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斯维:智能楼宇是衔接智能家居与社区的重要环节
智能化楼宇已经从写字楼发展到了民用住宅,它是以现代建筑为平台,以计算机为核心,以通信网络为支撑,综合运用现代控制技术等多种手段,将安全防范、防盗报警、宽带、中央空调、综合布线等系统融为一体的智能建筑。这个建筑应该是以平台为中心,兼备安防、信息化应用,集安全、服务和管理的最优组合。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智能家居市场越来越火爆,势头力压智能楼宇。但目前,很少有人把楼宇和家居进行关联性的思考,其实智能家居、智能楼宇和社区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承。智能家居的火爆必将带动智能楼宇的发展。当前的智能家居热是“互联网+”带来的“连锁效应”。过去的智能家居产品消费一直停留在高端别墅区,靠装修工程和智能家居项目配套销售。如今的消费群体则明显在向普通消费者转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新的无线技术的出现,智能家居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期。和传统的智能家居相比,现代智能家居引入了众多无线传输控制技术,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采用综合布线形式的传统型智能家居,更好地体现节能、环保、低碳的效果,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良好的体验。
卢海军:物联网闭环节能理念破解建筑节能难题
就建筑节能实施来说,存量建筑节能改造困惑尤为突出。由于建筑既有的水、电、气等供应网络已建成,节能改造涉及设备安装、布线、管理系统调整等工作,存在场地局限性大、环境复杂、作业困难等问题,能源供应系统中多种非标准部件和通讯协议也增加了实施难度,且节能改造对建筑中相关单位正常经营工作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以最常见的酒店为例,对其空调、电气、供水等方面能耗的大规模改造中,势必涉及临时断电、停水,甚至是管网改造、土建等工作,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客房入住和房客体验。
在此背景下,既能低成本实现民用建筑节能标准,又能实现简单、快速施工的产品将成为建筑节能的优先选择。作为一种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手段,物联网技术以其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过程中。
物联网并非是对能源供应技术本身的改造,而是以智能化手段实现能源有效管理,在建筑本身已有的能源供应系统基础上,打造一个“数据透明—能耗分析—节能控制”的闭环管理应用,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
“数据透明—能耗分析—节能控制”的闭环方案对于产品供应商提出较高要求。从物联网应用于建筑节能的场景来看,成熟供应商应具备的条件包括:建筑节能改造的局限性对供应商的产品施工、安装和使用的便利性要求极高;建筑节能目前还未形成统一通讯方式,这要求供应商能够根据能源供应网络情况提供多样化通讯方案;对于供应商来说,卓越的项目管理能力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
俞庆:高端酒店与普通家居不能混为一谈
在智能楼宇的应用方面,智能酒店的市场潜力很大,据统计,2010年我国星级旅游饭店共14639家,从业人数大约为170万人。其中五星级酒店535家,四星级酒店2057家,按照每年500家的酒店进行智能化改造,平均每家酒店200万元计算,这个市场就是每年10亿元,这还不算经济型酒店。
智能酒店是一个专门的细分市场,用户需求比较强烈。但仅仅关注酒店内部的智能家居而忽略了智能楼宇的打造也不可取,实际上需要将智能楼宇与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案进行集成,形成整体的解决方案。
高端星级酒店首先考虑的是客户的奢华体验,如果酒店一味地谈节能,而忽略了客户舒适度也不可取。而且,智能酒店的技术含量较高,实施起来也较复杂,上百个房间要按照入住人数去合理规划空调机组的运行方式、灯光与照明场景管理、智能控制温度等,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传感器等自动化产品实时进行控制优化。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其实,智能酒店有很多创新的机会,如能否记住客人洗澡时所需的热水温度而不用每次都调节;能否在客人休息时自动调节床头灯的亮度;能否在客人半夜起床时自动打开夜灯等等。所谓奢华的体验,不在于金碧辉煌,而在于客户的实际体验。
周培良:楼宇用户侧能源管理蕴含商机
长期以来,智能楼宇用户侧一直被认为是单纯的电能消耗单元。但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近几年用户侧在节能减排以及安全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与此同时,因为该领域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美国、日本、中国等国的知名企业纷纷开展了用户侧的相关研究。
当前世界各国智能电网的研究中,也越来越重视用户侧,希望通过调整用户侧的负荷及用户自身配备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来适应电网负荷和电价变化的自动化系统,以达到节约能源、确保用户用电安全、减少用户电费支出、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目的,我们称这种系统为用户侧能量管理系统。用户侧家庭能量管理系统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又可分为家庭能源管理系统(BEMS)、楼宇能源管理系统(BEMS)和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EMS)。
其中,家庭能源管理系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休戚相关。对于能源公司而言,可以通过它的服务了解到客户是如何使用能源的,还可以了解智能电网投资是否成功等;同时,对于一般家庭则可以了解自己的能源使用情况,设定每个月的使用标准,并在接近目标时给出预警,以免收到一张难以接受的电费通知单。通过提供工具和信息,激励消费者对他们的能源使用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