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作为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电力完全可以在交通以及其他终端能源消费领域取代化石能源。通过实施“以电代油”,不但可以减少交通工具对石油的依赖,还能节能减排、改善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工业化中期,能源环境压力接近峰值,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成为应对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的关键举措。为实现我国交通、能源、环保等多方统一协调,构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应大力发展电气化交通。
一方面,我国要实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预期目标,能源消费预期将翻一番,能源供给压力巨大。华北电力大学相关研究表明,1978年至2005年,我国煤炭、石油、电力的边际效益平均分别为:0.047、0.025和0.071万元/吨标准煤,电力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优势明显。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我国汽车节能的前瞻性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测算,按纯电动汽车2015年、2020年、2030年保有量分别达到266万、1698万、6859万辆测算,年可节约石油260.8万、1664.7万、6724.5万吨。另一方面,城市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不仅加剧了对石油的依赖,还会排放大量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目前,以汽车尾气为主的流动污染源已成为大气污染主要来源,全世界汽车每年抛向大气层的二氧化碳约为40亿吨,是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20%。
电气化交通采用电力驱动,电力可由各种清洁能源产生,通过实施“以电代油”,不但可以减少交通工具对石油的依赖性,还能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推进此项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节油洁净的电气化交通。加强电动汽车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把城市规划、区域规划与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建设规划结合起来;引导和整合社会资源,鼓励产业集聚、技术集成、资源集约;制定鼓励电动汽车发展的财政和税收政策,为电动汽车进入社会、进入家庭创造条件,并最终实现电动汽车对传统燃油燃气汽车的替代。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在其经营区域内布局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并已初具规模,为电动汽车的市场化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杭州作为示范城市,其纯电动汽车单车最高运营里程已突破20万公里,创下全国换电模式下纯电动乘用车商业化运营的新纪录,为电动汽车的商业化应用推广提供了积极示范。此外,还应继续加快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电动汽车,并努力提高铁路的电气化率,保持铁路在城际交通中的主导地位,加速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效缓解道路堵塞。
二是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交通电气化提供电力保障。交通电气化的加速发展,将会产生大量的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对电网的区域负荷、供电安全产生影响,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进一步改善电网建设环境,在输变电工程立项、征地、动迁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撑,把智能电网建设规划与电动汽车产业规划结合起来,在硬件建设、调度、运行、交易、新能源并网等各环节采取多种优惠措施,最终实现电气化交通和智能电网的有机融合。
三是通过开发与利用新能源促进电力结构低碳化。传统以石油为动力,以高碳排放、高污染为主要特征的交通能源结构亟须调整,研究表明,石油、天然气、新能源的碳排放强度系数分别为0.528、0.4435和0。天然气的碳排放强度虽然低于石油,但也不是能源替代的最佳选择。应通过大力发展水电、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在全国发电电源中的比例,高效稳定地供应清洁电力,并通过电能替代最终实现交通工具能源的低碳化。
当前,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60%,发展交通电气化势在必行。作为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电力完全可以在交通以及其他终端能源消费领域取代化石能源,未来的交通工具应更环保、更安全,未来的城市交通应远离石油依赖,努力实现零污染、零排放。
(作者叶瑞克系浙江工业大学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