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制造的升级,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无人车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机器换人”中的技能人才培养,如今是怎样的情况?《工人日报》记者近日在江、浙、沪等省市采访了多家制造业企业。
智能化生产
在浙江万向集团的一个智能化车间里,《工人日报》记者看到,一排排机器人正在紧密合作,将一个个碗口粗的汽车轮毂单元送到生产线的终点,再由一位工人检测质量,然后包装放进集装箱里,等待交付客户。整个生产过程,几乎不需要人工参与。
该车间每天可以生产6000件这样的产品。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像这样的生产规模,以前至少需要150名工人,如今只需要十几名管理人员。
类似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如今在江、浙、沪的制造企业里越来越多。
在江苏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造船基地,宽敞的焊接车间里,焊接工人和智能化机器人生产线分工明、各司其职。该企业已经投产5条机器人生产线,成为全国的智能化生产样板。
“智能化生产线大大改进了生产流程,降低了劳动强度,使相应工序的生产效率提高了7成左右。”总经理陈弓告诉记者,该企业早在2006年就开始着手扩大机器人应用和智能化生产线的改造。
吉利汽车位于宁波杭州湾的一家新建工厂,投入8亿多元购置了300多台进口机器人。而在上海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的生产基地,机器人和智能化生产线更是生产必备。
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机器人销售第一大国。
绝活带来竞争力
记者采访发现,在“机器换人”中,身怀绝活的技术工人依然是企业的“宝贝”。
“殷瓦钢焊接工秦毅,就是我们的‘宝贝’。”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良对记者说。为了培养合格的殷瓦钢焊接工,10多年前,公司就将秦毅等技术工人送到日本研修,并顺利获得从业资格证。秦毅凭借着高超的焊接技术,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并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LNG(液化天然气)船是该企业的拳头产品,这一船型有船舶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称,而殷瓦钢焊接是生产该船的核心技术之一。殷瓦钢的厚度仅为0.7毫米,薄如纸片。全船殷瓦焊缝长度达到130公里,焊后需采用专用设备进行严格密性试验,以保证100%无泄漏。秦毅可以做到不留一个漏点。
如今在殷瓦钢焊接中,大部分区域可以使用机器完成,但那些复杂区域依然要靠秦毅和他的同事去做。
沪东中华所生产的LNG船,漏点少已经成为主要竞争力。“以秦毅为代表的这支殷瓦钢焊接工人队伍,是企业的财富。”陈建良说。
在秦毅看来,即便有些焊接工作可以使用机器人,但也需要精通焊接工艺的工人来操控和调试机器人,否则机器人工作的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随着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像秦毅这样的技术工人在企业越来越受重视。比如中国商飞的胡双钱,吉利汽车的吕义聪……
完善培训机制
如今,许多制造业企业都在着力完善有关技工培训机制,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在南通中远海运川崎2400多名职工中,技术工人占比近80%。该企业的墙上有这样一段描述:“我们期望大家尽最大努力工作,公司通过培训教育、公正评价和给予合理报酬等措施,激励员工提高能力和素质……”
总经理陈弓讲了这样一段历史:从1996年起的10年间,企业先后派出600余名管理和技术人才赴日本川崎重工基础研修,这些人才如今大部分成为企业骨干。“当时我们在每名职工身上所花费的培训费用,同期可以在上海买两套房产。”
在这家企业,工人的安全帽非常独特。上面粘贴着工人可操作的工种和所具备技能的标签,一个标签代表一项合格的技能,工人每增添一个工种的技能和资格,安全帽上就会多一个标签。这种“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为企业带来了实际效益:许多工人可以胜任很多生产制造环节,前后工序都可以由一人完成,避免了工序衔接时的等待和浪费。
正因为培养了一支高效率的技工队伍,南通中远海运川崎的运行更加顺畅和高效。自投产第二年开始,该企业每年都保持稳定的盈利。更难得的是,无论业务量有多饱满,企业均能从容应对,很少安排职工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