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国家的脊梁——建国60年装备工业国产化布局

admin 250 2024-06-05 编辑

挺起国家的脊梁——建国60年装备工业国产化布局
   编者语:站在60周年国庆这个时代节点上回顾历史,一个基本的认识是: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站立在一个相当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先进装备工业体系的基础之上。

   无论是前30年还是后30年,中国几代国家领导人,为民族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体系方面的布局、赶超和跨越,倾注了大量心血,奠定了国家强盛的根基。

   9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国庆阅兵总指挥房峰辉中将充满自豪地表示,60周年国庆阅兵将展示的52型主要装备全部都是我国自行生产的国产装备,其信息化程度都比较高,并且大部分是首次参阅。其中包括预警机、新一代战车、新型雷达、无人机和卫星通信等先进的信息化装备。

   作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集中展示,建国60周年的国庆阅兵,国内外瞩目。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透露,"届时,数十个徒步和装备方队、上百架飞机、数百件新型主战装备,将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这些装备都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其中大多是新型主战装备。"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军陆军装备大多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杂牌,海、空军装备数量很少,性能也很落后。现在,我们在天上有军事卫星、先进战机,地面有新型主战坦克、各种火炮、导弹,海上有先进舰艇、潜艇,三代主战坦克、歼10飞机、预警机、巡航导弹、新型驱逐舰和新型战略核导弹等高新技术装备已在一些部队列装。可以说西方发达国家军队拥有的各类装备,我军基本都有了,而且不少装备的性能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与中国阅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每年的1月26日,期待"大国崛起"的印度首都新德里国王大道上都会举行"共和日"阅兵仪式,而展示新型武器和先进的技术装备是印度国庆阅兵的焦点。2009年1月26日,在印度第54个共和国日,该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和游行。期间,印度三军的新式武器纷纷亮相新德里市中心的国王大道,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印度的国庆阅兵非常开放,简直就是个国际装备展:"美洲虎"军用直升机、"米格"战机、俄制坦克等应有尽有。称雄印度洋的海军方队抬出了一艘"潜艇"--印度斥35亿美金向法国购买的"鲫鱼"级柴电潜艇模型。据悉,现在印度军队80%的主要武器装备来自俄罗斯,包括最先进的坦克、驱逐舰和潜艇、"苏"式歼击机和强击机。

   著名军事评论家张召忠少将表示,印度自制的装备出来以后,总是有负面效应。比方说自行研制的装备性能不好,研制的枪打不响,研制的潜艇没动力,研制的坦克装备不了,研制的飞机上不了天等。张召忠甚至开玩笑说,印度号称自己搞的第三代坦克--"阿琼"坦克研制了将近30年,"阿琼"坦克要真开到印度阅兵的国王大道上来,有可能就跑偏,甚至有可能自动熄火。

   今年7月26日印度首艘国产核潜艇"歼敌"号高调下水,让整个印度欢呼"印度已加入核潜艇俱乐部"。但是一位印度核科学家随后却泼了一盆冷水,称该核潜艇既没有装上核反应堆,也没有配备武器系统,只是一个浮在水里的"空壳子"。

   "阿琼"坦克和"歼敌"号核潜艇的尴尬在印度并不孤独,印度国内其他大型武器研制项目,譬如轻型战斗机,在发展中也存在类似问题,经过十几甚至几十年的努力依然不能安全上天。这说明了整体装备工业的基础在武器研制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国防装备的发展需要坚实的基础性技术储备,更需要机械制造水平的提升以形成强大装备工业体系等方面的支撑。如果这两项关键问题不能解决,任何国防装备国产化的策略都将是空谈。举例来说,制造米格-21歼击机(中国产品为歼-7歼击机)的喷气发动机要求发动机制造工厂具备3微米级精度的金属处理技术,中国最好的工厂直到1979年才掌握如此精密的制造工艺。

   印度与中国在基础性技术储备和机械工业体系方面的差距,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而是多年国家工业发展布局的结果。这个差距,甚至可以说早在20世纪50年代两个国家建国初期的工业布局中就已经形成。中国几代国家领导,在民族工业特别是装备工业的布局方面倾注了心血,为国家综合实力在新时代的突飞猛进,奠定了基础。

   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个新的节点上回望历史,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国家的振兴和国防工业的发展,有赖于基础工业的持续赶超以及整体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大布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解放军的装备仍以缴获的大量美制、日制等"万国牌"武器为主。建国大阅兵中亮相的解放军重型装备,无论是天上飞的"野马"式战斗机,还是地上跑的"九七"式坦克,都难以找到"中国造"的影子。

   当时,毛泽东常常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建国之初,国家将接管的国民党时期的军工厂与解放区的军工厂合并,一部分划归民用工业部门,一部分留作军用,共整合军工企业76个。这些军工企业技术落后、专业不全,完全不具备研制生产急需的飞机、舰艇、大炮、坦克等武器装备能力。而在中央决策层的意识里,要使国家真正实现独立、富强,必须迅速地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自成体系的工业结构。

   对于中国工业体系的发展,毛泽东于1944年在延安同美军观察组成员谢韦思谈话时,曾经设想中美两国经济合作。他认为:中国的工业化只能通过自由企业和在外国资本帮助之下才能做到;中国可以为美国提供"投资场所"和重工业产品的"出口市场",并以工业原料和农产品作为美国投资和贸易的"补偿"。

   但是,历史的发展总是难遂人愿。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政治上颠覆。当时,新中国微不足道的工业基础、技术力量、管理水平都极其低下,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争取外国的援助是关键。

   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登上北上的专列,前往莫斯科。毛泽东此行目的主要是商讨中苏友好同盟问题、苏联对华贷款以及两国贸易问题等。1950年2月,中苏两项协议签定。根据协议,苏联将帮助中国进行现代工业项目建设,在帮助中国建设的项目中,机械和军工占了很大比重。

   1952年初,中央决定成立了由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聂荣臻、宋劭文6人组成的领导小组(1954年改为陈云、高岗、李富春、邓小平、邓子恢、习仲勋等为主的8人小组),组织领导"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中央书记处连续召开多次会议,研究了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方针,确定以建设重工业基础为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同时,根据中国与苏联协商,援建的中心环节定位于重工业,特别是钢铁、煤、电力、石油、机器制造、飞机、坦克、拖拉机、车辆制造、兵器工业、有色金属、基础化学工业等。

   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是新中国的第一次工业大布局。从1953到1957年,中国实施了第一个国民经济5年计划,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军工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近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以这些项目为核心,以另外900余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中国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完备工业体系的雏形。

   "156项建设是新中国首次通过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设备开展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董志凯表示,"在资本主义封锁的严峻环境中,苏联、东欧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设备使中国突破了封锁,获得了20世纪40年代的技术和设备;这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苏联的低利贷款也使资金极端短绌的新中国减少了利息负担,项目确立与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董志凯介绍,在苏联帮助建设的项目当中,基础机械工业和国防工业占了很大比重。在最后完成的150项工程中,基础机械工业有24项,军事工业有44项。两者合计为68项,占最后完成项目量的45.33%。除了苏联援助的项目外,还有民主德国帮助设计的2个项目和引进捷克斯洛伐克制造技术设计的上海三大动力设备厂(上海电气)。

   这些项目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目前中国许多重要装备制造企业的基础。这些企业有:哈电集团、一汽集团、沈阳机床、哈量、武重、洛拖、洛轴、中国石油装备、西电集团、中信重工、中国一重、湘潭电机、中国北车(长春客车厂)、上海电气等。

   苏联援建的军工项目范围涵盖了战斗机、坦克、火炮、轻型舰艇等关键性武器,而且不仅仅涉及武器组装,从上游的材料制造到下游的零件加工都向中国提供了配套设备和技术,并有大批专家手把手指导。包括航空部12项、电子部10项、兵器部17项、航天部2项、船舶公司3项等,形成了中国目前几家重要军工集团的发展基础。

   在"一五"时期,除上述苏联援建和民主德国帮助设计的26个项目外,中国还自力建设了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47个。以发展冶金设备、发电设备、运输机械、金属切削机床为重点,适当发展电机、电器、电材、炼油化工设备和农业机械。

   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建设投产,使新中国的机械装备工业从无到有地建立了飞机、电子、导弹、舰船、坦克、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冶金矿山设备、工程机械等制造业,扩大和加强了机床工具、机车车辆和造船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比1952年分别增长几倍到几十倍,奠定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设备的自给率也大为提高,"一五"时期国家建设所需设备的国内自给率为60%以上。

   董志凯表示,以"156项"为重点的工业项目建设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使我国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为此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延伸和拓展

   1960年,苏联毁约停援后,中国装备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以消化和吸收苏联技术为主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国产化阶段。其间,从1964年开始正式提出和推行"三线建设",这构成了中国战略工业布局的延伸和拓展。

   1960年7月,中苏关系破裂。此后,前苏联全面毁约停援,加上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国家装备工业发展遭遇严重困难,中国高层决策依靠自己力量发展尖端技术,通过攻关和突破核心技术,自主研制先进装备。实际上,当时"国产化"的主要任务在于消化和吸收苏联技术,使中国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产业能够摆脱对苏联的技术依赖。

   在国产化的重型机械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30万千瓦发电机组。虽然苏联早已于1958年成功地开发了这一产品,中国却是在20年之后的1978年到1980年左右实现发电机组全部技术达标和全部零件国产化的。

   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已经基本全面完成了对苏联技术的消化吸收,中国的制造工业在苏联20世纪60年代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的水平。

   这一阶段也产生了一系列标志性成就。大型自由锻造水压机是制造重型机器以及军工相关产品的关键性设备。从19世纪末期美国制成第一台1.26万吨的自由锻水压机以来,全世界曾先后制造过20多台万吨以上的水压机。

   1962年6月22日,沈鸿任总设计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的1.2万吨压力的自由锻造水压机试车成功。它是当时我国机械工业中最大的一台锻压设备。当时世界上连我国在内,只有5个国家能制造这种机械。它的成功,标志了中国重型机械的制造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65年,著名记者斯诺在位于闵行区的上海重型机器厂参观,他一边照像一边问:"你们费这么大劲造这样一台大机器有什么意义?"

   大型锻压机是机械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也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装备,是发展航空、航天工业必不可少的装备。

   当今世界的航空制造业强国都拥有4.5万吨以上的重型模锻液压机,如美国拥有两台4.5万吨模锻液压机,俄罗斯拥有两台7.5万吨模锻液压机,法国拥有一台6.5万吨模锻液压机。

   1961年底,沈鸿调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主持我国国防尖端工业所需九大设备的设计制造工作,其中就包括目前位于重庆市西南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直到2008年依然是中国最大的30000吨级模锻液压机。这一大战役,涉及中央10个部委,上百家工厂,1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1万多名工人,进行了100多项重要的试验研究。

   "九大设备"不是九台大设备,而是九套大型成套设备,包括840种,1400多台,总重量4500吨的复杂、精密的重大机器设备。包括:30000吨模锻水压机和12500吨卧式挤压水压机(主要用于飞机、导弹的翼梁、壁板、型材、鼻锥的锻造和挤压);辊宽2800毫米铝板热轧机和辊宽2800毫米铝板冷轧机(主要用于轧制飞机、导弹用的大铝板);直径2~80毫米钢管轧机和直径80~200毫米钢管轧机(主要用于轧制飞机、导弹及其他尖端技术用的薄壁耐高温钢管、不锈钢管等);辊宽2300毫米薄板冷轧机和辊宽700毫米、20辊特薄板轧机(主要用于轧制宽而薄及特薄的耐高温钢板和不锈钢板);10000吨油压机(主要用于压制玻璃钢导弹鼻锥)等。

   这九套设备现在仍然属于"国宝"。九大设备工程浩大,难度极高,前后历时9年,到1969年才最后完成。这样的"九大设备"当时世界上全部拥有的只有两三个国家。

   1964年6月6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搞"三线建设"的主张。从1965年起,我国开始把沿海一些工业企业向中西部复制"备份",当年新建项目则大多集中投放在西部地区。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在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建立起一个敌人战略核武器打不到的,能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实行工农结合的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基地,进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后方工业体系。

   1964年,是我国搞原子弹最关键的一年。围绕这一重点军事工程,在过去已经调派了很多军队和科技骨干到西部地区的基础上,又调派了大批军队和科技精英奔赴三线,加强核研制基地建设。

   在1964年至1980年长达16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中,国家在主要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的建设者,在中西部建起了1100多个星罗棋布的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其中一部分后来被称为西部脊柱,如攀枝花、酒泉、金川等钢铁冶金基地,酒泉、西昌航天卫星发射中心,葛洲坝、刘家峡等水电站,六盘水、渭北煤炭基地,长城、水城等大型钢厂,贵州、汉中航空基地,川西核工业基地,长江中上游造船基地,重庆、豫西、鄂西、湘西常规兵器工业基地,湖北中国第二汽车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东方锅炉厂等制造基地,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

   "三线建设"的发展后来远远超出了"战略备份"的层次,形成了众多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包括东方电气、东风汽车、中核集团、中国二重等,还包括很多原本在三线范围内的老企业中增加的新项目。很多新建项目,特别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装备工业项目也集中布局在三线,如在航空航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30000吨级模锻液压机,昆明机床厂的高精密机床工具生产线等。这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同时也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带动了中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

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

   原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在《国事述忆》中表示,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经济工作开拓出一个新的局面,掀起了自50年代从苏联、东欧国家大规模引进技术装备之后,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高潮。这次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对解决中国"国民经济中几个关键问题",促进相关产业加快发展,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对建立和发展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以至对后来的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合作与竞争,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率先开拓的作用。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加上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对华封锁被打破。

   这一时期,我国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易货贸易大部分改为现汇贸易,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明显加快,1972年总额上升到63亿美元,1973年比上年增长74%,达到109.8亿美元。对外贸易的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出口占75%,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进出口下降,只占25%。

   加上这一时期我国的外汇储备比较多,发展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成了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国家计委开始接连提出从国外进口先进的大型成套设备以武装我国工业的计划和方案。

   这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从最初陈锦华起草的国家计委《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4套化纤和2套化肥关键设备约合4亿美元的方案,扩大到钢铁工业《关于进口一米七连续式轧板机问题的报告》,煤炭、石油、化工、机械、军工、水利、电力、交通、林业等其他工业部门,也相继提出从国外引进技术设备项目,约合43亿美元方案的出台,国家计委给中央递交了4个报告,前后经历了一年时间。

   1973年1月2日,国家计委提交《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对前一阶段和今后的对外引进项目做出了总结和统一规划,在今后三到五年内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即"四三方案",初步提出进口43亿美元的方案。其中包括:大化肥设备13套,大化纤设备4套,石油化工设备3套,综合采煤机组43 套,10个烷基苯厂,3个大电站,武钢一米七轧机,以及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工厂等大型项目。

   这次大规模技术引进,按可比黄金价格计算,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七八百亿美元。

  攻关和追踪

   从1983年开始,中国掀起了新的一轮国产化运动。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的技术要更新、要赶超世界先进,有以下几条路可走:一是进口外国的机器、电子设备和其他高科技产品,这个方法很简单,但不保险;二是走国产化的道路,这相对来说要困难一些,但是是可行的;三是搞技术改造,这很困难;最后一条路就是闭门造车,完全靠自己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这在实践上是不太可能完成的。

   1983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国发[1983]110号文件),指出"在依靠我们自己技术力量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合作设计、合作制造若干套重点建设项目的技术装备,力争在前十年内把这些最核心的关键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才能为后十年的经济振兴打下牢固的基础,才能使四个现代化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成立了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由李鹏、吕东、江泽民、陈锦华、林宗棠等同志组成。吕东任组长,李鹏任顾问,并请沈鸿、徐弛为技术顾问。同时确定了"七五"期间包括"单机容量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核电站成套设备"、"宝山钢铁总厂第二期工程成套设备"、"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成套设备"等在内的10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项目,从此,拉开了机械制造部门与用户相结合,开展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的序幕。

   "此后,国家连续三个五年计划都将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列入国家攻关项目,每年国家财政拨款6000万元左右用于重大技术装备的攻关。"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隋永滨回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机械行业直接参与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的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达150多个单位,不仅完成120多项重大研究项目,而且为国家200多个重大工程提供了成套设备,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事业的发展。

   1986年3月,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人联合提出的一份题为《关于跟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报告上报到中共中央,后来根据这个报告而形成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被称为"863计划"。

   "863计划"纲要从世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出发,选择了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防御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高技术领域(1996年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

   1987年3月,"863计划"开始正式实施。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上万名科学家在各个不同领域,协同合作,联合攻关,很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1年,邓小平同志为"863计划"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再次给为实现"863计划"而攻关的科学家们以鼓励,也为我国高科技与实业的结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863计划"的实施,为中国在世界相关高科技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在新时期的跨越性发展指明了方向。

   1997年,作为"863计划"的延续,党中央、国务院开始制定和实施"973计划"。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从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出发,提炼和选择了一批国民经济、社会和科技自身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进行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自1998年起至2002年,已先后启动了132个项目,其中能源领域15项,信息领域17项,资源环境领域24项,材料领域19项,重要科学前沿19项等。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更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是,一大批民营装备制造企业的诞生,这意味着国家在完成初期工业布局的基础上,基础工业的发展开始可以依托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发展提升。1987年,任正非创立了华为公司,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后来却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1986年,梁稳根等4人从亲戚朋友那里凑齐6万元钱,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在一个地下室里,他们开始了其实业报国之路;1989年,梁稳根突入重工制造领域;1993年,"三一集团"成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06年,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竟然成为了民族装备制造业的吹鼓手。

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该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第一条就明确提出: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06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0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基本满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国防建设的需要。"并提出"坚持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坚持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等几项原则。

   以两项政策的颁布为标志,中国装备制造业开始进入自主创新的新阶段,驶入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长期以来,出于战略考虑,发达国家的大型铸锻件生产制造技术一直对我国实行封锁。2006年,中信重工宣布打造一台世界顶尖的18500吨油压机,被誉为"世界自由锻王国的一顶皇冠"。陆燕荪表示,"这将有效缓解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冶金、船舶、电力、石化及机械制造等行业对大型铸锻件的急需,对全面提高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08年10月,苏州昆仑先进制造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江苏昆山周市镇。该公司将设计制造世界最大的10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这一项目将改变世界航天航空业大型锻件生产格局。

   五坐标联动数控机床是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以及汽车工业急需的高档关键设备,西方发达国家至今仍将其列入技术封锁和控制出口之列。

   2006年9月,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二重集团签订一台世界上最大的DL250数控五米超重型卧车供货合同。该机床可广泛应用于水电、核电、造船、航天、军工等行业。

   2008年11月,中国第一条激光冲击强化生产线在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成。这标志着中国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向工程化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可实现该项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国家。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在美国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以及其他装备制造业正得到广泛的应用,美国GE公司已经用此项技术为美国空军强化了数万件航空部件。

   2008年3月中旬,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000米超深钻机--ZJ120DB钻机,在川西海相科学探索井川科1井上安装调试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此前,全球仅美国拥有一台12000米钻机。

   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装备开始诞生,中国装备开始向数字化、精密化、多极化(极大、极微、极端条件等)发展,走向"先进装备制造"。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公布的2009年世界最新军力排名,前5位分别是:美国、法国、俄罗斯、中国、英国。《简氏》认为,中国之所以位居第4,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后,中国逐步引进很多先进军事技术,现已取得不少成果。中国太空技术和导弹技术领先欧洲,军队又加紧进行信息化建设,核导弹技术具有一定实力。

   《简氏防务周刊》同时表示,由于中国的基础工业依然薄弱,武器装备的工艺加工技术还有待提高。

挺起国家的脊梁——建国60年装备工业国产化布局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完全照搬国外RFID标准 每年将付千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