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模式,会给制造企业带来什么?

admin 2 2025-01-15 编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历经了3个阶段,从1949-1977的新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时期,到1978-1996改革开放后的制造业高速发展阶段,再到近20年来制造业步入转型道路,70年间我国制造业在一步步摸索前进。

虽然我国目前已成为制造第一大国,但外强中干,依然面临着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弱、资源利用率低,尤其是中小微型制造企业存在互联网融合度不够等问题。但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加之外部良好的政策环境驱动,已经涌现出“共享制造”这一新业态新模式。

“共享制造”模式,旨在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使用权共享为特征,围绕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整合、配置分散的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最大化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新型经济形态。

这种模式下,我国的制造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其一,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这也是制造企业最能直接获益的,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将生产实现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此外,一些精密的生产设备,造价高达百万甚至上千万,中小微型企业难以承担,通过“共享制造”,只需要支付租用费用,即可使用大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订单执行,从而实现大型与中小微型企业双赢。

其二,缓解淡旺季产能平衡。传统模式下,旺季制造企业订单充足,这时日子过得会非常滋润;但当处于淡季时,订单量下滑的同时面临着设备损耗、地皮租金、厂房租金、员工工资等众多压力,迅速让制造企业陷入窘迫的状态。而“共享制造”模式,通过产能共享,大型企业可将部分来不及生产的工序共享给中小微型制造企业,形成“让中小微型企业有活干,大型企业敢接单”的局面。

其三,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随着客户需求越来越精细,对于产品的差异化要求越来越高,后续客户可能将深度参与到生产制造过程中去。通过“共享制造”模式,制造企业有能力去承接小众且个性化的产品需求,一个成品的诞生,需要多方面的协同生产制造,这一模式增强了供给侧对需求端灵活的可变性。

然而,凡事有利有弊,“共享制造”在为制造企业创造机会的同时,也给制造企业带来众多压力。

首先,受传统制造思维限制。大部分制造企业习惯于过去传统的管理理念、组织架构以及运营方式,跟不上“共享制造”模式下的开放性、协同性,陈旧的传统制造思维导致企业跟不上迅速迭代的脚步。

其次,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尤其是一些中小微型企业,迫于资金、操作人员等劣势,存在“重视硬件发展,忽视软件投入”等现象,使得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强,这将导致企业无法全面参与产能共享的局面。

最后,人才体系搭建不完善。多数制造企业存在员工的运用水平较低等现象,缺乏高级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人才作为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软实力,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缺乏人才将是遏制企业发展的最大的瓶颈。

制造企业的机会和压力并存,作为链接这些制造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他们的使命更为艰巨,“共享制造”下“平台+工厂”的模式离不开平台,一个优质的平台,将为制造企业赋能,并帮助其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为其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如何正确筛选优质的工业互联平台?这是个关键。

据悉,捷配就是这样一个优良的链接者,致力于打造一个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以平台为基础,以技术为支撑,专注于服务消费电子、通讯设备、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智能硬件、物联网、工业4.0等制造领域的企业,通过“共享制造”模式,将供给侧与消费端聚合在平台上,通过技术手段,科学、合理、高效地分配生产资源,赋能制造企业,精准满足消费端个性差异化的需求。

“共享制造”模式,通过平台不断整合强有力的制造产业资源,将为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这一新模式新业态将对重构制造业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新增长、助力社会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

“共享”模式,会给制造企业带来什么?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GE Fanuc致力于石油、天然气和安全的工程卓越中心落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