁于自主标准缺失,在PC、软件、互联网、移动通信、DVD等领域,美国等起步较早的国家直接掌握着大部分国际标准的制定权,从而掌握着整个产业发展的主动。
例如在软件开发领域,办公软件文档格式长期被某些西方厂商所垄断,使得国产Office软件很难与其兼容。长期的市场垄断把用户锁定于某些厂商文档格式,给其他厂商制造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壁垒,严重阻碍了中国办公软件的发展。
在DVD行业,由于标准由国外厂商指定,国内DVD整机生产厂家需在购买光头、机芯、芯片等部件时支付专利费,而最终国际DVD利益机构依然向DVD整机收取高额专利费。高额专利费大幅挤占了国内厂商的利润空间,导致目前海外市场上中国品牌的DVD彻底消失,企业转为替其他品牌代工。
用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的一句话来说便是,“当今世界,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技术和经济竞争的主动权。”因此,面对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轮科技发展大潮,国内从政府到业界,都希望类似教训不再出现。
据记者了解,中国的传感器产业此前已经发展了近10年的时间,其发展一直由一批中小企业推动,但这批企业难以做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行业标准的缺失。例如当下国内企业通常使用的ZIGBE标准就存在许多应用缺陷,并且一直没有被国际所承认,由此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存在分散、规模小的不足。此外,由于标准长期缺乏,一些大的企业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在行业还存在许多不确定的情况下,投入风险很大。
“我们争取在年底之前初步把几项关键的标准制订出来。”张晖表示,这些标准需要在国标委正式审批后生效使用,他预计这一进程应该可以在明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