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5年内将投资百亿治疗“心脏病”

admin 24 2024-10-03 编辑

航空工业5年内将投资百亿治疗“心脏病”

歼-20

  4月17日,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建立60周年的日子。这个日期,来自于1951年4月17日国家颁布的 《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

  中国航空60年走过来,所取得的成绩用“辉煌”来形容并不为过。

  这一段时间以来,航空工业的高层人士在媒体上也纷纷发表文章,纪念新中国航空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展望未来的任务和使命。中航工业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先后在2011年第7期《求是》杂志和4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尤其要特别关注的是在4月10日,20多家媒体聚集到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总部,对话林左鸣这位中航工业领军人,引发了网络热议。

资料图:中国自行研制的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 摄影:门广阔

  在这次对话中,林左鸣再次强调中国的航空工业要进入世界第一方阵,要打航空发动机的“翻身仗”。这不仅仅是因为林左鸣是南京航空学院二系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毕业,也不仅仅因为林左鸣曾经历任成都发动机公司总经理、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总经理,而是航空工业的发展规律本身决定了航空发动机关键性和决定性的战略地位。

  不用说航空界的专业人士,就连普通军迷都明白航发“心脏病”的严重性。在国内刚有军事论坛的时候,那时的大部分军迷还为国外战斗机彪悍的外形、强大的火控所倾倒,而现在中国作战飞机无论是气动外形还是航电设备,都逐渐追赶世界水平。现在的网友在自豪和惊叹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把航空发动机视为中国战机的最大“变数”。

  林左鸣在访谈中承认,发动机是一个“烧钱”领域,同时他也透露中航集团作为一个企业,未来5年在发展航空发动机上准备投资100亿元人民币。这是新中国航空工业成立60年来最大的一笔自主决策投资,“下决心打翻身仗”。

  国产9500公斤推力轮风扇发动机

  林左鸣在访谈中也强调更多要靠“国家政策支持”。实事求是来说,未来5年100亿人民币,在航空发动机这个行业中,确实烧不出的太大的火苗子。航空发动机的民用部分,其发展依托于二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航空运输业的蓬勃发展,而军用发动机,则更多的依托于国家的投资和相关政策支持。美国现在F-35使用的F-135发动机是普惠公司生产,而在整个F-35项目中,普惠公司F-135发动机总的“盘子”有多大呢?

  400亿美元(约为2600亿人民币),这还是普惠公司在和罗罗公司这些竞争对手打嘴仗而给出的“谦虚”数字。而它的竞争对手指责普惠“试图垄断1000亿美元的F-35发动机项目”。我们未必认同美国研制武器的这种烧钱态度,但军用飞机(包括军用航空发动机)作为国家采购投资的对象,从中也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对于航空产业的扶持力度。

  有意思的是,林左鸣在访谈中把航空发动机产业和高铁项目来类比,他认为“航空从目前的先导产业转化为支柱产业所需要的投入绝不比‘ 高铁’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给点阳光,肯定灿烂”。

  按照美国军方的规划,10年后,美国计划拥有的现代化战斗机将为中国的15倍,俄罗斯的20倍,即美中俄三国的现代化战斗机之比为60∶4 ∶3。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要购买2443架F-35,总价值约3820亿美元(约为24830亿元人民币)。当然,美国最终是否能够采购这么多F- 35是存疑的,但美国在军事航空航天投资的力度之大,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俄制RD-33加大推力型发动机。来源:东方网

  平心而论,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在地方政府的热心程度上、在对民营企业的吸引力上、在资本市场上利用效率上,都无法和高铁相提并论。相反在美国,类似于波音、洛马、诺格以及普惠这样的高端军工制造企业,往往被美国各州视为拉动本地经济成长,解决大量就业岗位的“大户”而受到青睐,而且这些军工企业全部有股票上市,可有效利用资本市场。这也体现出了相比美国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建设先进航空工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航空发动机作为制造业中的“王冠”,看似表面是技术问题,但如何让一项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就不单纯是技术的问题了。林左鸣除了强调国家政策的扶持,在访谈中还特别提到“产融结合”的问题,指出了中国航空企业在金融战略上和国外的差距。现在来看,中国的军工企业包括航空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按照林左鸣的说法,如果中国航空企业正在探讨控股母公司有没有上市可能,形成两级上市互动格局,那么未来中国航空产业的发展将是令人充满期待的。我们完全可以展望这样一个美好的场景:国产飞机占据中国航空运输业支线相当的市场份额并逐步走向世界;国家对航空企业投入显著增强;中国航空企业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航空产业甚至将会发生外界难以预料的、非线性的突变。

  当然,中国航空业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起码首先要跨越“航空发动机”这座高山。但“无限风光在险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更有着坚实的战略规划和物质基础。

航空工业5年内将投资百亿治疗“心脏病”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航空业:工业40趋势下关于工艺工作的思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