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真正落地必须“下一线进车间”

admin 57 2024-10-27 编辑

智能制造真正落地必须“下一线进车间”

摄影/王晓涛

智能制造要从企业的应用场景和应用价值来考虑,希望专家更多地走进企业,否则,泛泛而谈落地的可能性很小。”在日前举行的智能制造平台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云论坛上,沈阳市中科佑铭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明占喜发言时直言不讳。中科佑铭是一家为泛家居行业做智能制造的企业,明占喜表示,家居行业的智能制造,就是为了交付服务,因为企业要生存,一切都要为了企业服务。

众所周知,数字化转型是工业经济迈向数字经济的必由之路,是以数据为核心的驱动要素,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动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组织模式,包括商业运行逻辑、价值创造机制深刻变革的重要历史进程。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在致辞中指出,推进智能制造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而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也是智能制造,现阶段则是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突破口就是工业互联网。他强调,在安全、网络和平台中,平台是核心,其中,智能制造平台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

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敏在专题报告《智能制造与软件定义制造》中表示,工业自动化软件是现代工业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制造的核心与关键。未来世界,无处不在的软件将成为新工业要素,而工业软件的定义作用,将彻底改变传统制造业;要以工业软件来“定义”传统工业要素,形成智能制造新范式。想要实现工业强国,首先要实现软件定义制造,要成为工业软件强国!

赵敏认为,智能制造的核心与关键,是工业领域的工业软件。没有工业软件,就没有智能制造。工业软件与智能制造具有等同的存在意义。“工业软件是工业化的顶级产物。如容器一般盛装了人类工业知识,给制造业带来两大巨变:一是改变了传统的设计、工艺、生产和运维方式,产品随时在赛博空间迭代优化,使制造过程敏捷精准。二是塑造了产品的‘五官’和‘大脑’,产品在物理空间的行为随场景而自动调整。两大巨变融汇,形成一种新工业智能模式——软件定义制造,并由此创造了一种制造新范式:智能制造。”

在赵敏看来,工业软件是研发生产的利器,是“研发与管理数字化软件+产品本身数字化软件”。其中“研发与管理数字化软件”定义产品的结构与外观,定义产品的工作状态,包括看得见的、难以捕捉和记录的信息(设备工作状态等),如汽车行驶时记录驾驶员所有的动作、习惯和路线,飞机引擎的工作过程等。

“产品本身数字化软件”表明它是无所不在的嵌入式系统,今天,嵌入式系统已经进入了我们身边千千万万的产品中,而智能产品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工业软件。

事实的确如此,以汽车为例,今天的汽车车载软件数量已十分巨大。现在,每辆车有1亿行软件代码,未来每辆车有2亿~3亿行软件代码,而Level5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将有10亿行软件代码。

赵敏认为,工业软件实际上是工业的“软装备”,他解释说,“软件定义制造”的实质和内涵,是广泛而深入地应用工业软件,在研发过程中精确定义和控制产品在赛博空间的形和态,在制造过程中控制、优化产品的生产流程,在制造资源上改进、创新产品的原材料,在制造结果上精确控制产品的形和态,确保产品整体交付的质量,并且能够大范围管控、配置各种生产要素。

“未来,网络无处不在,软件无处不在,数据无处不在,知识无处不在。而无处不在的软件将成为新工业要素,将彻底改变传统制造业。”赵敏说。

虽然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如此重要,但对于企业而言,更关心的是什么呢?正在本溪钢铁出差的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研发中心主任张云贵表示,如何通过智能制造使企业效益更好一点,是历史包袱较重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更关心的问题。因此,专家学者一定要面对一个问题,即智能制造如何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是智能制造的终极目标。显然,这一观点与中科佑铭董事长明占喜的观点不谋而合。

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发展中,对国内的科研单位和企业来说,未来的市场前景值得期待。据了解,我国企业应用的ERP主要是SAP、西门子的产品,随着一些行业强调自主可控,以国产替代外国产品正在成为新的趋势,而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企业自然将大有可为。

智能制造真正落地必须“下一线进车间”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中钢协呼吁规划钢企联合重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