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要占GDP15%“稳增长”添引擎
国务院30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全国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并提出了20项工程。
进入4月以来,宏观数据表现不佳,此次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颁布被普遍视作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稳增长”的引擎。
明确重点发展方向
本次获通过的《规划》,是对2010年9月8日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分别为:第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第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第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第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第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第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第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规划》还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
会议明确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加强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道路。
据悉,《规划》公布之后,接下来最有可能出台的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此外,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7个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物联网、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一系列细分领域的专项规划有待出台。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也有待出台。
对此,华创证券昨日表示,1700亿节能减排资金迅速到位,65个产业基金随后跟上,后续细则持续推出。预计节能产业将围绕技术、装备、产品、商业模式四大领域发展。环保产业将围绕水处理、大气处理和资源再生行业发展。
东方证券亦表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突出三大重点: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上述相关领域预计将受到优先扶持。而预计后续还将陆续出台细化政策,2012年,环保产业各项规划有望逐一进入落实期,2012年环保行业盈利增速将出现明显回升。
经济“稳增长”引擎
进入4月以来,宏观数据表现不佳,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颁布被普遍视作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稳增长”的引擎。
据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此前介绍,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分“三步走”: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就目前来看,曾经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房地产、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驱动力已经大不如前。我国经济发展不能再过度依赖钢筋、水泥了,当前特别需要新的产业带动,支撑新一轮经济增长。
在其看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沿用发展传统产业思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不要过度关注规模的扩张,要重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产业技术体系的完善。冯飞表示,新兴产业的许多新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往往存在一定的技术和投资风险。这就要求政府不能仅关注少数技术,过分追求这些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其提醒,一些地区出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质化的苗头。这容易引发价格战、地方保护主义乃至市场的人为分割等恶性竞争行为,导致资源无法有效整合。
而渣打银行经济学家李炜则认为,这一政策在刺激当前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通过助推产业转型,从而改善我国当前的增长结构,“短期内应该会进一步利好市场,但我们更应该注重长远的结果。”在李炜看来,整个行情的长短取决于下一步具体政策的实施脚步,各地必须因地制宜制定各种指导政策,配合中央的产业转移方向,让资源真正流入这些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