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11月以来,我国物流业受全球金融风暴波及而增长放缓,但是随后种种利好政策、投资和消费市场的刺激已经给出明显的信号:物流业即将走过低谷迎来拐点。据预测今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117万亿元,这也必将带动物
流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加快。专家指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供应链物流管理、RFID等新技术应用将成为今年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方向。
从2008年下半年持续至今而且愈演愈烈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国际运输业造成了巨大影响。我国物流业同此凉热,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我国物流业去年11月以来同比环比降幅均达到两位数,全行业已经出现了需求、效益和投资趋缓的迹像。但是随着国家有关政策、投资以及消费的拉动,危机中的商机也逐渐显现出来,我国物流业正逆势而上。据中国科学院预测,2009年中国物流业仍将呈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社会物流总额约为1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物流业增加值将达到2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在此背景下,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将吸引更多IT投入,在公共平台建立、供应链管理和新技术推广等方面迎来逆势上扬。
政策、投资、消费 多方拉动物流业快速发展
展望2009年,专家估计,由于多种保障措施的出台和业态的稳定,物流业全年总额增速水平能够保持在20%左右,全年增加值保持在13%以上。2009年我国将出台更多政策扶持产业发展,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措施,也会转化为新的物流需求。
万亿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为物流业营造更优质基础。随着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逐渐落实,与基础建设行业相关的运输业将会率先恢复需求。据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介绍,我国去年完成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930亿元,而今年我国公路、铁路、民航立体交通网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建设高峰期。这种大规模立体交通网建设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四川交通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机场、邮政设施以及综合运输枢纽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的完善将形成物流业加快发展的优质基础。专家指出,如果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效果逐步发挥,宏观经济回暖,物流市场的需求也有望回升。由于拉动内需计划中有大量基建项目,因此预计跟基础设施、公用建设相关行业的运输需求会率先恢复。另外,目前油价仍然是公路运输业的重要成本,占比重约为25%~30%,此次油价下调也有利于物流业降低这部分成本。
国家大力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王慧敏日前表示,当前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集中度不够,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还难以满足需求,国家将大力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跨国跨所有制的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她称,物流信息化是提升中国物流现代化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途径。中国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制造企业内部流程再造,探索实施物流一体化管理。
网购火爆反向促进物流业提升竞争力。今年春节期间,很多淘宝店铺打出了“不打烊”的招牌,继续营业,从而刺激更多的物流公司节日里照常运营。中国邮政的EMS和e邮宝很早就宣布春节不休息,成为春节快递的主要提供者。淘宝网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快递订单虽然减少了一小半,但是能够提供快递服务公司的订单数较平时都有大幅增长。其它大多数快递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一寒冬里的市场契机,像国际快递巨头联邦快递这样市场嗅觉敏感的公司在节前发布通知,临时取消春节假期,照常送件。而国内公司顺丰快递等也发布紧急通知,春节无休。分析师表示,由于网购已经基本解决了诚信和支付问题,唯有物流仍是短板。但是由于目前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物流行业以更加积极态度解决这一影响网民购物体验的问题,反而得以加速弥补。
平台、供应链、技术 今年物流信息化三面发力
2008年的物流行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上半年由于奥运会强劲动力的注入,物流规模大幅度上升,为了保证奥运物流直接及间接业务的顺畅进行,大中型物流企业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及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力度。转到下半年,金融危机迅速波及物流行业,整个行业的业务量明显下滑,物流企业对内尽力控制成本,在IT方面的建设也被压缩到了最低限度。专家分析指出,经过2008年的洗礼,物流行业信息化的运用能力步入了“中间大两头小”的阶段。“中间大”是指中间的信息处理能力已经达到了较强的程度,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已经拥有非常完善的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包括订单、仓库、配送管理系统,还有货运、传单系统等;但依靠这些数据进行高端智能化的处理来改变业务流程设计和应用还无法实现,另外,在运用类似于RFID扫描等物流高端技术的能力也很弱。
从宏观环境来看,目前正值中国物流行业大变革的时代,金融海啸对物流行业的影响至少要到2009年底纔会减弱。在目前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物流企业将走“瘦身求强”的路线,物流信息化将进入新一轮的信息及资源整合周期。分析指出,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竞争压力迫使国内制造企业、分销企业和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上下游加强合作,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深度、进一步推广RFID等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成为今年物流信息化的重点方向。
加快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日前指出,加快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应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国内物流信息服务市场仍处于萌芽阶段,成型的物流信息服务产品为数不多,导致企业掌握的物流信息数据不权威、不全面、不及时,这些都严重妨碍了企业合理安排生产,有效利用资源。据了解,作为对信息化依赖非常大的行业,现代物流需要企业物流信息化效益的不断提升,也只有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企业纔能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对资源快速地整合,并使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最优集成。例如,原来在工商企业各自搞物流的模式下,由于物流信息分散、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岛”。而现在,工商营销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能够对全国300多家地市级公司、400多万零售客户的配送信息进行整合,每天对70多万零售客户(按每周访销配送一次计算)的供货情况进行更新,由系统每天对每个品牌销售的城乡结构、客户分布等信息进行分析后传输给各工业企业。通过这一平台,商业企业可以参照全国的销售情况分析自己的销售工作,工业企业则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共享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工作,大大推动了工商一体化物流的建设步伐。
物流供应链管理正在成为企业管理信息化领域的新贵。在当今客户驱动的环境下,制造商必须具有面对不确定性的事件不断修改计划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企业的制造加工过程、数据模型、信息系统和通信基础设施必须无缝地连接且实时地运作,物流供应链协同计划的提出是企业最终实现敏捷供应链管理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中,抵御不住资金链、供应链管理问题的企业业绩大幅下滑,凭借前瞻性的管理、科学性的执行纔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应对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企业资源管理计划的特点在于财务控制,在于企业内部多组织生产运营的协调和结合,但内部经营资源配置的管理却没能给企业提供周密的供应链计划,在供应链企业的运行动态跟踪上略显不足,难以对现实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运作提供支持,这正是权威机构调查研究得出的数据,通过对内部经营资源配置的管理信息化,最具代表性的是ERP,其提升收益的边际效益指数为30%,通过对外部营运供应链的管理信息化,诸如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其提升收益的边际效益指数惊人地达到了60%。例如,货物跟踪系统对于目前物流信息化无疑是一次全新的突破性尝试。专家预测,通过使用互联网等具有前瞻性的先进技术和服务,为中国企业提供全新的信息查询和跟踪服务形式,解决目前物流行业货物运输跨境后状态信息空白的问题,市场需求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RFID等物流信息技术将大放异彩。RFID被认为是物流信息化中最能够发挥价值的技术。但是几年的实践表明,物流企业是通过对物流设备、容器的监管来间接地掌握物品状态的,所以物流商只会在车辆、集装箱、托盘等设备上加装RFID芯片,而且多半是可以反复使用的。这样的市场总归是有限的,真正的大发展要寄希望于大多数物品能够加装RFID芯片,但这完全是由制造商或贸易商决定的。历史上,制造商和贸易商曾采用条形码提高管理水平,这项技术也惠及物流商。今天的规律没有变,商品识别的技术提升仍然要依靠制造商和贸易商。值得庆幸的是,金融风暴下的贸易商、制造商和物流商认识到“抱团取暖”纔是过冬之道,正在整合成供应链,共赢的机制有助于各方的合作,也有助于新技术的应用,RFID等物流信息技术将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