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储能”被写进“十二五”规划,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政府和企业纷纷将储能写入发展规划。有国外学者表示,虽然转型成本很高,但现在却是企业进军中国储能行业最好的时机.
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
随着我国坚定智能电网的建设,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储能行业的发展正在被凸显。自“储能”被写进“十二五”规划,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政府和企业纷纷将储能写入发展规划。除了南方电网和国电集团等国内企业试图在储能行业大展宏图外,许多像伊顿、江森自控这样的跨国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机会。政府方面则正在研究制定产业指导、技术与知识产权合作等方面的系列规则,将为跨国公司参与中国新能源行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完备的制度框架。
“以储能行业为例,虽然转型成本很高,但现在却是企业进军中国储能行业最好的时机。”英国伯明翰大学副校长理查德·威廉姆斯(Richard Williams)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智能电网带来的商机
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的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能电网,不仅给新能源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给储能行业等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然而,以特高压输电项目为重要部分的智能电网提出以来,曾不断遭遇业界质疑, 业界纷纷忧心国家电网是否会因为智能电网而进一步垄断市场。
不过理查德认为,其实每个国家都面临智能电网的一些问题,但智能电网比较适合在中国发展。欧洲因为竞争力大,很难集齐足够的资金集中投在电网上;而在中国,因为所谓的垄断化,反而可以集中资金和精力去做智能电网,用整体的计算机来监控所有的这些电网,当然电脑的安全问题现在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对于政府来讲,他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要考虑的就是这个系统的安全问题。
智能电网除了其垄断性和安全性的争议外,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问题也在凸显。
伊顿中国区总裁尚尔兵指出,作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规划建议,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与往年有所不同。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制定了多项城市发展目标,并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寻求“积极稳健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列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同时,“十二五”规划还确定了七大既能推动国民经济稳健发展,又能减少对非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化石燃料依赖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尚尔兵说。
不过新能源的发展却遭遇着并网的苦恼。
近几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迅猛增长,但电网“弃风”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关于加强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中称,2011年度,全国风电弃风限电总量超过了100亿千瓦时,风力资源发达的西北地区,风电利用小时数甚至落后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大量的弃风限电严重影响了风电场的运行。
发电功率不稳定导致并网困难,是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都存在的难题。而这个难题则将电力储存产业推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规模化储能技术欠缺
作为智能电网、分布式发电、微网、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储能产业正成为新能源领域投资的热点之一,也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计划2020年将要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作为重要任务,这在我国尚属首次。政府是让鼓励新能源发展、改善能源消耗和使用效率成为同样重要的能源政策。
6月15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在第二届北京国际储能大会上指出:“储能科学与技术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节能意义重大。”
“预计储能这块接下来将在全球有很大的增长,但目前我们并没有把能源储备放在实处,我们可以很好地生产出能源,却不能很好地储存能源。”理查德说,消费者和生产能源系统的基地,需要能源储蓄来连接起来。大坝就是一个很好的储能方式,当不需要水的时候,把水储存起来,需要水的时候,再把储存起来的水释放出来。“电池和大坝有着同样的作用。”
正如理查德所言,储能技术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全世界都没有足够的技术实现规模化储能。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风电储能示范项目达几十个,但真正上规模、达兆瓦级的仅有国网的张北项目和南网的储能示范项目。其中,南网的储能示范项目为10兆瓦,张北项目为20兆瓦。
理查德认为储能技术和任何新技术一样,在早期发展时都会有一定风险,但如果投资储能领域,商业回报率将是挺大的。“虽然会有风险,但中国应该早些推广储能产业,因为能源结构转型的成本是很高的,如果现在不愿付出代价,将来可能花费比现在十倍多的资金去做它。 ”理查德说。
在尚尔兵看来,节能和储能同样的重要和充满前景。
有关数据显示,在全球IT总能耗中,数据中心就占到了40%。数据中心的耗电量约占美国电力消耗总量的2%,全世界总量的1.3%。2011年中国数据中心能耗占全国能源耗电总量的5%。
“以我们开发的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为例,其已经应用于通信、医院、银行、机场等,帮助数据中心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尚尔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