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物联网被誉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已成为国内外新一轮信息技术竞争的关键点和制高点。经过近两年的推广与发展,我国的物联网正从概念走向应用务实的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物联网正进入一个务实推进的阶段,但是有“产业基础,缺核心技术”,机遇与挑战并存。
据了解,我国物联网应用方向明确,推动有条件的制造企业通过物联网应用向服务转型是政府未来5年的重要工作方针,重点发展领域在精细农牧业、工业智能生产、交通物流、电网、金融、医疗卫生、公共管理等领域。
即将出台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基本确立2011-2015年软件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25%,收入超过3万亿元,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多亿元规模。
5000亿抑或8000亿 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锁定十大物联网应用重点领域,分别是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建成50个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工程,5到10个示范城市。其中,无锡传感网示范区规划现已上报国务院。
为了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近日财政部企业司司长刘玉廷撰文提出,支持物联网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筹措资金。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物联网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地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等各类社会资本向物联网集聚。
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白皮书显示:预计“十二五”期末我国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多亿元,形成万亿级规模的时间节点预计在“十三五”后期。而中国市场情报中心预测,2013年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整体规模将达8000亿元,2020年将超过5万亿元,数字颇为惊人。
董宝青认为,中国物联网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主要存在几个特点。一是有比较好的产业基础。我国在自动化领域、机器对机器通讯、传感器领域等多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应用。二是核心技术仍然匮乏,大多数的核心技术都不在自己手里。三是从事企业规模不够大,大规模成功应用的案例还没有。
地方抢跑物联网 深圳3年打造产业高地
智慧城市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在特定历史时刻交汇的产物,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表示,今年工信部制订的与智慧城市相关的规划超过10个,包括“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信息安全规划,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业、通信业规划,物联网规划;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规划等,这些规划将在9月底前编制完成,年底前陆续颁布实施。同时,积极试点总结经验,推进信息技术及产业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9月7日,《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发布,要求以企业为主,重点实施云计算、物联网、TD-LTE、高端软件、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NGN、车联网、信息服务8个专项。其中,到2013年,上海软件产业要实现经营收入超过21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总规模要达到850亿元。同时还要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力争201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比“十一五”期末翻番。
为发展物联网,深圳今年年底前将建立全市物联网产业联盟及研发认证平台,完善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推动物联网产业高端环节在深圳聚集。根据不久前出台的《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年)》,深圳将用3年时间将物联网产业打造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电网、智慧水务、智慧生活等一系列实用性强、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明显的应用示范工程。
赛迪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份,中国的一级城市百分之百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详细规划,有80%以上的二级城市也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日前公布的《首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创建智慧城市“领跑者”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南京、佛山、扬州;创建智慧城市“追赶者”的城市有:天津、武汉、无锡、大连、福州、杭州、成都、青岛、昆明、嘉定、莆田、江门、东莞;创建智慧城市“准备者”的城市有重庆、沈阳、株洲、伊犁、江阴。
聚焦物联网产业发展 智慧城市改变生活
物联网技术为智慧城市提供了人、机、物最重要的运行模式,对于发展智慧城市的作用不可忽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指出,信息技术要与国民经济主要领域紧密结合。物联网在交通、制冷电网、农业、城市管理等各领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在智慧城市领域更将大有作为。他表示,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都将成为今后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能交通
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物联网感知交通系统地磁节点检测到道路交通流量信息,红绿灯信号控制机根据路口流量动态调整状态与时间。
智能交通重点发展方向是,通过智能芯片和称重传感器监测轨道交通、航运交通和公路交通的实时运行情况,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对交通工具的速度、故障、位置以及整体交通拥堵情况进行检测,并针对不同情况及时给出解决方案。目前智能交通每年以超过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有关专家预计,到2015年仅交通运输管理领域就将达400亿元。
根据《行动计划》,未来3年,深圳市拟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市主要路口布设近万个基站查验点,为全市机动车安装电子车牌,通过获取车辆电子轨迹信息,实时掌握交通流量信息等,提高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交通”工程。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处于网络末端的传感器,其原理及作用与物联网的感知层是一致的,它是智能电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是实现智能化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它应用在电网建设、电网安全生产管理、运行维护、信息采集、安全监控、计量及用户交互等各个方面,可以全面提高智能电网各环节的信息感知深度、广度以及密度,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促进以及“信息流、业务流、电力流的高度融合”的实现。
物联网的相应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变、配、用环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发展规划,我国“智能电网”将分为三个阶段发展,智能电网建设总投资规模约4万亿元。2011-2015年为规划的全面建设阶段,其投资约为2万亿,预计到2015年建成50个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工程,形成核心技术产业规模2000亿元。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智能化用电的需求不断提升。智能家电、智能小区等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使得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相结合的迫切性加剧。
智能物流
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副理事长王继祥认为,物流业是物联网很早就实实在在落地的行业之一,很多先进的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 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
物联网正在助推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形成。这是基于传感、RFID、声、光、机、电、移动计算等各项先进技术,建立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的网络,可实现物流与生产联动,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
当前,物联网发展正推动着中国智慧物流的变革,中国智慧物流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在这一进程中,物联网的兴起引发物流信息化整合进入一个新周期,在这个阶段,信息技术的单点应用将会逐步整合成一个体系,以追求整体效应,从而带来物流信息化的变革,推进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的发展,形成智慧物流系统。
精细农业
近年来,随着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智能感知芯片、移动嵌入式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对农田环境的影响,获取精确的作物环境和作物信息,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足不出户就可以监测到农田信息,实现科学监测、科学种植,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以物联网精细农牧业“智能大棚”为例,它装有许多传感节点,能感知温度、湿度、光照度还有风力和土壤的酸碱度等信息,并且能根据棚内的温度自动调整光照卷帘,能够根据棚内的湿度进行自动滴灌等。智能大棚实现了清洁绿色的同时,保证植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使弱质农业向高效优质农业转型。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农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会为中国农业发展与世界同步提供一个国际领先的全新的平台,也必将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