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以新中国成立的60年为起点,向前拉开更长的历史卷轴。从1882年开始,中国电力工业已经走过了127年历程。在历史的坐标上,这段历程被清晰地划分成两个阶段:旧中国的67年,电力工业步履蹒跚,新中国的60年,电力工业大步前进,快速发展,造就一段传奇。 新中国成立的60年中,中国电力工业实现了巨大的跨越。这些故事不仅展现电力工业自身的发展奇迹,更成为新中国60年非凡巨变的一个缩影。
烟台龙口火电厂外景。
2006年12月12日,宁夏银川东75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
2009年1月6日,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1981年,平武输变电工程投运。图为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员工在平武线所经汉江中山口大跨越铁塔上进行检修。
上世纪80年代,电视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1962年6月24日,周恩来总理视察丰满发电厂。
内蒙古辉腾锡勒风力发电场。
1949年10月1日, 17岁的士兵杨玉增作为开国大典阅兵式中的一员,雄赳赳地在天安门前走过。在他的记忆里,秋天的北京,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天安门城楼上的灯光突然照亮,一串红橙色的灯下面,巨大的探照灯光射向全场,人们手里举的纸灯、纱灯也都点亮了,广场上灯光闪闪,好像阵阵波浪。
其实直到这一年的6月,跟随部队进驻天津塘沽区的杨玉增,才第一次见到电灯。回忆起60年前的一幕, 杨玉增还是忍俊不禁,“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没见过电灯,到了塘沽后见到了这玩意儿,很好奇,就去戳弄它,结果一不小心触电了,把我吓了一大跳。”
根据记载,在60年前的1949年,全国的发电量按人均计算,一年的生活用电不足一千瓦时。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电灯的主人
虽然参加了开国大典,但杨玉增并不知道,在开国大典上负责升旗装置的总工程师是一个叫林志远的电力工程师。1949年,电动升旗是当时中国人几乎不知道的一项技术。只有个别人从外国画报上见过。按照开国大典的要求,升旗仪式和奏国歌必须同步进行,工程师们在天安门城楼西南角安装了电钮,电线从这里钻进天安门城楼前的马路,然后架高一直延伸到旗杆处。大理石基座里装有总开关,还有土造的计时器,以此来控制升旗的时间和速度。
开国大典总指挥聂荣臻详细询问了电源保证工作,在冀北电力公司北平分公司工作的徐博文,对北平的电力供应情况非常了解。他向聂荣臻汇报说:“我们采取了双电源的供电,没有问题。”徐博文多年与电打交道,十分有把握。“如果双电源同时故障,怎么办?”聂荣臻又问了一句。徐博文一时语塞。聂荣臻说:“我们一定要考虑周到,有备无患,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徐博文的语塞并不让人意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只有6475千米,变电容量346万千伏安,其中110千伏340千米、7万千伏安,154千伏832千米、50万千伏安,220千伏765千米、33万千伏安。部分城市和广大农村仍然尚未通电,中国的电力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中艰难起步。
由于经历长期的军阀割据和战争创伤,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仍没有统一的电压标准,一度出现22千伏到154千伏各个电压等级“混战”的局面。直到1959年,为改变电压庞杂无序的状况,国家颁布电力系统的统一标准《额定电压》,自此,我国电力系统才终于有了自己的标准。
资料显示,至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我国成型的电网仅有两个:东北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154千伏、220千伏超高压电网,网内发电设备容量64.6万千瓦;京津唐地区形成了77千伏电网,发电设备容量25.9万千瓦。
灯光对新中国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和稀缺。1950年2月,燃料工业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电业会议,正式通过决议案,确定1950年的基本方针与任务是“保证安全发供电,并准备有重点地建设两三年内工业生产所需的电源设备”。
当这段往事成为历史,我们才能发现,百余年的中国电业发展史,以新中国的成立为一个重大转折点。对比中国电力工业诞生的1882年,第一盏电灯在上海黄浦江畔点亮时,上海道台为这种不可思议的光源忧心忡忡,他声称“电灯有患”,潜藏着焚屋伤人而无法救援的危险,下令禁止全体上海人使用电灯,并正式照会英国领事馆,希望外国侨民也停止使用这种危险的玩具。
著名文化学者朱大可,在《都市照明体系的历史解读》里写道,这是乡村社会权力代表的一次无力的抗争。他要捍卫数千年的帝国乡村经验。而感官对光明的渴望一旦获得解放,就变得势不可当。似乎没有人理会道台先生的劝谕,到了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上海电灯数量已经多达88201盏,遍及主要的商业街道和租界居民住宅。电灯彻底打开了通往夜生活的道路。道台早已化为尘土,而他的子孙们则成了电灯的主人。
生活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人们,大都记得一幅叫《合作社里装电灯》的宣传画。新中国发展对电力的迫切需要和推动,使电力工业得以举步发展。
电力的速度
曾在“和平”号空间站上执行航天摄影任务的美国宇航员杰瑞,在其所著《太空漂流记》中描述,从太空中遥望地球,光亮度强而集中的城市、岛屿、居住点十分显眼,人类文明的形状被一圈灯光很好地勾勒出来。
煤油灯下的中国,是60年前的记忆。
从1953年开始中国编制并执行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中为电力工业规定的指标为:1957年发电量为159亿千瓦时,5年内新增发电容量205万千瓦。为完成这个指标,在电力建设方面作了相应安排,限额以上建设工程共107个,其中电厂92个(含火电76个,水电16个),设计发电容量376万千瓦,加上限额以下的建设工程,全部设计发电容量为406万千瓦。5年内要求建成投产电厂54个,发电容量174万千瓦,加上限额以下的工程,共增加发电容量205万千瓦。
1954年,新中国发行的特8经济建设邮票中的东北自动化发电厂,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其装机容量也仅为28.85万千瓦,但它的建成对满足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发挥了作用。同年1月27日,新中国第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全长370千米,共有铁塔900多基,将东北松花江上充足的电力输送到东北南部,为此国家发行特12邮票一枚作为纪念。这枚名字叫做《新建二十二万伏超高压送电线路(一九五四)》的邮票,在深蓝色的背景上,描绘了中国东北原野上的220千伏输电线路铁塔。
这条松东李线路的建成投运,将丰满水电站强大的电力输送到沈阳、鞍山、抚顺、本溪等工业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国家“一五”计划的全面完成。
原电力工业部部长史大桢1958年时还在辽宁发电厂任电气分场工程师,此时的辽宁发电厂还在运行5万千瓦的发电机。史大桢回忆,东北电网是中国最早的电网之一,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500千伏输电线路。
史大桢说:“从过去的小机组、小电网,到现在的大机组、大电网,尤其是特高压时代的来临,使中国的电力工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
1949年全国发电设备容量仅为184.86万千瓦,年发电量43.10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二十一位和第二十五位。此后60年的新中国电业史,百事俱兴,发展迅速,虽也有波折和失误,但年均增长速度仍列世界前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98%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电力需求增长迅猛。1978年到1995年期间,全国性缺电局面严重,企业开工不足,居民生活用电不能保证,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通过电力投资体制改革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电力工业加快了发展速度。
从1996年起,电力供需紧张形势逐步缓解。至1998年末全国发电设备容量为2.7亿千瓦,年发电量11670亿千瓦时,均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电力需求进一步高速增长,电力供应短缺状况再度出现,2002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发展成全国性、持续性缺电局面。2004年全国先后有26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全国最大电力缺口达4000多万千瓦。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下,电力建设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从2004年到2007年,电力装机年均增长达到16.4%,仅用了不到四年时间,就扭转了电力供应
紧张局面。到2007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实现了电力工业的飞跃发展。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7.93亿千瓦,即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媒体报道的笔墨充满感慨,不到6年的时间,中国电力装机连续实现4亿千瓦、5亿千瓦、6亿千瓦、7亿千瓦、8亿千瓦五次大的标志性跨越。
这是世界电力建设史上绝无仅有的“速度之最”。
改革的思路
回顾电力工业60年走过的改革历程,大致经历了集资办电、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等几个关键步骤。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生产力的解放,都激发了行业的活力。60年间,一个庞大的电力巨人,完成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到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体制新格局的重大转变。
中国电力工业改革,最早是为解决缺电的难题而开始的。北京市电力公司员工付燕明的电力记忆里,有这样一段故事:“差不多上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用电容量永远跟不上居民用电量的增长。大伙儿最闹心的事儿,就是停电,不是供电局拉闸限电,就是小区配电室出故障,几乎是三天两头地停电,让大家工作非常被动。那时候每家都离不开手电筒和蜡烛。”。
老北京人都还记得,很多年前,城区里企业职工的公休时间不一致,周三崇文,周四宣武,周五西城……这不是职工们不喜欢扎堆儿休假,而是迫不得已,北京电力供应不足,只好分区停电。即便实行这样的分区停电和错峰用电管制,北京市仍无法避免拉闸限电。
当时的中国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长期缺电局面,各省(区)市大城市的企业经常停三开四,拉闸限电。经电力部调查,1978年全国缺电1000万千瓦,缺电原因就是缺乏投资。此时,电力行业一直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投资主体单一,运行机制僵化,投资不足,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对电力的需求,导致长期严重缺电局面,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在此情况下,1981年山东龙口电厂一期2台10万千瓦机组开工建设,总投资2.05亿元。中央和地方各出部分资金,中央投资从国家计划内解决,地方投资从地方全民企业、乡镇企业、生产大队分年集资。
龙口电厂开工成为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一件大事,《李鹏电力日记》里曾经提到龙口电厂:“……下午和晚间,在车上作了总结。概括起来有三条:一、集资办电是个好形式,是今后发展我国电力事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山东龙口电厂20个月建成两台10万千瓦机组的经验值得推广……”
龙口电厂集资办电的突破,为我国电力工业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为了适应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推动了电力投资体制改革,通过集资办电、利用外资办电、征收每千瓦时2分钱电力建设资金交由地方政府办电等措施,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及各方面办电的积极性,吸引了大量非中央政府投资主体进行电力投资,独立发电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农村小水电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电力工业快速发展。
在电力投资体制改革和电价制度改革的同时,电力工业按照“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发展改革思路,逐步推进政企分开等各项改革,电力企业从政企合一逐步过渡到不再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
从2002年年底起,电力改革进一步推进,这一年实施了厂网分开,初步形成了电力体制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和发挥了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发电侧竞争态势初步形成,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和动力,促进了电力建设快速发展,使2002年下半年起再次出现的电力严重短缺局面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就迅速得以扭转。
正是不断解放思想,电力工业始终坚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逐步加强电力市场建设,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使电力工业的发展呈现了日新月异的面貌。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重返奥运大家庭,在前期过程中负责与中方接洽的洛杉矶奥组委特使查尔斯·李,曾于上世纪70、80十年代数次访问中国。他回忆起当年的中国之行,至今记忆犹新:“大多数地方晚上都没有电。从机场到市中心的道路只是一条小马路。那时,中方带我参观了灯泡厂等工厂。”而现在,“北京和上海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城市。”2008年,查尔斯·李带领美国队进驻北京奥运村,他说他很高兴能看过当时的中国,因为那样才有对比,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跃升的质量
在苏州供电公司提供的一份档案上,有这样的记载:“苏州办电始于1897年,苏纶纱厂3台直流发电机组投运,掀开苏州办电历史,1949年,苏州累计供电量仅为1591万千瓦时。”而2009年的数据显示,苏州平均每天的用电量就要2亿千瓦时。这样算来,当时一年发的电才够现在的苏州人用两个小时。
60年间急速增长的用电量,无疑对供电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不断升级和完善的网架是提升电能质量的重要基础。
1978年年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电网在原有基础上很快进入超高压输电时代,电网运行也进入高度自动化时期。
1978年,为满足武钢1.7米轧机冲击负荷大于300万千瓦的用电要求,加强鄂豫两省电网联网,扩大电网容量,国家批准建设我国首个500千伏平武线输变电工程。至2007年年底,全国500千伏输电线路总长度近8万千米。
2003年9月,中国第一个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兰州东—青海官亭)在西北开工建设,线路全长140千米。目前,西北已建成750千伏线路14条,总长度2080.19千米,形成大规模“西电东送”的格局。
2006年8月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国家电网公司开工建设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同年8月19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山西长治举行工程奠基仪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建设。2009年1月6日,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标志着中国电网发展进入以特高压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
在建设输电网的同时,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从1998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极大地扩大了电力供应区域,提高了电气化水平,降低了损耗,减轻了农民负担。先后进行了第一、第二期农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大幅度提高农村电网设备和运行管理水平,推进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和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工作,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大力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至2007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的“户户通电”工程主要任务基本完成,为97.4万无电户364万人送去了光明。
电力科技水平是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手段,超超临界机组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型空冷发电机组的开发应用居国际领先地位,并成为世界上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最多的国家。电网技术跨上新台阶,超高压交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在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维护等各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在电力技术发展进程中,实现了电力行业与装备制造行业的良性互动,共同提高了工业科技水平。
杭州市民方莲蒂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谈她感受的电力。她说:“作为杭州人真的有福,我一辈子不会忘记今年7月22日,我们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子湖畔看到了几百年一遇的日全食。那天日全食开始的时间是上午9点34分,而天空最黑的时间是上午9点36分,到上午9点39分日全食结束,整个过程历时虽然只有5分29秒,但杭州供电企业却事先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在7月22日上午9点20分后,天空全黑了,但此时,杭州市区的路灯全亮了:西子湖、钱塘江、运河,整个杭州都被照亮了,人们欢呼!那种天地交融之美更使千百位海内外来杭观赏的游客们流连忘返。”
如今,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提出,又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满足中国人生活的需要。“统一坚强智能电网”被定位为“特高压之后电网发展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与创新”。而一种中国式的智能电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为基础,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为人们带来更智能的生活。
绿色的未来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任一农,从1959年开始,有过47次进藏经历。 “上世纪60年代的西藏,很多地方没有电,而现在,在这里随处可见的是风电、太阳能发电站等新能源设施。”任一农说,“从阿里到林芝,当地居民用电用水状况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当地百姓的家里,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随处可见。”
在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60年中,各类能源协调发展,而新能源的加速发展尤其瞩目。
中国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了电力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以火电特别是燃煤发电为主,但也必须在不断优化火电结构的同时,加快水电、核电、气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的建设步伐,使水电、核电、气电和其他能源发电方式的装机容量比例逐步增加,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火电发展的同时,水电建设也相应加快,开发西部水电,“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电力输送容量的迅速增加,已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支撑;2004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2007年年底,达到1.48亿千瓦,已跃居世界首位;一批大型水电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将在2010年至“十二五”期间进入新的投产高峰期,发电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核电建设政策已从“适度发展”调整为“积极发展”,并确立了核电发展技术路线;至2007年年底,全国核电装机容量已达885万千瓦,一批核电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和进入开工准备阶段,在建规模已达1195万千瓦。风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提速。
从全球范围来讲,新能源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从中国的具体国情来看,更是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太阳能和风能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和规模化应用,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也呈现“井喷式”发展。对比传统能源的庞大市场,新能源必将改变中国能源的产业结构。
2009年8月8日,我国第一座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甘肃酒泉风电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指出,这标志着我国风电建设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近几年,中国水力、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产业均实现了高速增长。2008年,风电装机已突破1000万千瓦,居世界第四位;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200万千瓦,占全球产量的30%以上,居世界第一;核电从无到有,投产容量为910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达2290万千瓦;水电总装机容量达1.72亿千瓦,居世界第一。
传统能源的发展也在为绿色的未来贡献力量。2007年,我国发电煤耗332克/千瓦时,已接近美国的水平,比我国1977年的446克/千瓦时下降了114克/千瓦时,节约了3.1亿吨标煤;电网线损率为6.97%,接近美国2006年6.52%的水平,比我国1977年的10.19%下降了3.22个百分点,节约0.468亿吨标煤。仅在能源效率提高方面,2007年我国电力工业节约了3.5亿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47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5万吨,为我国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
让中国享有一个绿色的未来,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现在的走向。
中国电力工业60年的奋力前行,写出了60年的传奇故事,写出了60年的辉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