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风电设备商 撤退?突围?

admin 120 2024-06-12 编辑

外资风电设备商 撤退?突围?

  自2006年以来,我国并网风电装机以87.4%的年均增长率步步攀升,至今年6月达到5258万千瓦,已然跃升为全球第一风电大国。但是在经历了五六年的狂飙突进后,近两年来我国乃至全球的风电行业都进入了明显的减速期,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2011年我国新增装机同比就减少了6.9%。

  在产能过剩、并网受限、弃风严重、设备价格下跌、质量问题频发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下,整个风机制造行业的日子都不太好,企业发展速度下降、毛利率收缩、净利润纷纷下滑。

  以本土风机巨头为例,华锐风电和金风科技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了96.25%和83%。而与2009年的43家相比,2011年我国风电整机供应商已减至29家。

  但显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外资风机制造商的境况要更为突出一些。而在各种“退出”、“收购”传闻及“瘦身”消息的渲染下,每一个外资风机制造商都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是继续留在中国还是败走麦城呢?

  卖掉工厂苏司兰撤出中国

  而内外资的这种此消彼长,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莫过于亚洲最大的风机制造商苏司兰退出中国市场了。

  就在不久前,印度风电集团苏司兰将其在中国的风机制造子公司苏司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转让给了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转让费约6000万美元,双方已经签约。苏司兰集团公司主席图希尔·坦提将之称为“针对中国市场,我们正重新制定战略。”

  事实上,其中国战略的大规模调整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去年9月,以“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严重”为由,苏司兰在中国的另一家风机子公司德国瑞能公司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并关闭了其在内蒙古包头的瑞能北方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这家曾位居全球前十大风机制造商之列的企业,2007年被苏司兰收购。尽管2008年就在华竖起了其第一台风机,但在过去几年内,该公司在中国仅获得200兆瓦订单。

  而早在去年初开始,苏司兰(天津)的退出传闻也不绝于耳。纵然在不断地削减雇员和降低成本,但苏司兰在中国仍然不能扭亏。

  针对各种传闻,该公司曾一再声明称,绝不会退出中国市场。与此同时,该公司首次启用了华人担任中国区CEO努力争取中国市场,且尝试改变营销策略,与中国风电开发商合作,共同开发海外项目等。

  但颓势难掩。其在中国市场的订单和新增装机不断下降,市场也在大幅萎缩。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2011年,该公司在中国的新增装机容量仅为96.2兆瓦,其市场排名也已然跌至20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占0.5%。

  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时,该公司可谓踌躇满志。在尚未卖出一台风机时,就在天津投资6000万美元建立了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年产能为1000兆瓦的总装厂。

  但中国风电的爆发式增长,却并未成为该企业的机会。在短暂的辉煌后,其技术、机型的老化一直都被业内所诟病,而在中国风电快速发展的2010年,其中国区掌舵者缺位竟达大半年。

  “前几年主要是国内风机市场供不应求,但这几年国内大批风机制造商崛起,纷纷以性价比抢占市场,而苏司兰的风机又没有太大优势,再加上这两年风电行业整体的情况都不太好,它的订单自然不理想。”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秘书长祁和生告诉笔者说。

  节节败退恩德欲放弃单打独斗

  尽管早在1995年进入中国风能市场,并于1998年在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生产600千瓦的风机,但这家德国风机制造商恩德公司也难逃节节败退的命运。

  根据风能协会的统计,2008年,该公司在中国的新增装机容量为144兆瓦,占当年新增总装机的2.31%;2009年,新增111兆瓦,市场份额下滑至0.8%;而到了去年,其在中国的新增装机仅为49.5兆瓦,还不到排名第一的金风科技的七十二分之一,且连续两年新增装机都未能进入前二十名。

  尽管尚未得到证实,但有业内人士告诉笔者,由于订单不理想,苦苦支撑的恩德也一直都在裁员减压。

  去年10月,该公司向中国及亚洲市场高调推出了其2.5兆瓦系列风机,并为了实现本地化,扩建了其位于银川的整机组装工厂且加大了对东营叶片厂的投资,但到目前为止其市场并不容乐观。

  今年4月,该公司发布消息称,在中国获得了一笔30兆瓦的风机订单,到年底前为中国海岸地区的电站安装2.5兆瓦级的风机而据其公开信息显示,这是今年以来恩德在中国市场获得的惟一一笔订单,而且据称该订单还来自此前的老客户。

  尽管是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市场,但自去年以来,中国风电市场持续不景气,风机需求大幅降低,风机价格也不断下跌,整个风电制造行业都比较低迷,恩德亦是如此。

  这家一路走来都不紧不慢的风机制造商,终于有些着急了。

  事实上,为扩大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西门子、通用电气等风电设备企业已与中国的机械设备制造商成立了合资企业。而认为在没有伙伴的情况下难以在中国市场上生存的恩德,显然想步西门子和通用电气的后尘。

  早在去年初的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恩德就曾表示,“由于政策原因,外国企业很难单独开展业务”,而为了继续扩大在华业务,恩德将在年内在华设立合资企业。而为了在机械制造行业寻求潜在的合作伙伴,该公司还抛出了“恩德愿成立德方占股49%、享受中国本土企业待遇的合资公司,面向整个中国市场销售产品”的条件。

  尽管合资之事随后没了下文,但迫切希望能在中国市场有所突破的恩德并不甘心,并于不久前再次抛出了绣球,并转向了开发商。

  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恩德公司总裁JürgenZeschky坦承,由于在中国地区的生产工厂所消耗的资金额极大,因此公司短期内需要一个投资商。

  据悉,恩德公司此前正和中国一家独立建设风电站的国有电力公司谈判,双方也已于5月份完成了对对方企业的审核,但时至今日,双方尚无发布确切消息。

  一再瘦身维斯塔斯或牵手三菱重工

  因为财务状况堪忧,世界最大的风机制造商维斯塔斯或将牵手日本三菱重工。今年9月初双方已开始协商合作事宜。有消息称,三菱重工将向维斯塔斯注入资金,以换取其部分核心技术。

  自2007年以来,全球风电产业一度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近30%的高增长率。但过去几年间,金融危机及之后经济危机带来的滞后反应开始在风电产业显现。

  尽管继续稳固其全球市场第一的位置,但在风电行业增速明显放缓的背景下,来自风车之国丹麦的维斯塔斯也深陷财务危机,而这也引发了种种收购传闻。故事的另一主角先后涉及中国的风电制造商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和明阳风电等,尽管最终被证明并不属实,但维斯塔斯当前的尴尬处境可见一斑。

  就在8月22日,为应对激烈竞争和市场减速,该公司宣布了今年的第二轮裁员计划,将在全球范围再裁员1400人,而早在今年1月,该公司就全球裁员2335人,其中包括中国的400个职位;6月,维斯塔斯还向中国公司天顺风能出售了其位于丹麦瓦德的风机塔筒工厂。

  而在中国市场,维斯塔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不但将中国区与亚太区合并,还关闭了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工厂,终止了千瓦级风机的生产。

  随着开业三年多的呼和浩特工厂停止运营,其V52-850千瓦和V60-850千瓦风机全线停产,而850风机于2009年高调推向中国市场时,曾被称为维斯塔斯为中国市场量体裁衣的典范。据称,工厂关闭将导致300~350名员工岗位受到影响,占维斯塔斯中国员工的10%左右。

  而上述维斯塔斯中国区从亚太区分出和呼和浩特工厂开业,也均在2009年。此时,该公司刚刚经历了2008年的高速增长,并取得了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30%、在中国累计风机数量已经达到了1500多台的好成绩;当时中国亦成为其三个最重要的、增长最快的市场。

  但伴随着中国风机制造商的快速崛起,这家风机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也在逐年下滑。

  数据显示,2010年维斯塔斯在中国市场新增装机容量892.1兆瓦,占中国当年新增总装机的4.7%,排名第六;2011年新增装机661.9兆瓦,占中国新增总装机的3.8%,排名第八;与此同时,其累计装机份额占比也由2010年的6.5%、排名第4,下降到2011年的5.7%、排名第五。

  组织构架调整也罢,业务重组也好,很显然,这家老牌风机制造商正在积极谋求转型,在风机技术之外,也将关注重点放在了解决方案及服务上。

  “现在,我们也要把软实力做得更好,比如提供优质的服务,”维斯塔斯中国首席运营官郑宗功日前告诉笔者说。

  而这种服务,即通过长期的服务协议、持续的产品升级和新技术解决方案,让客户的风力发电系统更加优化。用郑宗功的话说,即保证风机在生命周期内持续地为客户提供利润。

  事实上,服务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去年其集团收入中已有9%来自于服务。6月25日,该公司签订了其有史以来最大的服务和维护续约协议,将为美国和欧洲的30家风电场共计1897兆瓦的风机提供长达7年的服务。

  “可以确定的是,风电服务市场的春天一定早于设备销售春天的到来。”维斯塔斯中国服务部总监曾思萌表示。

  “但服务市场,也不容易进。”祁和生的担忧自有其道理:中国的风电开发商大都实力雄厚,他们更愿意自己来做,且一般都有自己的服务团队。

  维斯塔斯也承认,目前其服务业务在欧洲更受关注。但对于中国市场,这个老牌风机厂商坚信,“我们有自己的优势”。

  绑定开发商歌美飒两条腿走路

  由于销售情况不佳,今年上半年西班牙风电大佬歌美飒已连续两次下调其2012年风机销售预期。

  该公司上半年的业绩也出现了大幅下滑。其公司首席执行官坦言,下滑主要来自于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而由于上半年市场的糟糕表现,下半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在这场袭击全球的风电寒流中,相关的设备制造商都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已在华设立6家工厂、涵盖叶片、齿轮箱、发电机、控制柜生产及机舱总成,总产能超过1000兆瓦的歌美飒也不例外。

  据悉,今年一季度其在华销售下降超过50%,中国市场在其全球销售额中的比例也由2011年一季度的13%降至6%。

  尽管如此,在当前竞争愈发激烈且市场不很景气的中国风电市场上,该公司是业内公认的两家“活得还可以”的外资风电制造商之一。

  2000年,歌美飒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在中国风机市场的份额达到第一位38%;2005年,启动歌美飒中国产业化计划,作为开发商进入中国市场开拓风场业务;2009年,分别牵手中广核、大唐新能源、华电集团缔结战略合作伙伴;2011年,又牵手龙源公司,成为首个携手中国本土开发商共同进军海外市场的先行者。

  由于在华开展业务以来,一直借助于风机制造和风电场开发两条腿走路,且与龙源电力集团、大唐新能源等数家大型电力公司保持着密切关系,被业内视为“掌握了最关键的渠道”的歌美飒在中国获得了快速发展。

  尤其是近年以来,尽管本土制造商迅速崛起,外资风电企业在华的市场份额有所下滑,但歌美飒仍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去年,该公司还表示2012年将投入3亿元人民币,用于和合作伙伴开发风电场;而今年7月,歌美飒又高调宣布,将携其G10X-4.5兆瓦进军中国低风速市场。截至去年底,其在华风电装机容量接近3000兆瓦,拥有中国风电市场4.5%的市场份额。

  “但歌美飒的新签订单也是越来越少,”在祁和生看来,与其他外资风电制造商一样,其市场前景也不很乐观。“在当前风电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不止风机市场难做,风电场也不容易做,此前下手早的还有一些风场资源,但出手晚的就没有了。”

  但歌美飒CEO乔治·卡弗特可能并不认同这一点。他的判断是,2012年尽管困难,但将是最近这四年来的一个谷底,之后就会有起色。而对于中国的风电市场,尤其是海上风电市场,他显然已做好了打算。

  按照他的计划,2013年7月,歌美飒首台海上风电的样机将会问世;2013年底,公司将拥有第一批海上风机订单;“等我们的样机和订单都有了之后,我们将开发中国海上风电市场。”

  但海上风电这块大蛋糕虽然闻上去喷香四溢,却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吃到的。

  尽管早在2010年国家能源局就组织了我国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首期的几个项目,却因海域功能区划不明、项目规划变动大、成本上升等问题迟迟未能开工。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眼中,国内原有的4个海上风电项目已经“名存实亡”。

  对此,祁和生亦表示,中国的海上风电市场如果能全面铺开,不少企业可能还有机会,“但现在海上风电进展不顺利,何时能完全启动还是一个未知数。

  牵手本土企业西门子、通用合作求共赢

  很多时候,后退一步,是为了跳得更远。在中国庞大而复杂的风机市场面前,联手作战,或者比单打独斗更有优势。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就选择了央企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而西门子则选择了上海电气。

  2010年9月28日,GE与哈电集团下属的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宣布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主要为中国市场开发制造风力发电机组。

  作为世界主要的风电设备供应商,GE在全球的风电装机超过14000台,在中国的装机也近千台。但近几年来随着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国内风机制造企业的迅速发展,在一系列大型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中,包括GE在内的许多外资企业,由于在价格上不占优势,市场份额明显下滑。

  在GE看来,选择与哈电合资,有助于其降低风机制造成本,并开拓未来新兴的海上风电市场。而对于哈电来说,引入GE成熟的品牌和技术,可以更好地、更快地弥足其在风电领域的不足和滞后。

  今年6月9日,其合资公司哈电通用风能(江苏)有限公司竣工投产,主要从事潮间带和海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研发、制造、销售等。据江苏省当地的媒体报道称,该公司预计2012年将实现销售10亿元,新接订单超15亿元。

  今年7月,上海电气与西门子举行了风能合资公司开业庆典仪式,宣布两家合资公司西门子风力发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电气风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双方在风电领域上正式开始携手合作。

  根据双方协议,西门子风电(上海)公司将面向中国市场和西门子全球供应网络研发和生产风机;而上海电气风能将负责中国地区风电设备的销售、项目管理、项目执行以及相关业务开发和服务。

  作为世界海上风电领域的领军者,西门子在风机技术、企业经营、市场管理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可谓经验丰富。2010年,西门子在上海建立了风机叶片制造基地;2011年赢得中国首个海上风电订单,同年10月,其风力发电集团亚太区总部落户上海。

  “外方都是只占49%的股权,其实就是以技术换市场,”一业内人士告诉笔者说,西门子意图借助上海电气的渠道,赶在其他竞争对手之前占领海上风电。“而上述两个合作,相较之下我更看好西门子和上海电气,因为上海电气此前就有风电业务。”

  但这种和竞争对手的合作,在他看来,更像是被迫而非心甘情愿的。

  由于电力市场相对封闭,他们不得不寻求捆绑,如果条件允许,外资还是更倾向于选择自己做。至于这种选择是否能赢来皆大欢喜,将来他们又能否在中国乃至全球的风电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还需拭目以待。”

  留走之外看转型

  有人将之归结为“外资风机制造商的逃离潮”。

  但事实上,这种趋势早在四五年前甚至更早就有迹可循了。

  为降低风电投资成本,推动本土风机制造业的发展,国家要求风电特许权项目设施的国产化率必须达到70%。而该政策被认为在促成2008年我国本土风电设备累计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外资企业上功不可没。

  2009年,业内一杂志曾撰文《外资风机制造商在中国:扎根还是撤退是个大问题》。一位当年参与创作的作者告诉笔者,由于价格明显高于内资品牌,面对很难下口、又爱又恨的风电特许招标权项目,当时不少外资都很纠结,虽然口头上强调要扎根中国,但其态度并不是非常明确。

  “可以说,这一棒子下来外资制造商就再没有缓过来。”他分析说,中国风电市场也自有其一整套运营体系,很多外资并不适应,有些水土不服。

  对此,祁和生亦有同感。如果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市场,“相比苦苦坚守,撤退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他看来,随着国内风机制造企业技术不断创新,设备质量不断提升,目前与本土风电制造商相比,外资已没有太大优势,“唯一的优势就是质量和技术,但又有服务跟不上这一硬伤,况且其售价一直都跟本土企业有较大差距,成本也一直没能完全降下来。”

  也有分析将外资制造商市场份额的大幅下滑归之为本土制造商以性价比为旗打起的价格战。近年来,随着国内大批企业的产品投向市场,在激烈竞争尤其是产能过剩情况下,风机整机的价格已从2008年的6500元/千瓦,下降至2011年的3700元/千瓦以下。不断拉低的风机价格不但快速拉低了行业的毛利率,且直接推升了本土风机制造商的市场占有率。

  但在中国最大的风电开发商龙源电力集团总工程师杨校生看来,售后服务响应速度慢以及产品不能适应中国本土国情、不能跟上中国风电市场迅速变化的步伐才是背后的真相。

  当中国的风电开发商一日千里,纷纷抢占风电资源、跑马圈地时,外资却忽略了这种强烈的需求,不愿大规模上马风机;当中国风力发电市场日趋成熟,机组大型化成为发展方向时,外资却固守其原有的机型,不愿将其大容量机组和技术推向中国市场;当中国政府决定试水海上风电时,外资企业却因价格和技术等因素而关上了大门;当一些地区有低温型、防风沙、防台风等特殊要求时,外资也不能像本土企业那样灵活地按需定制。

  我国用了短短5年时间就走过了欧美国家15年才完成的风电发展之路。显然,中国风电发展的速度之快,远超乎外资制造商的想像。

  而待外资一边抱怨着中国的政策支持和本地关系,一边纷纷转向大容量机组和海上风电时,经过了早期购买图纸消化吸收的本土风机制造商,已逐渐成长为可与外资相抗衡的力量大量迅速崛起的本土制造商。

  “现在市场上2.5兆瓦、3兆瓦机型基本上被联合动力、华锐风电等垄断,所以,若没有渠道,外资制造商的日子将会越来越难过。”一位熟悉风电行业的人士告诉笔者说。

  在他看来,随着中国风电向稳步发展过渡,市场竞争向理性回归,产品技术、性能、质量等核心价值将再次受到市场重视,外资制造商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

  “但外资制造商如果再不转型或采取其他措施及时调整策略,在当前全球经济继续下行、中国风电设备产能过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就只能败走中国。”

外资风电设备商 撤退?突围?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先进控制技术——企业增产增效的“加速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