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商务部消息人士处获悉,2007年1月1日前后,商务部将再次调整部分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其中,对目前尚未征收出口关税的不锈钢钢坯将加征10%的出口税。对此,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梁树和对记者说:“明年对钢坯等资源性产品出口加征关税是必然的,但政策未出台前,具体时间还不好说。”
中国钢铁
工业协会副会长罗冰生12月20日同样表示,政府明年将进一步控制钢铁新增产能、淘汰落后,同时还将限制部分低附加值的粗钢品种出口,或将第四次调整钢材出口退税政策。
中国仍是高端钢产品净进口国
“尽管今年我国已首次成为钢材的净出口国,但高端钢材产品的进口量仍在不断加大,中国仍是高端钢产品的净进口国。从当前钢材出口结构看,今年1~11月,我国净出口钢材约2000万吨,但收益很低。因此,依靠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模式将难以为继。”12月22日,由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与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钢材市场形势分析会在京举行。梁树和言简意赅地直指当前我国钢材产品在出口结构上存在的痼疾。他透露,2007年国家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钢铁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
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10月,我国进口钢材1530.64万吨,其中高附加值产品约1105万吨,占总量的72.2%,金额约126.62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81.4%。
国家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统计处处长黄国华在会上表示,根据检测预警系统显示,截至今年12月20日,我国当月钢材出口30.2万吨,进口5.8万吨,净出口24.4万吨;全年钢材出口4090.9万吨,进口179..4万吨,净出口约2300万吨,预计今年全年将净出口2400万吨。而从出口结构看,仍以低附加值钢种为主。
对于钢材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业内专家建议,对钢坯等高耗能、高污染、高耗资源、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政府加征10%左右的出口关税,不仅可以有效促进钢材产品结构调整,还可以减少因大量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导致的国际贸易摩擦。同时,税收政策调整的过渡期也不宜过长。对此,黄国华指出,今年9月14日出台的下调出口退税政策中规定,该政策自12月15日开始执行,即给国内钢铁企业一定的过渡时间。而很多钢厂正是用足了这一过渡期政策,这也是导致我国今年下半年钢铁出口呈强势的主要原因。
加强结构调整缓解贸易摩擦
“虽然国家一直提出限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过快增长,但效果并不明显。相反,从当前的进出口架构看,我国钢材出口平均价格仅为进口钢材价格的一半左右,出口钢材仍以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为主,极易受到出口目的地国家的反倾销指控,并加剧贸易摩擦。”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指出。因此,加强结构调整,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以满足国内不足的特钢需求,并降低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以缓解贸易摩擦是业内专家的共识。
在12月20日召开的中国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中钢协顾问吴溪淳在题为关于钢材品种结构调整的几个问题的演讲中强调,钢铁企业必须把提高钢材品种质量,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作为2007年的战略重点。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也指出,从今年我国的出口结构看,出口增速很快,价格比较低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量大,是导致贸易摩擦的潜在危机。因此,行业应做好贸易摩擦的预警工作。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已有11个国家对我国钢铁行业采取了27起反倾销、反补贴一般保障和特别保障措施的调查,涉及金额达9亿美元。对此,在商务部的协调下,今年我国已举行了两次中美钢铁对话,中韩、中日钢铁官民对话则分别举办9次和11次。目前,中欧钢铁对话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王受文建议,相关钢企要未雨绸缪,在五矿与钢协的帮助下,加强与贸易国的对话、沟通,消除不必要的国际贸易摩擦。
对于今年我国约2400万吨的钢材净出口量,相关专家表示,虽然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但钢材出口量仅占国内产量的8%,而像俄罗斯钢铁出口量通常占产量的60%。因此,我国钢铁业还是主要面向国内,不会对世界钢铁市场形成冲击。
对此,粱树和也同样强调,2007年中国钢铁生产仍以满足内需为主,政府不鼓励大量出口,不追求贸易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