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是规范完善节能服务市场的重要环节,是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该机制在我国特定的发展阶段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融资困难、节能量难以统计、投资回收困难等。就相关问题,北京博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刘军以节能服务从业者的身份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我们也有“五年计划”
北京博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1993年创立,由清华大学的一些专家、教授和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现在正是我国的‘十二五’开局之年,实际上,我们也有自己的‘五年计划’,今年正处在我们的‘四五’期间!”刘军介绍说。
“第一个阶段是初创阶段,那时‘替代国外产品’是国家的主旋律,因此我们第一个五年主要是做两件事,一是代理国外知名的制冷产品,借此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二是研发了智能化‘傻瓜式’冷水机组。第二个五年我们进行了角色转换,从代理国外产品转向了提供自己的产品,并提供工程服务;同样是在这期间,我们提出了‘网络中央空调’的概念,期望借助互联网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并最终得以实现,获得了国家的发明专利。第三个阶段我们提出了‘五位一体’的集成服务模式,同时着力于将‘网络中央空调’推广应用的工作。开辟了集设备、控制和运营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业务模式。2009年到2013年是我们的第四个五年计划阶段,公司将从空调制冷领域向节能服务型企业转型。”刘军表示。目前,公司已从产品销售型转变为节能服务型,并且入选了国家备案的第一批节能服务公司。
依靠技术淡化投资风险
谈及EPC模式,刘军给出了肯定的回答:“EPC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在西方成功推行几十年,但国内提倡十多年效果差,模式本身没问题,但是体制有问题。政府的推动只能提高意识,我们必须在西方EPC基础上注入新的模式和含义。”同时他对目前合同能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改进意见,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推出的网络化能源管理平台—博瑞建筑节能管理中心,通过其内在的节能管理系统和专家管理系统,不但提升了能耗系统的运行效率,而且通过其完善的能耗监测手段,解决了项目后期无法有效地核准和评估节能量的问题,进而降低了投资回收难的风险。
刘军指出:“在这个行业里,每年差不多有六成多的企业是因为投资回收难导致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的。用能单位与节能服务企业的立场不同,即便进行了节能改造,但你仍然无法阻止用能企业的不合理耗能行为,往往容易导致在最终结算时发现能耗不降反增的情况,节能服务企业的投资自然很难顺利收回。而我们现在之所以敢于承接节能改造工程,就是因为我们所建立的这套节能控管系统,可以清楚地知道用能单位的能耗是否合理,如有不合理现象,系统会自动进行调整,比如用能单位忘记关灯,系统会自动帮你关掉,这样就可以保证对每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量加以有效的控制,同时解决了由于节能量无法清楚的计算而导致的扯皮现象。”
目前,国家的相关政府部门正致力于解决节能服务产业的融资难题,未来几年政府也会拿出很多资金推动EPC的发展,并且现在法律体系、计量体系的建立也为发展EPC提供了必要条件,如果企业自身能再应用有效规避风险的技术手段,相信节能行业不久将会如滚雪球般发展起来。
纵深发展急缺大量人才
目前博瑞科技所开拓的领域多数集中在建筑节能领域,只有少数项目是在工业节能领域,当问到是否有进一步开拓工业节能领域以及下一步如何向建筑节能领域纵深发展的时候,刘军无奈地称:“我们没有足够的人才。目前没有一所大学培养节能产业的专门人才。节能是技术复合型产业,如果没有大批人才推动很难迅速向多领域、纵深化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节能产业在全国大概需要50万人,而当前我国专门从事节能工作的仅有7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4万余人,供不应求的现状显而易见。而目前节能行业迫切需要的人才分两类:一类是节能技术人才,尤其是有过大型工程项目经验、可独立设计大型环境工程项目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类是节能管理人才,他们对节能产业中某个专项领域有深刻认识,又具有市场运作经验和一定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