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到来 催熟智能交通设备业

admin 63 2024-10-13 编辑

物联网时代到来 催熟智能交通设备业

   【导读: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将是智能交通发展的上升时期,预计其市场规模到2010年达到190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正在推动着该行业的发展。我国交通智能设备制造企业正迅速崛起,仅今年就已有5家具有交通智能概念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谋求扩充良机。】

   从刚刚闭幕的2010上海国际智能交通和停车设备展览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国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634个,市场规模57亿元,其中城市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451个,市场规模17.1亿元,同比增长30.5%,高出2009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平均增长率一倍。

  有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将是智能交通发展的上升时期,预计其市场规模到2010年达到190亿元。

  涌现大批新兴企业

  如此庞大的市场,正在推动着该行业的发展。我国交通智能设备制造企业正迅速崛起,仅今年就已有5家具有交通智能概念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谋求扩充良机。

  7月中旬中国智能交通系统(控股)有限公司(交易代码1900.HK)前不久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今年4月下旬以来,有多家智能交通业务或概念的企业纷纷融入资本市场。数码视讯、宁波GQY、四维图新、交技发展先后上市。

  目前国内在智能交通行业已有多家上市公司,生产车载设备的同洲电子、启明信息;生产路况信息采集设备的川大智胜、远望谷;从事智能交通相关软件系统研制开发的宝信软件、亿阳信通、银江股份;生产自动检售票设备的广电运通;从事交通电子设备架设的高淳陶瓷。

  上述交通智能行业的企业半年报都拿出了不错的成绩,利润与产量都有大幅提高,且营业利润均达5000万元以上。

  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正在试图快速切入我国智能交通市场。如诺基亚、摩托罗拉、夏新、微软等手机厂商已经开始进入我国GPS导航领域,生产带有MP4、掌上电脑等各类功能的GPS产品。英特尔、IBM、西门子、韩国电信纷纷在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合作建厂或成立合资公司。

  从这个角度看,未来3~5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大鳄拼争将会更加激烈。

  技术存差距

  然而,我国智能交通技术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高玉荣认为,目前我国市场的智能交通中高端产品主要是国外品牌,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相关数据显示,在智能导航产业,专业测量接收机和测向接收机高端产品,国际厂商占80%;授时接收机国外产品占60%;航空导航接收机国外产品占90%。

  高玉荣还表示,目前,我国GPS的销量并不高。记者也了解到,身边的有车一族使用GPS的人也并不多。

  一位GPS使用者告诉记者,“导航功能太不智能。北京的道路变化很快,而导航功能跟不上变化,网络下载信息也比较慢。导错路线,或者并不是最优路线,也不能合理规避堵车问题。想上网,看电视导航仪的网络信号都很弱,距真正实现物联网的功能还很远。”由此可见,GPS并没有发挥其全部作用。

  亟待完善产业链

  为什么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不能完全成为智能交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

  关键症结在于,智能交通设备上下游制造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目前,我国众多企业却仍然处于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的状态。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很低。

  有专家告诉记者,GPS是智能交通中的终端产品,要发挥其作用,需要一个强大的网络支撑。比如,生产路况信息采集设备如何将信息快速传达到GPS上,有效告知驾驶者选择最优路线。而目前我国网络功能还太过薄弱。

  针对于此,高玉荣提出,我们有必要组建起一个联盟。车载设备、路况信息采集设备与从事智能交通相关软件系统研制开发的企业不再单独作战,共同为研发产品,能提供出一套完整的城市交通解决方案。

  虽然,目前我国智能交通各方面尚处初级阶段,但智能交通是必然发展的趋势。这将是智能交通制造企业发展的绝好机会。

  知识加油站: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意思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时代到来 催熟智能交通设备业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智能交通行业前景广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