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期待由大变强,关键所在就是:智能化,提升核心技术,改变生产、运营模式等举措。而智能产业或许会是这次产业变革的终点。
目前中国制造业在产值上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总体上大而不强,在一些关键领域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中国制造2025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升产业层次,提高竞争力,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使我们的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未来十年,制造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发生变化。表面上看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际上是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攻方向的制造业,将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对记者表示。
中国政府网在2015年5月19日发布消息称,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根据规划,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第一步,即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这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工信部部长苗圩说。
商务部研究院产业研究员沈云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制造2025》将在未来十年时间里起到战略指导作用:一是明确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二是落实了各制造业主要行业的发展重点和关键环节;三是设计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核心路径。
“大而不强”是最大问题
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占世界比重超过20%的制造业将迎来一个由大变强的契机。
更大意义上,这一战略被看作是中国宏观经济转型的破题之举,而制造业则是承担起了突围的重任。
“形成经济增长,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指出。
但揽下瓷器活的前提必须得有金刚钻。要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仍有不小的问题需要解决——无论是产业还是产品。
《中国制造2025》坦承,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我国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即便是将目光聚焦在产品上,我国制造业的困境也可由此“窥斑见豹”。
“‘中国制造’的明天,并不在他处,而仅仅在于能否做出打动人心的产品,让我们的中产家庭不必越洋去买马桶盖。”财经作家吴晓波说。
在吴晓波看来,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但是,随着长期推行的“市场换技术”的后发战略的失效,中国制造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彷徨之中:成本优势的丧失、渠道优势的瓦解、“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转型恐惧——这些因素加速了中国制造业的落魄之路。
未能在一些领域掌握自主创新技术,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陷入瓶颈的重要原因,“大而不强”——正是中国制造当前最大的问题。
“目前中国制造业在产值上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总体上大而不强,在一些关键领域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有些国内制造还需要向外国购买技术或需要外国专家协助研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史世伟表示。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认为,关键的共性技术缺失,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迈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要迈的一个坎。
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都将受益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十年的发展中,将有一批企业会因此而受益——无论是“巨无霸”央企还是中小企业,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都将踏上这列高速列车。
《中国制造2025》在战略方针中明确,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实现率先突破”。
而率先行动的就是央企。
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而成的中国中车公司、中国远洋与中海发展宣布成立合资矿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成立在即……作为增强中国企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国家推动的央企合并的一批超级战舰逐渐浮出水面。
工信部在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中指出,要“整合、组建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企业集团,构建中国轨道交通协同出海的‘联合舰队’”。
“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的迅速壮大,其业务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一个行业出现几家央企的局面十分正常。为了避免同业竞争,资源要素必然要向大企业集中。此外,随着国企结构调整的推进,整个国企的核心竞争力都在由大向强转变,进行合并重组,强化主营业务,也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金希表示。
冯俏彬认为,央企重组的核心是把企业做强做大,而这种参照物也开始由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市场疆界拓宽之后的制造业,做大做强的央企肯定会成为其中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而言,最直接的追求就是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毕竟,这些在数量上占据中国各类企业总数高达99%的中小企业,创造着中国60%的经济总量,但它们中的一半以上,面临转型的困难。而此次国家对于制造业的布局,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当大型央企国企这样的‘超级战舰’驶向国际市场之后,很可能会在国内市场留出一些空间,而中小企业可以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发挥作用。多元化的、深度的、满足各种需求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会因此被创造出来。”冯俏彬对记者指出。
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企业要想在未来十年间受益,则必须要找准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坦承,我国在制造业上“大而不强”的问题还是非常突出,“中国制造2025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升产业层次,提高竞争力,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使我们的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沈云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制造大国与制造强国的本质区别主要是“三力”:一是附加值赚取能力、先进生产方式的竞争力、知识创新的积累能力。而归结到一点,就是创新不足导致的科技附加值低。
下一个十年,“智能制造”被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中国制造2025》在未来十年间重点打造的五大工程中,“智能制造”占据了其中的三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事实上,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研发投入规模一直处于世界前列,201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18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
但与世界强国相比,产业创新能力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都依靠进口。
沈云昌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认为,在“智能制造”理念的指引下,制造业将向“智造业”的方向发展。
“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都要向智能产业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将增强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沈云昌指出。
工信部在解读中指出,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是要按照“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总体要求,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而这种创新,并不仅是指技术。
李北光表示,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国家应该在政策方面作出创新,例如“鼓励制造业重点领域的大型集团开展产业和金融结合的试点,就是可以开办非存款类的金融机构”。
在沈云昌看来,“智能制造”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还包括产品创新、基础理论创新等内容。而这一切,都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要想创新被鼓励,必须要解决当前创新保护不足的问题。一直以来,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产品创新,很容易被模仿,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低,仍然缺乏很多创新保护的法律法规,导致创新者付出了巨大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得不到合理的创新收益,导致很多企业‘创新找死,不创新等死’的心理。”沈云昌指出。
沈云昌认为,正因如此,政府除了出台起到战略指导作用的《中国制造2025》,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制造业相关的创新制度、市场竞争制度、国际市场相关的内外贸、内外资制度,是一个系统性、阶段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