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整理“第八届流程工业工程与维护年会”的参后感时不经发现,现在国内维护领域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互不相容的观点和立场。一方认为,中国应照搬传统的西方模式并用尽可能多的时间来接受和适应;另一方认为,根据具有“中国特色”的实际经验来构建一套全新的本土体系。本期“可靠性改进”将深入阐述这两种观点的立场和碰撞。
“中国将会和西方一样发达”
一些专业人士坚信,中国的发展将沿袭西方经济的传统模式。因此,工业项目的开展势必也应遵循这一路线。于是,他们开始照搬并积极实践教科书上的方法,对外国专家言听计从,努力招聘并留住优秀人才,以便最终实现维护改进目标。相应的,供应商和咨询公司也为了响应客户顺应了这一观点,单纯地将西方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市场。可以这么说,现在国内的多数咨询公司、IT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都归于此列。
说回正题,如果要开展维护改进项目,按照上述客户和供应商都推崇的西方模式,通常包括:引进优秀人才、外包部分维护工作、聘用国外专家、安装知名IT厂商的EAM系统。然而,现实要比理想残酷,实际情况往往是:优秀技术人员会因种种原因离职(或晋升为企业管理层);服务供应商由于过分激烈的竞争价格战忽视了服务质量,其实施效果远远不及内部自身团队;外国专家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无法与本地团队协同共处;EAM系统从上线后从未被染指……可悲的是,面对这样的失败,客户还天真地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过错,只要有机会,还可以重新来过并努力做到更好。殊不知,供应商此时长舒一口气,暗自庆幸逃避了责任追究。
一竿子不能打翻一船人,这一方法也有奏效的时候。据我们所知,国内的确有几家企业成功复制了西方模式:他们拥有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丰富的维护资源;高层管理团队亲自参与项目的具体实施;多名国外专家长期驻场工作;与第三方服务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内部维护人员有着良好的专业西方工程学知识背景。这些企业的维护部门决不亚于任何一家国外工厂,但又有多少国内企业能有如此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背景来完成这种模式的本土“移植落户”?这样的个案不应作为大家效仿的标杆。
“走自己的路”
喜科和在国内拥有长期从事维护工作经验的众多工厂经理则持有与上述理论完全相反的观点。即使受到集团西方化政策的限制(例如必须实施SAP PM),这些管理人员也能完全理解这类解决方案实则根本无法适应中国国情。介于整体大环境的特殊性,中国市场体现出以下特点:新建工厂和基础设施数量及规模庞大;在维护领域缺乏多学科学术背景的工程技术人才;缺乏技术管理经验;供应商体系不健全等,这也证明了为什么为成熟西方市场所设计的管理方法无法在国内成功实施的原因。一旦项目失败,业主方会傻傻地先跳出来承担不应该承担的责任,例如“我们的人员还不够优秀”、“国内的工业水平还不及西方发达”。这一想法给了供应商喘息之机,但留给业主无穷的烦恼。
秉持本立场的一方提倡,在实施项目时不但需要考虑到国内工业环境的特殊性,更坚信国内自主形成的维护改进方法能有一天运用到出口海外的项目中。就拿中海油壳牌南海项目而言,参与其中的中国EPC公司的确与国外承包商存在差距,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汲取中西方工程优势,项目所进行的速度和相关成本的控制是国外企业无法比拟的。虽然仍有人心存疑虑,但上述方案已在业内被普遍接受。
那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维护管理方法?喜科认为,利用专为中国市场所量身设计的创新型解决方案,结合在国外市场数十年累计的丰富经验,通过使用高科技工具可激励维护团队,重建工作流程并将最佳工作实践从上层管理人员循序渐进地落实到基层中的每个人。“移动智能,人与未来”bluebee®移动解决方案的原理:通过强制扫描资产标签(条码或RIFD),可为企业构建起精确的资产数据库、巡检点和测量点(至今在传统的EAM系统中仍无法全部实现),并确保了现场技术人员真正抵达现场实施了巡检和预防性维护工作。
实事求是
到底是中国能演变成先进的西方国家?还是应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暂不必自作聪明地去预测,现实告诉我们,国内工厂和设施的维护状况普遍比较薄弱,而大量的遵循西方模式所实施的改进项目由于培训不当、没有有效的系统数据支持、预防性计划流于纸面等问题始终无法获得任何投资回报。简言之,两派立场的分歧点体现在:项目的失败应追究人的问题还是方法的问题?我们要改造人还是改变方法?
基于对全国600多个客户站点的维护改进项目进行持续追踪,我们坚信改变方法才是硬道理。正当竞争对手为客户实施西方30年前发明的方案时,喜科则以实实在在的数据为行业展示本土解决之道所实现的真实收益。上周我们的团队对某客户进行了一次调研,具体情况如下:该工厂曾投资几百万人民币购置了一套美国先进的EAM系统。尽管企业的生产流程对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但在上线三年后,工厂的维护工作仍是以纠正性为主,而那套号称业界最好的EAM系统甚至三年间都无法打印工单!可笑吗?其实不然,因为这真实反映了行业内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他们会中止与供应商合作吗?当然没有,他们还继续支付每年50万人民币的售后支持费用,单纯地将项目失败的原因归咎在自己身上。
两派立场归纳
|
中国应遵循西方模式
|
实施符合国情的本土方法
|
人员
|
优秀人才是关键。失败的原因最终归咎于人员素质
|
接受局限性:技能和经验将随时间的发展得到改进
|
辅助系统
|
使用EAM等国外解决方案,依赖大量的纸质工单,由IT公司实施。IT供应商永远是对的
|
创新型解决方案,更专注提升“人”的技能。主张“EAM已死”
|
外包
|
根据西方理论开展甄选流程,一旦绩效不佳,便随之更换
|
接受现状:相比业主,外包商更难招聘到专业技能人才。业务利润较低,导致绩效不佳,需要额外辅助达成预期。
|
支持者
|
供应商、咨询公司、跨国企业的新晋管理者、集团IT部门
|
在国内拥有丰富工业经验的跨国或国有企业管理者、工厂经理
|
业绩
|
除少数项目外(人力和财力投入巨大),普遍口碑不佳
|
在一年内实现投资回报。除工业领域,方案亦能适用于零售和物业管理行业。凭借中国EPC公司在海外承揽更多的出口项目,该套方案也逐步应用于海外市场(东南亚)
|
© Copyright 2012喜科(上海)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