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四届一次会员大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发言中强调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的重要性,并为此出谋划策。
李毅中表示,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例达到70%左右,在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占了近六成,如欧盟 52%、日本54%、美国约60%;我国目前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尚无准确数据,但发展滞后、比例偏低是不争的事实。
在能源装备产业,市场环境已经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单纯的生产制造难以形成足够的竞争力和利润,依靠投资拉动的传统发展方式也已成为过去式,产业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增加环境成本的局面亟待破解。因此,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成为行业企业必须要啃的硬骨头。
何为“服务型制造”?一般释义为:围绕制造业生产制造过程(尤其是前端和后端)的各种业务,开展专业的服务活动,这类服务活动总称为现代制造服务业。通俗地说,“服务型制造”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依托产品的服务,或整体解决方案。
服务化水平参差不齐
现阶段,能源装备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但是不合理现象仍然十分严峻,尤其体现在传统加工制造业务比重大,而现代制造服务业务比重小。
据记者了解,目前大部分能源装备企业仍依赖实物产品生产,虽然在产量上不输发达国家,甚至在多数行业国内企业产量已高居世界前列,但营业收入、尤其是利润方面却难及国外,究其缘由,服务性增值业务缺乏是主因,服务性增值业务在总产值中占比过于偏低。
不过,像东电、哈电、上电、一重、沈鼓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已经初步实现了从售前服务、成套设计、产品制造、安装调试到售后服务的一条龙业务链,完成了从单纯设备制造商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服务性增值业务占主业比重逐年提升。
但从整体来看,能源装备企业服务意识和能力颇显不足,常出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缺位、交货工期延误、运行调试故障频出等问题,成为制造业服务化推进的一大掣肘。
业内人士表示,国产能源装备相比国外产品具有价格优势,而随着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提高,低价优势逐渐削弱,企业要想保持持续强劲的竞争力,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国内工程机械就已进入7S店新模式,能够提供包括整车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二手车、专业培训、金融工具支持等七大类服务,成为重大技术装备领域“服务型制造”排头兵。
陕鼓集团董事长印建安曾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客户真正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功能’”,此言一语道出了“服务型制造”本质。因此,在转型升级的现代制造语境中,企业不能局限于出售产品,而要敢于开拓产业链上下游并出售相关服务。
多措并举,重在落实
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于珍看来,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必须充分发挥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强大支撑和引领作用,必须改变只重视发展工业生产而不重视发展服务业的倾向。
《机械工业“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将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任务之一。目前已是“十二五”后期,加大力度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能力和水平关键看行动。
由于近些年大型能源工程规模化建设加剧了对设备维护市场的需求,能源装备生产性服务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蛋糕。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姚金龙就对外称,发电设备未来四十、五十年的维护将为中国电力装备制造服务业带来很好的商机。
为此,李毅中在会上建议,鼓励引导制造业围绕产品功能扩展服务业务,搞好售后服务、全寿命周期服务。发展故障诊断、维护检修、检测检验、远程咨询、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在线商店等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制造业产业链从制造向营销下游延伸。
李毅中提出,大中型骨干企业、“专精特新”科技型优势中小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向研发、设计服务上游扩展,通过科技成果推广、工业设计服务、科技管理咨询等方式推进行业优化升级。
他表示,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为全行业为社会提供信息软件服务、节能环保等服务,为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其中,大型优势企业深化内部改革可结合主辅分离,将原为企业服务的业务改制推向社会构建服务平台;广大中小企业还可实现服务外包,分享社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成果。
李毅中还提到,制造业自身要顺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不断变革、创新制造方式和服务业态,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化。
他认为,发展产品定制、零部件定制、柔性制造、个性化制造等,在规模化、批量化生产的同时,也要注重满足不同层面、不同客户和消费者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品牌、质量,为开拓市场、发展服务业提供物质保障,成为制造与服务融合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