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东城以“机器换人”助创新

admin 31 2024-10-19 编辑

东莞东城以“机器换人”助创新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的关键之年。东莞东城将以“东莞制造2025”战略、“机器换人”计划提高创新水平,并通过深化改革激发社会活力。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东莞东城街道实现生产总值372.8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2亿元,增长3.5%;各项税收总额119.7亿元,增长8.3%;外贸进出口总额59.9亿美元,增长20.6%。

在东莞市年度量化考核中,东城再获“优秀镇街”荣誉称号,并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社区等6项“单打冠军”。

“机器换人”计划助创新

为抢抓机遇,2015年东城大力推动“机器换人”专项行动,促进“机器换人工”、“自动换机械”、“成套换单台”、“智能换数字”。把科技创新奖励资金提高到1亿元,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至71家,总量位居全市第二,另有50家进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鼓励企业积极实施机器换人。加快促进智能装备企业发展,引进奇虎360科技产业园等科技项目。推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以培育高成长中小微及骨干企业为契机,依托东莞“机器换人”的庞大市场,加快发展以工业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

全力推行“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大力推动“数控一代”技术从示范应用向规模应用发展,促进数控技术及产品与各行业机械生产设备有机融合,基本实现机械设备的数字化控制。加快启动“智能一代”工程,逐步实现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

有序推进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推动企业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把产品、机器、资源和人有机联系起来,实时感知、采集、监控有关数据,促进生产过程的无缝衔接,实现生产系统的智能分析和决策优化,形成柔性制造单元、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

截至2016年2月,东城街道涉及项目设备和技术投资项目65个,涉及金额共3.62亿元。

改变制造业“微笑曲线”两头在外局面

在转型升级的探索推进过程中,东莞市东城街道正在改变制造业“微笑曲线”两头在外的局面。2015年,东城街道新增发明专利申请量589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59件,均位居全市第三。推动外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14个,设立企业品牌56个,发明专利25件。设立5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积极扶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83家。

在推动“机器换人”的同时,东城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抓住“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的机遇,投入3500多万元,建成东莞跨境电商中心园区首期关检监管平台。建成华南地区首个Google 数据营销中心,为东莞企业改进制造品质、提高贸易水平提供了全球化的信息服务。

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加大对韩国、德国、瑞士、意大利以及港台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合同引进外资1.5亿美元。

2015年,街道新增市场主体7360户,累计4.9万户,同比增长11.37%,总量位居全市第三。大力推广电子办税服务厅,创新打造了O2O涉税事项集中处理中心,开通微信预约办税服务。

发力改革创新助“十三五”开局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

在新常态下,东城将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东莞制造2025”战略、“机器换人”计划,不断提高创新水平,着力打造服务全市的生产性服务中心。

据了解,东城2016年将加强“机器换人”及技术改造工作宣传,进一步强调“机器换人”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做好重点技改项目的指导、管理、跟踪、服务工作,确保省、市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建立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数据库,重点扶持机器换人、智能车间等技术改造项目;鼓励街道内装备制造企业围绕产业特色,开展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集成,改造现有生产过程,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奋力开启 “十三 五”。东城将继续以智慧城市智能中心为基础平台,建立公共服务数据库,打造城市智能应用体系。通过信息技术打通市场、政府、企业等各个环节,有力推进信息化、城市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十三五”开好局。

东莞东城以“机器换人”助创新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芯片节能或将改变芯片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