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空公司地面支持设备将应用RFID、传感器技术

admin 61 2024-11-04 编辑

美航空公司地面支持设备将应用RFID、传感器技术

   美国航空(AmericanAirlines)的姊妹公司AmericanEagle,日前正将RFID、传感器及GPS系统用于位于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的飞机地面支持设备。该公司称,此举将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其地面支持系统(英文简称GSE)。据系统供应商IDSystems称,这个系统不仅能够增强GSE的安全性,而且可以帮助AmericanEagle公司降低运营成本以及通过保证飞机的有效维护和起降落来提高其业务量。

   IDSystems的首席运营官KennethEhrman称,这家航空公司已经采用了他们的AvRamp无线车辆管理系统(英文简称VMS)。这个系统包含一个被称为飞机资产管理器(英文名VehicleAssetCommunicators,简称VACs)的有源RFID电子标签,每一个VAC都附着一个GPS系统装置,可用于飞机的定位。当接收到定位信息后,此定位信息便转化为频率为900MHz的信号传送给IDSystems的读写器和天线。这些读写器和天线可以安装在建筑物上(RFID射频快报注:其中的读写器通常装在室内,而宽6英寸的天线则装在室外)。IDSystems公司称,VAC标签有效识别范围为半英里到一英里之间。然而在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读距达到约7或8英里,因此公司计划将10到20个读写器安装在不同的建筑物上。这项工程目前刚刚起步,并且预期在今年春末或夏初建设完成。不过,AmericanEagle公司拒绝对此事接受采访。

   为了使用每一件推进装置,AmericanEagle的员工需要将他们佩戴的13.56MHzID徽章靠近阅读器,徽章和阅读器都遵循NFC标准。只有当标签有效识别了工作人员的徽章ID号,工作人员才能启动这些装置。

   装在GSEs上的传感器可以将数据反馈给VAC,VAC进而通过专有的空中接口协议将数据传送给阅读器。比方说,传感器会告诉VAC某个GSE是否在运动,如果这个对象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标签将会自动关闭机器的点火装置。Ehrman称,相关数据显示,车辆处于开动但未移动的闲置时间占到总时间的30%到90%。如果车辆空置这么长的时间,浪费掉的燃料就会达几百美元。另外他指出,通过缩短静止时间,AmericanAirlines将减少碳排放量进而达到环保的目的。

   GSE中还装有一个速度传感器,它可以用来警示驾驶员和管理人员。目前,超速导致的事故是航空公司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调查的数据,2008年总共发生了109起航空事故,共导致500人死亡。据Ehrman称,“百分之十七的事故归因于地面事故,其中超速占据了一部分原因。这些事故导致了每年4亿美元的损失。”

   速度传感器可以在视觉(通过LED屏幕)和听觉上警示驾驶员。另外警报将通过RFID网络系统传送到由IDSystems公司设计的基于网络的软件系统,进而送达至管理人员。AmericanEagle公司可以登陆这套软件系统,来获取由VMS得到的数据。

   另外,VMS可以使航空公司跟踪GSE以使它们避免事故的发生---比如说VMS警示驾驶员的功能,如果他们将地面装置开到了限制区域如正在使用的跑道,在一定情况下VMS将会自动停止装置的运行。系统通过使用一种叫做“地理防御”的技术来行使此功能。“地理防御”实质上就是调用一种存储在VAC中的有边界的电子地图来确定限制区域。

   装在所有GSE上的传感器会告诉VAC装置是否发生了碰撞事故。“没有人愿意报告事故,”Ehrman说,“因为他们不想陷入麻烦。”事实上,在2007年5月,地面工作人员掩盖了一起事故。媒体报道说在这场事故中一辆车损坏了一架麦道DC-9的机身。

   西北航空公司的喷气式飞机被允许迫降,当时飞机正在20000英尺的高空飞行。飞行员要紧急降落到10000英尺,结果偏离飞机跑道降落在地面。幸运的是在这次事件中没有人员伤亡。Ehrman称,“如果当时安装了VMS系统,事故的报告与否就由不得驾驶员和地面工作人员了。”

   AmericanEagle公司还将利用VMS的优点来管理和追踪每一个GSE的维修检查。每当一位驾驶员开动了一辆车,VAC会给驾驶员以一系列提示,以检查车辆基本性能。如果车辆发生问题,驾驶员可以指示标签自动告知维修人员。

   VMS是IDSystems公司在纽瓦克国际机场所做的RFID试验中所得出的最新成果,计划将其应用于航空行李装载机、加油车以及其他维护用车。这项试验以及在杰克逊威尔海港的做的试点,都是美国运输安全局(英文简称TSA)出资4.1亿美元,测试RFID技术的项目的一部分。

美航空公司地面支持设备将应用RFID、传感器技术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物联网破成本“瓶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