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发展——离中国有多远?

admin 61 2024-09-11 编辑

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发展——离中国有多远?

  

   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其能源战略中提出的智能电网大规模改造,一下子炒热了中国的电力设备股和超导概念的新材料股,近日多只股票接连涨停,最多连续5日触及涨停。但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力推进“特高压电网”工程的情势下,似乎不太可能转向智能电网的研究和改造,这一波股票暴涨只能说是概念炒作。  然而专家们认为,美国智能电网的提出无疑是对中国“特高压电网”的一个新考验。中国应该加快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发展。
美国为何要进行智能电网改造
  日前美国白宫发布的经济复苏计划宣布:将铺设或更新3000英里输电线路,并为4000万美国家庭安装智能电表。这意味着奥巴马政府能源计划的下一步战略将发展智能电网产业。目前位于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西北40公里的小城波尔得(Boulder),已经成为全美第一个智能电网城市。  
   2006年,美国IBM公司曾与全球电力专业研究机构、电力企业合作开发了“智能电网”解决方案。这一方案被形象比喻为电力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电力公司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计量表、数字控件和分析工具,自动监控电网,优化电网性能、防止断电、更快地恢复供电,消费者对电力使用的管理也可细化到每个联网的装置。  
   IBM公司称,由于很少或完全未使用智能设备来平衡负载并监控电力,全球每年损失的电力足够印度、德国和加拿大使用。奥巴马的顾问曾于去年11月份邀请IBM提交一份关于科技投资对就业增长影响的分析报告,IBM推算,投资100亿美元建设智能电网,可创造23.9万个岗位。  
   据《科学时报》首席经济学家武建东初步测算,目前美国大约有1.3亿块电表,倘若包括计算机、传感器和网络系统的投资在内,实现市场转型,这项改革将拉动超过万亿美元以上的投资,对美国的信息产业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如果美国大力发展智能电网产业,8至10年内产业规模将超过5万亿美元;如果美国发展超导电网产业,8至10年内产业规模将超过30万亿美元。如果完成电网改造,美国消费者每年可节省的电力成本将高达5000亿美元。
中国电网具有实现智能化的物质基础
  武建东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国智能电网改造是危机时代转型的新技术革命,中国应当迎头赶上。  
   此前武建东已提出“应大力推进以智能超导电网取代国家特高压输电网工程”的观点,认为中国电力行业的变电器等基础建设和装备制造能力要比美国先进得多或实力相当,具有实现智能化的物质基础。  
   而特高压是一种1000千伏交流或±800千伏直流的输电技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前苏联、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先后开展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因素,日本和俄罗斯铺设了特高压线路但未转入商业化运行。1月16日,我国首条特高压线路已建成投运。  
   武建东说,中国实施智能电网改造初期投资只需要3000亿元至5000亿元,但是其对变压器、智能终端、网络管理技术等行业拉动巨大,每年至少可拉升国民经济一到两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中国电力信息化每年约有超过100亿元的投资,如果从现在开始就着眼于互动电网的建设,其效益也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扩大投资规模,中国将可能成为主导全球互动电网变革的领先国家。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电力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763.29亿元,其中电网投资额度达到2884.56亿元,同比增长17.69%,在电力投资中所占比重首度达到50%。  
   日前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透露,今年国家在电力工业的总投资将达到5800亿元,业界预计电网投资将达3500亿元,投资的重点仍然在于特高压、超高压电网以及跨区送电工程建设。
美国智能电网考验中国“特高压电网”
  尽管我国首条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线路于1月16日刚刚建成投运,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年工作会议上已披露消息,还将在年内新开工建设包括淮南-上海、锡盟-上海、陕北-长沙特高压线路。毫无疑问,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主要推动力的我国电网建设,正在执着地向“特高压电网”快马加鞭。  
   但是,我国关于智能电网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甚至是刚刚起步。2007年10月,华东电网公司启动智能电网可行性研究项目,目前还处于前瞻性研究。华北电网公司今年计划开展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研究,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公司对电网安全稳定实时预警及协调防御系统方面进行研究。这与美国IBM、通用电气、谷歌等公司在智能电网方面的研发仍有很大差距。  
   业内人士建议,中国在输电部分做智能电网会有一些困难,但可以先从配电系统开始,投资小,见效快。IBM公司则建议,在考虑智能电网建设与改造时,要首先对电网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业务变革和管理变革要先行,从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域和业务着手。对于输电网的智能化,应有条件地选择性试点,并与新建和改造紧密结合。智能电网不是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方案,电网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业务目标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智能电网进行裁剪和调整,以适合自己的情况。

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发展——离中国有多远?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智能电网发展——不只靠技术进步 更需要标准统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