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官方战略已出炉 将带动产业发展

admin 78 2024-10-15 编辑

智能交通官方战略已出炉 将带动产业发展

   目前的ITS等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大多是以静态或固定的道路关联硬件为主,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如路边侦测设备(RoadSideUnit--RSU/Beacon)、路边监控、电子信息发布牌、RFID Reader、压感线圈等,智能导航、智能停车等应用,也已经有不少成熟的案例可供参考。

   智能交通领域涵盖甚广,包括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车载资通讯(Telematics)及车用电子(AutoElectronics)等,虽然因为信息科技的导入,让驾驶相关应用变得更加方便且舒适,但大多数人最在乎的安全问题,却因为涉及更多的信息交换问题,而变得难以克服。

   智能交通当前最主要的挑战,包括如获取何全面交通状态、及时侦测道路路况并了解车辆的运行状况、根据车/路况等相关状态智能发布信息,为驾驶提供更有效的交通信息等,包括“道路”和“车辆”都必须完整纳入,才能建构出一个完整的智能交通网。

   涉及到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讯息交换,就变得相当复杂。一方面是因为行驶于道路的车辆数量相当庞大(如都会区),如果不间断的发送讯号,所产生的信息总量远大于传统电信服务量,而且汽车往往会以高速行进,任何车辆信息要做到实时聚集、处理、发布到自动执行的智能化过程,对信息处理系统而言,无疑都是一大挑战。

   因此,为了能让所有车辆静、动态信息,都可在信息网络平台上进行存取和有效利用,许多感测技术如将电子卷标装载在车辆上,并透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如RFID技术、GPS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无线网络等,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依照不同需求,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形成一个车与车(V2V)、车与路(V2R)及车与人(V2H)互连互通的“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IOV)”,便成为智能交通应用能否成功的关键。

  智能交通官方战略已出炉

   目前各国政府包括巴西、印度、日本及美国等,都已经或即将强制所有车辆安装各种可用来辨别汽车身分的技术,包括GPS、RFID、安全ID芯片等,显示车联网已经成为未来非常重要的趋势。

   我国目前也已大举投入车联网的建置规划,由于中国机动车数量庞大,根据中国公安部的资料,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33亿辆,与2011年底相比,增加826万辆,增长3.67%。其中汽车1.14亿辆,摩托车1.03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2.47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86亿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

   由于车联网的技术,其实早已存在,发展也相当成熟,想要实现的关键因素,主要是靠汽车生产商和政府、城市规划者以及基础设施专家相互配合,共同创造适当的应用环境,同时也需要信息化技术支持建立城市虚拟信息基础设施,以中国大陆的汽车市场规模,加上政府排除障碍的速度,远较欧美等国家来得更有效率,未来对于车联网的影响,可望占有相当程度的市场地位。

   目前的智能交通与车联网产业,才刚刚进入导入期,主要是透过物联网技术,加载车载信息终端,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的感知设备应用,也才开始普及,一些基本的车载信息服务如导航、定位、娱乐等功能,也才刚开始应用,但由于车联网项目已被列为中国国家重大专项中的重要专案,“交通运输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也已经发布,这将是中国第一部通过政府档形式发布的智能交通发展战略。

  据中国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洪晓枫透露,政策推出后,希望能在公路电子收费、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运行监管、集装箱运输、公车辆、营运车辆及船舶动态监管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和产业化,争取2020年相关产值过人民币千亿元,势必会引发相关产业的高度关注。

   中国智能交通市场持续成长

   虽然中国目前也正遭遇经济发展迟缓的问题,但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投资脚步,却始终不断,根据中国交通技术网的统计,2011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8个领域(交通指挥类系统与设备、电子员警系统与设备、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与设备、卡口系统与设备、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与设备、智能公交系统与设备、交通信息采集发布系统与设备、GPS与警用系统与设备)总规模达到131.4亿元,同比增长31.1%,年增长率创历史新高。

   虽然今年上半年的中国智能交通市场总投资增速有下滑的迹象,但仍有接近20%的成长,显示智能交通已成为中国各地智能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为车联网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智能交通官方战略已出炉 将带动产业发展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华南自动化展侧记:工控行业越来越热闹 本土力量不容小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