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风”与“能”的世界

admin 29 2025-01-01 编辑

  

  “风车大国”——丹麦

我国目前最大的风电厂——新疆达坂城风电厂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密切相关,每一次新型能源的开发都使人类的经济发展产生一次飞跃。进入21世纪,世界能源结构正在孕育着重大转变,即由矿物能源系统向可持续能源系统转变。所谓可再生能源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与人类共存的能源。它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太阳照射地表,地表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从而形成风。风,人们看不到,却可以感觉到。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2000多年以前,利用风力驱动的帆船已经在江河中行驶。

  我国是利用风能最早的国家,勤劳而智慧的中国人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风车。我国明代开始应用风力水车灌溉农田,并且出现了用于农产品加工的风力机械。那时,黄河岸边竖立着庞然大物,它提水、灌溉、磨面、舂米,展现了一幅农耕的文明景象。600年前,庞大的郑和船队远涉重洋,向世界带去中国皇帝的问候的同时,巨大的帆船把风能应用到了极至。

  然而,16世纪,随着瓦特的蒸汽机出现,风车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石油和化石能源的发掘,使人们漠视了风能的存在。能源危机的出现,积重难返的生态恶化,使人们又开始望“风”兴叹。

  地球蕴藏着巨大的风能,利用其1%,就足够人类享用。风能的利用主要是以风能作动力和风力发电两种形式,其中风力发电以其清洁、无污染和不枯竭的品质,令世界各国争相开发。

  丹麦是最早利用风力发电而且使用较为普遍的国家。丹麦虽然只有500多万人口,却是世界风能发电大国和发电风轮生产大国,世界10大风轮生产厂家有5家在丹麦,世界60%以上的风轮制造厂都在使用丹麦的技术。丹麦成了名副其实的“风车大国”。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初步测算,我国陆地10米高度处的风能可开发利用的电能储量就有2.53亿千瓦,海上10米高度处的风能可开发利用的电能储量为7.5亿千瓦,总计约10亿千瓦,风能利用潜力巨大。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研制现代风力发电机。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已有从50瓦到250千瓦的各类风力发电机,它们主要位于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作用是与蓄电池配合,为牧民、边防哨所、高山气象站等地区提供生活用电。

  如今你远远望见,竖立在地平线上、海平线上,仿佛古战场上金戈铁马的阵势,是由一台台风力发电机组成的陆地和海上的风电场。可是,由于风的变幻无常,有时如少女般温柔,有时像暴君那样疯狂。获得大规模、持续、稳定的电能变得很不容易,目前风能只能作为其他能源的补充。

  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风能的利用,极力改变“风起电涌”、“风止电消”的窘况。一个崭新的关于风能利用的概念——储存风能,让人特别新奇。既然电子学家无法解决电能的大容量储存问题,就把风能以传统的压缩空气的形式储存起来,就像储存天然气一样,然后把灌装的压缩空气运输到“空气发电厂”,像使用煤炭一样,推动发电机发电。使用这种“空气发电厂”发的电,或开着空气动力机车,那将是多么的惬意!

  为了提高风力发电的发电量,甚至有人想到了像风筝那样,让飞在空中的“高空发电机”,通过“风筝线”把电送到地面。因为在5000~15000米同温层以下的高空,风速可达每小时320千米左右,发电效率将达到80%~90%。

  屋顶安装风电机,解决居民用电。电气化高速铁路旁建造风电场,用风电推动机车,高速行驶的机车产生的风,带动风电机发电等等。

  “风”与“能”的世界,带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

  

走进“风”与“能”的世界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解读物联网物联网走进百姓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