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从新兴工业到第一支柱

admin 33 2024-09-07 编辑

信息产业:从新兴工业到第一支柱
    编者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上海按照国家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战略部署,根据调整优化全市产业结构的要求,积极推动信息产业成长为涵盖二、三产业的综合产业门类,使之实现了从新兴工业到上海“第一支柱产业”的跨越。

  30年跨出三大步

  1、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信息产业作为新兴工业得到了积极推进。

  1978年、1988年,上海先后开展了两次全市重点项目大会战,推动了包括大规模集成电路、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小型及微型计算机、彩色显像管及配套设备、光纤通信设备等在内的信息产业项目建设;通过引进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以及成立上海贝尔、上海贝岭微电子等国内首批信息产业领域的中外合资企业,行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工艺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到1990年,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57.7亿元,销售收入56.2亿元,上海成为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心之一和微型计算机制造重要基地。

  2、上世纪90年代,信息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逐步成为独立的产业体系。

  通信设备制造被列入上海六大支柱工业,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被纳入上海积极发展的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通信、信息咨询等行业则成为上海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市委、市政府聚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实施专项扶持政策,特别是借浦东开发开放的契机加大开放力度,吸引了英特尔、惠普、NEC等来沪投资,利用外资的规模快速增长。1990至1998年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增长7倍。到1999年,上海基本形成了以微电子、通信设备、真空器件、视听产品为主体,规模较大的信息产业体系,总产值和利润分别占到全国的1/7和1/5;集成电路、程控交换机、光纤、彩管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以一批专业软件公司成立为标志,信息服务业开始起步,成为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3、本世纪初期至今,信息产业全面发展,跃升为上海“第一支柱产业”。

  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01年初作出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决定,在全市“十五”计划中把信息产业列为大力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首,并进一步把信息产业发展重点明确为集成电路、软件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上海抓住全球信息产业转移的机遇,集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IT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了中心城区以软件、互联网服务等信息服务业为主,城乡结合部和郊区工业园区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主的整体布局。

  1999到2007年,上海的信息产业总规模从775亿元增至7417亿元,跃居全国第三,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从617.2亿元增至5914.8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从157.7亿元增至1502.3亿元;产业增加值从246.4亿元增至1651.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从6.1%提高到13.8%,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支柱产业”;2007年信息产品出口额实现530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7%。

  重点领域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2001年以来保持44%的年均增速,2007年达到389.5亿元,占全国的40%。软件业从科研项目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门类,年经营收入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超过50%,2007年经营收入和出口额分别达到802亿元、11.85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1/8和1/6。此外,上海笔记本电脑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0%。

  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已建的20余个国家级、市级的信息产业基地和园区,发挥了重要的产业集聚效应;信息产业70万从业人员约占全市就业人口的7.7%。

  上海IT企业的“走出去”不再限于产品与服务出口,进入了在海外设立生产和研发基地以及到海外资本市场融资的新阶段。全市共有20家信息服务业企业在海内外上市。全球500强中的41家IT企业在沪设立了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或跨国采购中心。

“信息港”扩容提速

  在上海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始终把信息产业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紧密关联的内容,从整体上协调推进。

  1994年,上海在国内率先提出“信息港”概念。1996年7月,由“1520”(即一个高速和大容量的信息传输网络平台,上海信息交互网、国际经贸电子数据交换网等5项关键性骨干应用工程,涉及各行各业的20余个信息系统)项目组成的上海信息港工程启动。2000年,上海信息港主体工程(包括集约化信息管线、宽带IP城域网、联通数据网、电信宽带网改造、有线电视网双向改造、宽带信息交互中心、超级计算中心共7个子项目)被列为当年市政重大建设“1号工程”,2001年全面竣工,初步形成了满足经济社会运行要求的信息通信服务能力。

  此后,上海不断优化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全市信息通信网络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宽带化和广泛覆盖,并逐步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目前全市近一半家庭实现宽带上网;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从2000年的1500兆增加到2007年底的60G,有10条国际海光缆在上海登陆。

  互联网络接入成本的不断降低和带宽的持续增加,催生了许多新兴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态,盛大、携程、前程无忧等企业在国内相关领域占据龙头地位;同时上海的电子商务应用环境日趋完善,行业性第三方B2B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发展迅速,电子商务企业交易额5年来增长了近10倍,2007年达到了2426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市信息委)

信息产业:从新兴工业到第一支柱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信息化冲破自动化“孤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