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萌生为自动化业界新趋势

admin 39 2024-06-30 编辑

“全生命周期”萌生为自动化业界新趋势

  导读:着眼“全生命周期”已经开始萌生为自动化业界的一种趋势。尽管在当下,这种模式对供应商的实力要求较高,能够提供类似服务的厂商仍以西门子、ABB、霍尼韦尔、罗克韦尔、施耐德电气等规模化集团企业为主,但这种模式和发展思路,未必不会在一些相对专业和细分的领域得到成功的借鉴。

   正如人的一生要经历生命中的各个阶段,工业领域的项目、设备、产品也存在着“全生命周期”的概念。顾名思义,无论是一个项目,还是一套设备,谈到对其全生命周期的关注,都注定涉及到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对项目或者设备全部相关成本与收益的核算,而不仅仅是初期的采购成本。这正是全生命周期与传统概念的不同之处。

  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在近几年得到了我国各行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不可否认,这一概念的兴起,与众多供应商的市场策略与步骤紧密相关,但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用户在之前即便没有听说过“全生命周期”这一名词,但数年甚至数十年来,其实也一直在面临着这一问题。

  比如,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而言,项目建设阶段的初期采购成本看似最为可观,也最值得重视和管控,但事实上,这仅仅是挑战的开始。

  在整个运营阶段中,系统与设备需要得到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替换,以确保生产运营的高效益;而在新技术、新工艺的冲击下,设备的升级、扩展也不时发生;除此之外,相关人力资源的配备、生产过程的能效水平等,也都在时刻影响着企业的总体利润。

  很多过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很容易达到几十年,而成本与效益的考量实际上也从未间断,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生命周期的重要性还愈加显著;而对于工厂自动化的用户而言,挑战则来得更加快速,无论是其本身的生产运营,还是其提供给下游客户的产品,都有可能面临持续的考验。

  其实不难看出,全生命周期概念的传播,与其说是新概念对行业展开冲击的过程,不如说是行业对生产运营规律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事实上,无论是过程自动化的用户,还是工厂自动化的用户,其面临的成本收益挑战都是长期的、持续的,且来自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这才是生产运营规律的本来面貌。

  而自动化产业的“全生命周期”浪潮,也正在说服用户直面这种挑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自动化供应商在改变产品、改变对话方式、改变服务模式,以寻求在客户的“全生命周期”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影响;而越来越多的用户,则开始改变“算账”的方法,从“零敲碎打”变成“算总账”,以实现在自身的“全生命周期”中获得最大化的收益。

  这样的改变已经开始。

  多视角关注生命周期

  其实,与节能环保一样,关注项目和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其途径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首先体现在设备与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上。事实上,这也是大多数自动化供应商在提倡“全生命周期”理念时,普遍着眼的领域。

  至今,谈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国内很多用户仍然倾向于用“即时反应”的方式来处理这一环节,无论是自动化产品的维修维护还是备品备件的合理管控,一旦出现状况,都依赖于自身或设备供应商临时的快速反应,但实际情况往往会复杂得多。

  例如,当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又因故无法及时得到维修和更换时,影响的往往是整个生产线的进度,由此带来的损失可能远远不止于一个单个设备的成本范围;而如果企业对种类多、带有持续性要求的备品备件缺乏合理的管控,也往往会出现种类不齐全、货期过长、保修期衔接、资金过度占用等问题,给用户的成本带来实质上的消耗。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有实力的自动化供应商就提出了备件协议、计划性维护等服务的方式,或者是针对现有的已损维修需求,提出一些服务承包的方式,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这就好比给设备买了“保险”,更加适应用户的长期需求。

  比如,罗克韦尔自动化的备件管理协议服务,就是着眼在这方面的一项典型服务。通过签订协议,客户仅需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即可将罗克韦尔自动化的产品备件库延伸到客户的工厂,同时可享有“产品保修期从正式使用时计算”、“灵活增减备件清单”或“产品购买分期付款”等增值内容,相当于为企业自身的备件管理方面填写了全面保障的保单。

  尽管看上去客户似乎支付了额外的成本,但不难看出,也正是通过这项服务,用户出于设备状态不确定性、自身备件管理能力等因素而需要承担的风险被大大削减了。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这种风险的规避对于高度重视设备长时间运行平稳、可靠的用户来说无疑意义重大,不仅如此,服务本身附带的一些增值条款,对用户的利益也构成了“反哺”。

  罗克韦尔客户服务与支持部门经理李峥就认为,现实中用户这类服务需求量的增多,也恰恰说明了这种“预防性”服务给客户带来的收益是高于成本的。

  在设备更换较为频繁的领域,已经呈现出这样的情况。而对于生命周期相对更长的项目,企业要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修理,还必须要考虑到系统与设备在长时期的运营之中,面临的升级与扩展问题。

  例如,在自动化技术与行业工艺不断刷新的情况下,原有系统与设备的投资是否能够在升级时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是否能够确保现有系统与设备在升级时减少停工带来的损失?是否能够弥补用户企业在技术人员、维护人员等方面的薄弱?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而在这些方面,霍尼韦尔就可以专门提供针对各类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其中一个核心的特点正是对已有系统甚至是一些老系统的长期、完善的支持,力保既有用户的系统及设备能够在其生命周期内得到顺畅、可靠的延续,并不断沐浴新技术的生机。这无疑是对“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名称做出的恰如其分的诠释。事实上,客户系统能够持续得到良好的支持与扩展,也正是延长其“全生命周期”、提高其总体收益率的好方法。

  不仅如此,对于一些用户基于竞争力因素而提出的要求,霍尼韦尔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仍然可以满足。对用户来说,获得一时的竞争优势也许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在全生命周期服务协议所覆盖的时间里,霍尼韦尔可以持续为用户更新硬件及相关技术,确保用户使用的技术不会过时,这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无疑具有极大的意义。

  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着眼“全生命周期”已经开始萌生为自动化业界的一种趋势。尽管在当下,这种模式对供应商的实力要求较高,能够提供类似服务的厂商仍以西门子、ABB、霍尼韦尔、罗克韦尔、施耐德电气等规模化集团企业为主,但这种模式和发展思路,未必不会在一些相对专业和细分的领域得到成功的借鉴。

  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自动化供应商已经着眼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那么传统的产品销售模式和售后服务模式,也已经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例子里,供应商向用户提供的价值,往往是以增值型服务的形式作为载体,而传统的响应性服务,已经变为了辅助性的地位。如果供应商没有“金刚钻”,即不具备对用户设备及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深入了解,不具备一定的评估分析能力、不掌握相关的关键技术,也仍然难以揽下这样的“瓷器活”。

  解读用户观念题眼

  自动化关注“全生命周期”的趋势,的确有很大的导向价值。然而,这样的趋势如要被中国的广大产业用户深入了解和认同,形成广泛的认知,应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这个题眼究竟存在于哪里呢?

  首先,我们看到,尽管各大公司着眼“全生命周期”纷纷推出了一些服务,但是其具体形式仍然不尽相同,或者说各有特点,可见这并不同于以往对特定产品或技术的推广,更多的还是整体观念上的一种转变。而且,用户对这种“全生命周期”的真正认同,应该比供应商的推广更加关键。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一些原因,国内的众多用户在观念上可能还存在着种种习惯。比如,很多国内企业在成本核算、效益管理等方面出于多年的习惯,将采购成本与维护成本分开核算,或者完全由不同的部门来执行。在这样的机制下,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优势就难以体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对于用户企业而言,以全生命周期为着眼点的服务,其优势不仅仅在于总成本的降低,往往还可以帮助企业集中竞争优势,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比如一些具有外包性质的服务,一旦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其设备维护、管理甚至运营都可以由具备较强行业技术资质的自动化供应商来承担,极大减轻了用户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资源上的压力,使其得以集中资源加强其核心竞争优势,在竞争中心无旁骛。而当前在国内,这样的用户也往往首先需要明确相应的企业战略,才会进而对这样的服务类型构成明确需求。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易于理解的观念“门槛”。比如在有的企业中,决策者甚至会觉得:花款项购置产品或系统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支出,但对动辄数十万甚至更高价值的服务订单却不太容易接受;有的企业则将平稳运营过于寄托在产品与系统本身的品质上,低估了设备与系统可能存在的维护风险和带来的损失,坚信“坏了再修”的方针也能够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固然美好,但其推广和普及,关键还是在于用户观念中的“账目”如何计算。我们相信,当众多行业用户的“账”算得越来越精细、越来越长远的时候,注重“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理念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全生命周期”萌生为自动化业界新趋势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热闹”的HAT低代码生态,能否长出大公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