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6日,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技术服务推介会在京隆重召开。该推介会为国产分析检测仪器的快速良性发展和推广使用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其中如何发展国产仪器,推广国产仪器、用好国产仪器,是探讨的一个大课题。
实用为本
研发仪器与购买仪器都要从实用出发。社会对分析检测仪器的需求是多式多样的,科研单位、分析中心、实验室、质检中心面对的分析样品来源复杂,品种经常变化,对测试的要求高,需要高性能、多用途的分析仪器;而分析对象比较固定、只进行例行监测或检测、车间生产控制,未必需要购买高性能、多用途的分析仪器。一些单位明知用2-3万购置的仪器就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偏要花10万元甚至更高价购买了一台多功能仪器,尽管仪器每天都在使用,然而只使用了仪器一小部分功能,大部分仪器功能闲置不用,这是很大的浪费。
买仪器是为了解决实际分析检测的需要。花最少的钱买到能满足分析检测需要的实用仪器,这是购买仪器的原则。花钱是买实用,不是花钱买性能指标。不反对买高档仪器,提倡按客观需要买仪器,提倡花最少的钱买到实用仪器。
我们的分析检测仪器生产厂家要按照市场需要来研发仪器,而不是跟着国外仪器性能指标后面追赶。
国内实力较强的仪器公司,在条件许可时,可以、也应该研发高端分析仪器,但也不要以追赶国外仪器某一性能指标为目的,而要发展具有自身特点的分析仪器。所谓自身特点,第一能解决国内市场需要而国外进口仪器不能满足此种需要、或者国外仪器虽能满足要求但价格昂贵,研发此种仪器,打破国外仪器垄断,就是对国家的贡献。第二,目前限于客观条件,在高档仪器研发方面,与国外有相当的差距,但利用自身某些优势,发展高档专用仪器是有条件的,是完全可能的。
国内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的仪器生产厂家,要根据自身条件首先研发国内市场需要的、量大面广的高质量仪器,不要花费精力盲目去追赶先进指标。国内市场需求非常广阔,高、中、低档仪器都需要,都有用武之地,量大面广的中小型仪器市场大有开发余地。
不管哪一档次的仪器,仪器的质量必须是高质量的,要特别重视仪器长期稳定性的考察和提高仪器软件能力,高质量、多用途的软件可以弥补硬件方面的某些不足,并提高仪器的性能。
买以致用
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总的来说,基层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还不是很高,买了仪器不会用、用不好的情况是常有的事。
用户购买仪器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买了仪器不会用、用不好,那么,买了再好的仪器也无济于事。而且用户还会对所购买的仪器和仪器生产厂家失去信心。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仪器厂家需要改变营销思维,努力做到卖以致用。不只是教会用户会开动和操作仪器,而且要从技术上帮助用户用所购买的仪器来解决所要解决的实际分析问题,实现买以致用。现在仪器厂家都做到了教会用户会开动和操作仪器,而未能或未能很好地在技术上帮助用户解决买以致用的问题。这一点对推广国产分析仪器是至关重要的,能做到这一点,用户就会乐意购买和使用国产分析仪器,国产仪器能解决问题,价格又便宜,何乐而不为!
建议稍有规模的仪器生产厂家要建立为本厂仪器开发、推广服务的应用实验室或人员,没有条件的厂家可以委托其他单位合作来做这件事。
排除人为阻力
在推广使用国产仪器方面,还存在人为思想误区,导致出现人为的障碍。不少用户在购买分析仪器时总希望买性能指标高的仪器,这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这些高性能指标在实际工作中是否用得着,如果用不着,就是花钱买了用不着的指标。买了仪器不用或开机机时不足,这种“显性”浪费,容易受到人们和管理者的注意,而花钱买了用不着的过高或过多的性能指标,这种“隐性”浪费,常常不为管理者所重视,甚至不被察觉。有了思想上的误区,在招投标过程中就出现一些令人费解的怪现象,一些用户或管理者为了买到进口仪器,对国产分析仪器设置人为障碍,国产仪器没有哪一个指标,偏偏提出要那一个指标,以此避免买到国产仪器,即使现有国产分析仪器的性能指标已能满足实际分析测试工作的需要。这种有意将国产分析仪器排挤在招投标之外的做法,是很不公平、不公正的。
比如西北某省为县级农检站购买11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标书中提出的指标都很高,如八灯以上自动切换转台,对于主要是单元素测定的仪器,用得着同时装置8只空心阴极灯吗?而且还要多于8只空心阴极灯,真令人费解!正像读者在评论中指出的,指标是“完全按某某产品参数搬上去的”,是明显限制国产仪器的。高指标是以经济为代价的,花钱买了用不着指标,如读者所言“就成摆设了”,其后果是,外行人“欣赏”不了这些用不着指标,内行人看了觉得是不珍惜纳税人钱的极大浪费。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建议管理者和招投标主管单位严格审查招标书提出的仪器性能指标的要求,特别是大型招投标,需邀请专家把关。在招投标过程中,要避免花钱买无用的高指标和多指标造成的“隐性”浪费,制止有意排挤国产仪器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