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已成为内燃机制造大国,要成为内燃机强国在市场和技术层面都将受到考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内燃机工业从此也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据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内燃机行业年产量1873.38万千瓦。2007年,年产达到5700万台、10亿千瓦的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264亿元。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内燃机大国,并且正在向内燃机强国的目标迈进。
中国内燃机协会名誉理事长倪宏杰这样评价30年来内燃机行业所取得的成就,“通过30年的建设,一个满足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需求的现代化新型内燃机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发动机作为行走机械的动力,将原来计划经济落后的工业体系改造提升。工程机械,船舶,军工等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内燃机行业的支持,如果没有这样的体系做支撑就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据了解,改革开放30年来,内燃机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近10年,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基本上满足了各种汽车、摩托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铁路机车、船舶、石油机械、军用等部门的配套需求。
倪宏杰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行业的自主创新开发能力在这30年中得到了明显提升。他表示,虽然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我们仍然与国外存在差距,但是中国内燃机行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正在逐步缩小这种差距。
我国的内燃机行业吸收培养了一批高级人才。倪宏杰认为,作为行业科技的带头人,高科技人才为内燃机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支持了行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内燃机行业在改革开放30年间取得了重大成就。倪宏杰介绍,目前我们不但开发出了欧Ⅲ、欧Ⅳ、欧Ⅴ的发动机,还研发了天然气发动机、待用燃料发动机等多种产品,完善了从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环节。倪宏杰谈到,“我国的内燃机行业一直是采取开放式自主创新的形式,企业通过自主开发、引进技术、联合开发等各种方式提升了内燃机的研发水平。”
面向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据了解,在计划经济时代,各企业的市场都面向国内,按照政府要求生产,所以行业始终没有得到发展,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倪宏杰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内燃机企业的领导和行业协会负责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彻底转变,企业转变经营作风,从生产经营型向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方向转变。
改革开放后,企业领导、包括各级管理人员有机会接触到国外先进思想和发展理念,改变了他们行业发展看政府、靠政府的旧观念。企业开始面向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满足国内各行业需求的同时,也开始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不但充分利用国内现有各种资源,也通过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设备发展民族工业。
倪宏杰认为,在大规模的合资、合作的基础上,我国的内燃机工业正在逐步融入世界内燃机工业体系,由于国内企业在成本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大批国外的零配件来中国生产。认清形势向强国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燃机工业发展迅速,成就很大,但是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厂家过多,重复引进,重复建设等,总体看来,我国内燃机同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在全球制造业面临产业升级、寻求新能源动力的背景下,中国的内燃机工业面临着市场和技术的双重挑战。
倪宏杰认为,要向内燃机强国的目标迈进,首先要认清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通过咨询、引进、合作开发等各种形式来发展我们的民族工业。他说,“国内有些企业,以前做的很不错,可是近年来却停滞不前,表现在市场占有率下滑,产品品种落后等方面。这主要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思路,思路决定企业发展方针,因此企业发展一定要有正确的思路。”
在中国装备制造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提下,我国的内燃机行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实现产品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跨越,加快对自主品牌乘用车配到动力的自主开发。倪宏杰表示,“行业的发展不能停步,我们再追赶的同时,别人也在进步。中国要想成为内燃机强国,必须在科学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上有所突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范围内有话语权。强国的最大标志就是拥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有自己的名牌,可以开发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对行业是这样,对企业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