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电工电器行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场不断扩大,近几年我国电工电器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工电器行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5%以上,其中发电设备的产销量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5.2亿千瓦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8.7亿千瓦,年均增长13.7%。电源建设对发电设备的强劲需求带动了发电设备产量的大幅增长,同时也造成了电工电器行业投资过热、产能严重过剩的状况。全国人大代表、特变电工衡变公司总经理种衍民作为业内人士对变压器和电线电缆的产能过剩状况进行了专门调研。
在他看来,变压器行业产能过剩对行业带来的影响颇具代表性。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统计,国内500千伏、220千伏、110以及以下变压器总产能在30亿千伏安左右,而市场年需求量目前不会超过13亿千伏安。产能超过市场需求一倍以上的恶果导致市场无序竞争愈演愈烈。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变压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约为20%,两三年前约为8%。如今,500千伏以下产品的平均利润率仅在2%~3%,不少企业走进负利率时代。在招投标市场上,国内电力行业多采用最低价竞标的方式,也导致了设备生产企业的降价竞争,部分变压器产品最终售价只有原材料成本的80%。
不仅仅是变压器行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近日提供的一份报告称,电缆行业在低端产品中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比较突出,尤其是各地不顾交联电缆生产能力已然严重过剩的实际情况,仍大量引进立塔式生产线,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和产能闲置等问题。与此同时,超高电压等级线缆、特种用途线缆等高端产品却产能不足,导致绝大多数产品或原材料依赖进口。
除此之外,种衍民还对记者列举了我国电工电器行业在2010年出现的其他问题。
一是2010年市场需求大幅萎缩,产品需求向特高压、直流、智能化集中,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提出智能电网概念,以实现刺激经济、电网智能化管理、实现电网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等目标。国家电网公司也抛出了4万亿元投资的智能电网建设规划方案,幅员辽阔、电力资源距离负荷中心遥远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为骨干网的坚强智能电网,所以,产品市场需求将向特高压、直流、智能化集中。
2010年,电工电器行业市场需求整体大幅萎缩,以输变电产品最大的需求方国家电网公司为例,2010年1-12月,其进行了1-6批220千伏及以上项目产品集中招标,其中变压器合计招标15008.4万千伏安,电抗器(油浸式)合计招标354万千乏,变压器的招标容量和招标金额较2009年分别减少了25.27%和48.30%;导线合计招标39.11万吨,导线的招标量和招标金额较2009年同期分别减少了27.44%和17.80%。因市场需求萎缩导致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市场竞争更加剧烈。
“十二五”期间,电力设备业将维持平稳增长,随着增速下滑,若不及时扼制已凸显过剩问题的500千伏及以下变压器产品、过度发展的导线产品的后续投资热潮,将出现更深层次的矛盾及风险隐患。
二是原材料价格飙升,行业利润率水平大幅下滑,加剧了电力设备行业经营风险。
在市场需求下滑的同时,原材料价格大幅飙升,行业利润率水平大幅下滑,电力设备行业企业经营风险急剧增大。以变压器产品为例,自2010年中期开始,主要原材料铜的价格大幅飙升,2010年中期上海期货铜价为4.5万元/吨,2010年末,已上涨为7.5万元/吨,价格上涨超过60%,2011年初,伦敦期货铜价已突破1万美元,还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
与此同时,与2009年相比,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大部分输变电产品投标价格下降了约30%~50%,剔除硅钢片、变压器油价格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各厂家技术方案及材料采购价格差异性因素,在竞标过程中,常出现部分企业为抢占订单低于成本报价的情形,导致行业利润率水平大幅下滑。这种恶性竞争,将使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低价竞销甚至假冒伪劣等情况越加严重。
对此,种衍民建议,“十二五”期间,为保持电工电器行业的持续发展,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政府部门监管力度,实施准入门槛,出台优惠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兼并重组。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实施准入门槛制度,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对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进一步规范电力装备建设项目的审批,避免盲目扩大产能;正确推行抑制产能和重复建设的政策导向,研究建立我国产能过剩的定性、定量分析的科学评价体系,对企业产能指标进行科学的年度统计,及时掌握和正确引导行业产能的增长,防止和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的出现;对西部高新技术企业在税收、信贷政策上给予更大的优惠,加大对外商投资项目(包括独资、合资、合作项目)的监管、审批力度;出台鼓励国内企业兼并重组的优惠政策,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大力推进电工电器行业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企业发展集团化与供货成套化。
二是有效抑制过度投资,推动行业企业由追求速度、规模转向提高核心技术、产品质量。
中国制造由于缺乏核心技术、鲜有大品牌,没有话语权,更容易受到能源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伤害。一直以来,我国工业增长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着很大的差距,而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的机会,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国际竞争优势的良好机遇。
近年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过剩及过度竞争的影响,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利润率大幅下滑,加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这不利于行业龙头企业加大基础研究、科技研发投入,不利于行业的产业升级及技术进步,不利于国际品牌的树立,不利于中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在特高压交流输电、核电等领域的微弱领先优势的延续。
“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要方针。由于在过度竞争环境中无法实现资本和品牌的有效集中,政府应对行业过剩产能进行科学测评,并采取有力措施抑制200千伏以下变压器、750千伏以下导线等产品的过度投资,推动行业企业由追求速度、规模转向提高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大力推进智能电网设备的开发、推进电工装备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抓住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历史时机,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加大基础研究、科技研发投入,从而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扶持优势企业,加强行业集中度,以优势企业带动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充分利用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有保有压,推动行业调结构、上水平。
在全球经济新的一轮调整过程当中,资本市场在促进产业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本形成、集聚、配置中的枢纽作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合理需求,建议资本市场限制输变电行业传统产品通过IPO发行融资进行重复建设。建议证券发行审核机构限制当前已存在的上市公司对过剩的500千伏以下变压器、750千伏及以下导线、110千伏中低压电缆项目融资,同时,对解决国产产品空心化、行业亟需的硅钢片、套管、出线装置、核电电缆等项目融资予以鼓励。
四是加快出台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年出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已实行了5年,一些条目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各国均对产业结构调整做出安排。
2009-2010年,我国先后出台了《装备制造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系列文件,亟需抓紧修订并颁布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建议将当前过剩的500千伏以下变压器、750千伏及以下导线、110千伏中低压电缆列入限制类发展产业。
五是有重点地将出口市场向新兴经济体拓展,构建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建议大力拓展国外市场,特别要利用好我国与相关国家自由贸易区已经开通(如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将要开通(中国-新西兰、中国-智利、中国-秘鲁等)的有利条件,实现出口市场结构的调整。
企业必须大力推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以及配用电设备等重点领域的优化升级,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尤其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产品中比重,必须积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工程总承包及“交钥匙”的方式推进成套项目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