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产品进出口政策取向

admin 68 2024-08-21 编辑

机电产品进出口政策取向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加了57倍,经济总量上升到全球第四位,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按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外贸总额为2173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出口排名第二,进出口在全球比重占到8%,我国只用了16年。在外贸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外贸结构迅速优化,对国民经济贡献度也显著提升。机电产品比重从不到5%,提高到57.6%,高新技术产品从不到1%,提高到28.6%,目前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20%,并与消费、投资一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同时,我国对世界贸易的贡献度不断提升,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从不到1%扩大到11%,并成为美国的第三,欧盟和日本的第二,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利用外资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连续16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持续吸收外商投资超过7700亿美元,世界五百强企业有480多家在华投资,设立地区总部近40多家,吸收外资质量不断提高,外商投资重点从纺织、轻工劳动密集企业发展到电子通讯业、汽车等密集型产业。对外投资方面,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对外投资方式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2002年到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从27亿美元增加到187亿美元,五年间增长了5.9倍。

    截至2007年底,我国累计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973亿美元,有利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推动一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机电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从振兴机电工业,推动外贸发展的高度,确定机电产品的战略地位,从体制改革,建立出口生产体系,推进市场开拓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推动机电产品出口,形成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新局面。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经过共同努力,中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

    总额不断扩大,2007年,我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分别突破万亿美元和6000亿美元大关,机电产品出口由1978年6.59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7011.7亿美元,增长了1063倍。机电产品进口也由1980年56.5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4990亿美元,增长了87倍。外贸进口比重,从1980年28.2%提高到52.2%,目前我国机电产品进口和出口均居世界第二位。

    进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出口商品结构向资本、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转换进程加快,出口加工深度、附加值、技术含量进一步提升。目前机电设备在机电产品出口总额比重超过9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势头良好,份额增加。

    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前十大类产品分别为,计算机、通讯设备、家电及消费类电子、电子元器件、汽车及零部件、船舶等,这十大类产品合计占出口总额87.8%。其中电工器材出口额达到482亿美元,电气工业已经成为重要的出口行业。这里也有我们在座一百强和行业五百强企业的贡献。
    目前,我国制造业有172种产品居世界第一,其中有50多种机电产品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包括电视机、DVD、移动电话、显示器、程控交换机、空调机等。

    出口市场多元化取得明显进展,在巩固发展传统市场的同时,向非洲、拉美、中东等市场步伐加快。

    出口企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企业已经成为出口的主力军,外资企业是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力量。占进出口总额份额达到7成。民营企业近十年来快速发展,在机电产品进出口地位不断上升,占比已经超过国有企业,达到17%,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力、发展后劲。

    据统计,1985年全国出口额达到500万美元的企业不足十家,去年从事机电产品出口的企业超过10万家,其中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有849家,100亿美元以上有3家。

    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有力的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一批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如我国的发电装备行业,跟我们电气行业非常相关的,我国的30万千瓦、60万千瓦大型燃煤制造基础技术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们的通讯卫星,2007年首次为尼日利亚制造并发射服务,涵盖整个非洲大陆。2007年,我国船舶新接首次定单和造船完工量分别与世界第一、第二、第三位,占到世界市场份额分别为42%、33%、23%,其中有5家造船企业进入世界前20强。还有我们电器设备也是跟我们电工行业有关的,已经为全球一百多个国家500多家电气运营商提供设备和服务,并已经进入发达国家电气市场。

    在电气行业也涌现出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今天论坛要发布的电气工业一百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ABB、西门子、施耐德就是这样的跨国企业,也有迅速崛起的国有和民营企业,我看到内资企业在一百强里面已经达到61家,他们在创新和品牌及国内外市场都取得良好的业绩。在我们回顾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的看到目前机电产品进出口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1、制造能力大,研发能力不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研发投入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在高端芯片、精密数控机床等关键领域缺乏核心技术。因此,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获利不多。2、出口持续高速增长,但质量效益不高,数量扩张性的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出口产品结构同质化问题突出,规模的扩张并没有带来利润的同步增长。3、出口主体不断增多,但自主品牌占比偏低。在目前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中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占比不到8%,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则更低。4、市场覆盖面广,营销网络滞后。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产品的信誉。5、进口规模大,但消化吸收能力薄弱。技术引进对产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目前国内60%以上零部件需要进口。

    进出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多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机电产品出口,1999年以来,按照入世的需要,对有关贸易的法规、规章和文件进行了清理,形成了与国际惯例和WTO多边规则接轨的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体现统一、规范、公平和优先原则,力求在资金、信贷、保险、技术改造、研究开发,以及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在进口管理方面,适应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步伐加快的进程,在大幅度降低关税的同时,削减非关税措施。2004年取消了机电产品、特定产品的管理,2005年取消了对机电产品的配额管理。目前,机电产品的进口已经转向一处为主,采取减少行政审批,简化手续,贸易便利化以及相关措施,积极鼓励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元器件、零部件以及原材料进口,努力缓解贸易顺差不利的矛盾。

    长期依赖低成本优势正在被逐步弱化,不足以支撑未来持续稳定的发展,随着全球资源、能源的紧缺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在低成本、高消耗基础上的数量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正面临严重的制约,特别是今年以来,全球通胀加剧,传导加快,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目前美国的次贷危机已演化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波还在扩散,各种不确定因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加深,世界经济下行已成定局。在我们机电行业也出现了出口增幅回落,市场需求减少,定单下降,库存增加,效益下滑,部分行业还出现了减薪裁员的情况。

    有效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取决于企业的艰苦努力,有效应对金融危机,更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及时对宏观调控的任务进行了调整,近期,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冲击不断显现的情况,果断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

    在外贸领域,为应对经济形势对进出口影响,上调了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出口退税率,同时国家还进一步改善国际贸易环境,通过进出口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同时积极扩大内需。此外加强对出口企业和产品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出口的贷款,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增加国内需要的产品进口,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加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

    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加深,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还将进一步扩大,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深刻认识保持中国对外贸易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性和坚决性。继续密切跟踪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们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同时增加服务意识,引导和支持企业稳定进出口和加快结构调整,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企业也要加快结构调整和创新步伐,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强化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在尽量维持传统市场份额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潜在市场,努力化解和应对外部的冲击。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保持我们产业和外贸稳定发展,为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机电产品进出口政策取向

上一篇: 电气中国:盘点低压电器行业
下一篇: 机电工业未来世界的暇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