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软件

admin 27 2024-10-14 编辑

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软件

中国具备发展软件业的有利条件:体量大、软件产业规模发展快,软件人才资源丰富。

“我国的软件信息服务业,去年有6.3万亿元的产值,今年大概能到7万亿元左右。这样的大产业每年仍能高速发展,反映了我国在软件方面有许多有利条件。”近日,在无锡举行的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用这组数据破题,“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国在世界上应该排行第二。”

不过,倪光南认为,尽管中国信息技术方面整体形势不错,但目前芯片制造和基础软件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两大短板。

“基础软件主要是指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特别是工业软件,我们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如果没有工业软件的支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的发展都将会面临很大的问题。”倪光南说。

EDA软件启示:

须摒弃“造不如买”思想

为了说明我国在基础软件方面的落后,倪光南举了掌控集成电路设计命脉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的例子。

“在面向集成电路产业的EDA软件方面,全世界几乎被美国3家EDA巨头所垄断,我们在这方面差距还很大。”倪光南直言不讳。

倪光南所说的3家EDA巨头指的是目前在EDA市场份额占据前三位的三家企业Synopsys、Cadence和被西门子收购的Mentor Graphics,三巨头占全球EDA市场份额超过60%,而我国有95%以上的市场份额被三巨头牢牢把控。

“为什么我们没能发展起来?我认为主要在于我们有一种思想: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倪光南介绍说,我国目前在EDA软件方面做得最久的是华大九天(其前身是华大集团的EDA部门),但它的发展是非常曲折的。

倪光南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发达国家组成“巴黎统筹委员会”(以下简称“巴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实施技术禁运,此后我国启动了熊猫系统的研制,瞄准的就是EDA软件。然而,1994年后,“巴统”退出历史舞台,我国“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也开始蔓延,自主EDA软件的研制开始走下坡路。

东兴证券分析师王健辉在《全球EDA的全面介绍》一文中提及,事实上,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就投入到EDA 产业的研发当中,并在1993年推出首套国产EDA软件系统——熊猫系统。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之后国内EDA发展曲折而缓慢,EDA软件国产化并没有取得实质成功。

直到今天,国内对EDA软件的投入才再度“抬头”,这其中包括一些民间资本的加入。倪光南说,之前由于没有树立自主创新的观念,没想到要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是“思想上有问题”,导致了这类工业软件没做好。

发展软件是中国的优势领域

“最近国家大力投入工业软件,工业软件很重要,我们希望能够拿回主动权。”倪光南认为,我国当前具备资本、市场、人才等条件,软件理应是我们的优势领域,应该有所建树。

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软件产业消费国,还拥有居世界第二的软件从业人员。倪光南认为,中国具备发展软件业的有利条件:体量大、软件产业规模发展快,软件人才资源丰富。

此外,倪光南表示,中国在软件开发效率(性价比)方面也具有优势。他举例说,微软Vista系统有5000万行代码,按照开发成本核算下来约2行/100美元,对比国内的永中Office,有500万行代码,约22行/100美元。

“这些数据表明,软件规模越大开发效率越低,而且中国的软件开发成本也低于美国。”倪光南指出,中国软件工程师的薪资低于美国,而且特别努力,“性价比相当好”,这使得企业能够雇佣更多的研发与工程人员,维持更大规模的人才队伍。

条件已然具备,但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基础软件呢?

“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软件,仍由德国西门子等占主要地位,我们虽然能够拿出来一些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但缺乏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等软件。”倪光南说,在工业软件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做出自己的CAE、CAM,并形成一体化,支撑不同领域制造业的发展。

另外,倪光南还主张用发展的眼光来推动我国工业软件的进步。

“将一些新的工业软件整合起来,我认为我们可以做得比传统工业软件更好。”倪光南举例说,比如,可以整合地理信息系统,升级建筑信息化的管理软件;同时整合一些物联网软件,形成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维、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工业软件。

“我们正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我相信我们能尽快在工业软件方面赶上去。”倪光南最后表示。

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软件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产业为矛 技术为盾 MOXA打造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工业通讯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