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4万亿 装备制造业前景如何?

admin 66 2024-06-02 编辑

解构4万亿 装备制造业前景如何?
   编者语: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中国遭遇了加入WTO以来第一场经济危机,其严重程度大大超过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风暴引发的经济危机。

   在全球市场需求低迷的恶劣环境下,中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计划,旨在刺激经济、提振内需,恢复人们对经济的信心。

   如何解读4万亿的天文数字?怎么看待这场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装备制造业的前景会是什么?通过深入的调查和走访,本刊力求将这些问题的答案呈现在读者面前。

  解构4万亿

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中国企业普遍感受到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威力,如何过冬变成企业和各级政府最头疼的问题。为缓解危机,国务院11月初提出规模为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计划,今年年底前将先行安排1000亿元。

   扩大内需计划颁布后的几天内,记者多次联系采访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均遭拒绝,理由是“忙于安排扩大内需计划和审批项目无暇接受采访”。据了解,发改委所在地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周边的宾馆已被来自地方政府的项目申请队伍抢住一空,住宿价格水涨船高,街道也停满了外地牌照的车辆。

   据知情人士透露,发改委如此高的工作强度,就是为了保证在近期完成1000亿投资,以尽快形成实物投资量刺激经济增长,各部门为拟定具体的分配方案都到了“夜以继日”的地步。

   日前,在中国工业报社召集的“中国工业产业运行及趋势专家会商会”上,与会专家通报了各自行业近期的运行状况。对未来几年的经济走势,各位专家都深感忧虑。在与会各方看来,全国工业经济严重下滑已成定局,避免大规模的经济衰退和企业倒闭迫在眉睫。

   国务院的4万亿扩大内需计划,可谓雪中送炭。然而,谁会从这4万亿投资中得益?钱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这是所有人关心的焦点。

  十万火急

   从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开始,到11月9日正式出台4万亿元扩大内需计划,短短4天时间可谓雷厉风行。

   在采访国内某石化行业研究员时,记者了解到石化行业已经陷入整体不景气和亏损,程度之严重超出了人们的设想,如果不出台有效的应对政策,后果将很严重。石化行业只是众多深受经济危机影响的支柱产业之一,钢铁、建材、煤炭等也都陷入了相当程度的困境。

   在上半年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以及目前正在向大型企业蔓延的倒闭风潮背景下,出台一项刺激经济的政策就成了“十万火急”的头等大事。如今的“4万亿”计划不论规模和范围都大大超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积极财政政策,这不仅表示了中央政府遏制经济衰退趋势的决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次经济危机的烈度。

   国务院对外公布“4万亿”规划时,首先强调了“出手要快”和“出拳要重”。显然,中央政府对投资速度的要求,已经超过了对质量的要求。从北京三里河庞大的项目申请队伍和密集的车流,就能看出地方扩大投资的冲动有多么急迫。

   如何把这种投资冲动释放出来,并引发经济景气的全面恢复,也是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重大课题。

杠杆作用有待检验

   4万亿计划最微妙的地方就是中央财政的“杠杆作用”。国务院特别强调了扩大内需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意味着资金来源将不仅仅局限于中央财政,地方政府起的作用可能更加重要。

经济危机大大加速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步伐,使之朝“五纵五横”的目标大步迈进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4万亿元投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金融系统贷款和其他来源资金的总和。从过去的经验看,充其量1/3的资金由财政投入,就可以带动银行贷款、地方配套和国际资金等多种资金进入。短期来看需要中央财政投资先期导入,但长期必将带动广泛的民间投资。

   相比2007年14万亿元的全社会总投资,4万亿元的投资确实并不算多。2007年中央财政收入虽然达到2.86万亿元,但同期支出也高达2.96万亿元,如果不是稳健的财政政策,赤字还会更多。另外,加上扩大内需计划中上千亿元的减税计划,中央财政负担已经相当沉重。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想不掏钱是绝对不可能的。

   可以肯定地预测,“4万亿”计划资金的主要来源将包含中央财政拨款、国债、地方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四个方面。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万亿,但考虑到很多地方政府靠卖地维持的“土地财政”在今年房地产市场低迷中遭受的冲击,依赖地方财政显然不是高明之举。

   另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力也是参差不齐。一方面广东、山东、上海等沿海发达省份纷纷提出上万亿元的扩大内需计划,另一方面内陆相对落后的省份则眼巴巴地盯着中央财政,指望尽可能多地分一杯羹。国家发改委门前拥挤的车流大部分来自河北、山西、陕西等内陆省份,就很能说明这种差距。

   据媒体报道,11月17日到21日这一周时间内,各地方政府纷纷宣布大规模投资蓝图:上海5000亿、吉林4000亿、海南2070亿、安徽3890亿、浙江3500亿、河北5889亿、河南1.2万亿、辽宁1.3万亿、重庆1.3万亿、广东2.3万亿、江苏9500亿……就连边陲的云南省也公布了5年投资3万亿元的蓝图。

   就目前公布的数据看,地方政府的投资规模已经超过了10万亿元,远远超过了中央政府的4万亿元。但是,这10万亿元投资中的相当大部分原本就是“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内容。

   因此,这10万亿投资的实际意义还有待检验,关是要看新增的投资规模和结构,以及中央审批的结果。

   从扩大内需的十大措施来看,可行的投资内容基本上都集中在交通和房地产这两个领域。据有关媒体报道,不仅铁道部2万亿的铁路建设投资获批,交通部也宣布明后两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年均1万亿元的规模。而在房地产领域,资金链已经濒临断裂的地产商们更是兴高采烈,银行的坏账压力似乎也可能大幅缓解。

   这几个主要的投资类领域已经占去了“4万亿”规划的绝大部分,剩下的资金还要投入居民增收、医疗文卫、生态环保和自主创新等领域,虽然不能说是杯水车薪,但至少是远远不够的。年底将出台新的“医改”方案极有可能需要财政的“恶补”,这又给“4万亿”规划的影响力打了一道折扣。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过去长期忽视经济环境建设,积累的过度竞争、产业失衡、地区差异、自主创新能力低下和社会消费能力低下等痼疾,可能会大大抑制“4万亿”规划的长期效果。如果不真正解决这些问题,“4万亿”带来的短期景气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可能就是饮鸩止渴。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艰难和风险,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4万亿”规划的作用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在萧条威胁下突围的中国企业,有了资金也就有了信心。

信心最重要

   过去的一年里,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直不断在为经济发展打气。9月28日,在素有全球经济“风向标”之称的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发表特别致辞,指出“当金融和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信心比黄金更贵重”。

经济危机救了房地产,但居高不下的房价仍然是经济恢复信心的最大障碍

   “4万亿”规划就是眼下中国经济最大的信心来源,不论是否能够最终落实,也不论度过危机和产业升级是否能够兼得,仅仅这种决心和魄力,就足以提升全社会的信心。

   国外媒体对于“4万亿”规划的评价几乎都是一片赞誉: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财经频道11月10日邀请多位专家座谈,认为“作为世界经济的另外一个火车头,中国保持高速增长将遏制世界经济陷入衰退。”英国《泰晤士报》发表文章认为“北京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自己是多么负责任……亮出一项谁也没见过的让一切相形见绌的计划。”日本《产经新闻》11月11日发表文章《中国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意在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11日更是特别指出:“救中国就是救世界。中国好了,世界就有指望。……此次4万亿对内投资案,标志着中国已经告别一个为开放而开放的时代,而进入了一个自信而精明地开放的时代。”

   经过30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第一次遭遇了真正的经济危机的考验。危机之中,当然不会只有危险而没有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的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还是一件好事。高速发展掩盖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如果借助这次经济危机的历史机遇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将发生质的飞跃。

   4万亿元是一笔庞大的资金,支撑它的是全社会的信心,鼓足勇气,顽强挺过难关,春天才可能到来。

成长与活命同样重要

   对于生活在内陆省份的普通中国人来说,“经济危机”似乎只是媒体近期炒作的一个主题,只有偶尔听说的公司裁员才会让人感受到一丝凉意。而在沿海以出口经济为主导的省份,企业倒闭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人们关心的也不再是裁员,而是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场“严冬”。

   这就是加入WTO七年后中国内地和沿海地区间的差别,这场经济危机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中国已经深深融入了全球经济。然而,以如今的情况来看,入世的代价相当沉重。

中国工业报召集的《中国工业产业运行趋势专家会商会》

   据记者调查,钢铁、石化、建材等与资源相关的支柱产业受经济下滑影响,大量的企业已经进入“严冬期”——需求匮乏、资金链紧张,成本压力巨大。见微知著,支柱产业都已陷入困境,其他产业自然也难逃危机的阴影。

   在这种情况下,“保命要紧”已经成为企业的普遍共识。然而,“保命”其实还不是最要紧的。中国企业脆弱的产业链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只要其中一环断掉,上下游相关的所有产业恢复元气就遥遥无期,“保链”绝对比“保命”紧要。

   连续近十年的经济景气造就了大范围的产能过剩,如果不趁经济危机优化经济结构进行产业升级,而是继续“苟且偷生”,那么经济危机过后的中国企业必将更加孱弱。刚刚出台的4万亿元扩大内需计划雪中送炭,给危机中的企业带来了信心和希望。然而,危机过后中国企业将走向何方?这个问题似乎还难以回答。

形势恶化出乎意料

   “我们现在全行业形势很困难。”在中国工业报最近召集的“中国工业产业运行趋势专家会商会”(以下简称会商会)上,中国钢铁工业联合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新创这样描述钢铁行业如今的状况。

   正如他所说,由于钢材出口和国内消费受经济危机影响全面萎缩,房地产、电器、汽车和装备制造等用钢大户需求低迷,钢铁行业迅速陷入不景气。首先,钢材价格大幅下降接近成本,目前比6月末下跌30%-40%,行业利润率也比上半年下降38.16%。其次,截至今年9月,全行业亏损11.54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8.06倍。其中有23户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亏损面达32.4%。

   为了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需求萎缩,钢铁企业纷纷采取限产或停产措施。下半年以来,宝钢、鞍钢、武钢等32家大型钢厂减产。同时,更多的中小钢企选择了停产歇业。9月份数据显示,邯郸地区1/3中小钢企停产或半停产,河南省民营钢企停产已超过40%。

   现代工业上下游产业关联性极强,钢铁行业的困境实际上也代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情况,这场经济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加入WTO之前的亚洲金融风暴。

如果炼焦企业大量倒闭,下游的众多产业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受国际金融海啸影响,今年下半年开始,国内机械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幅开始回落,尤其是利润率明显下降,市场信心严重受挫,大部分企业目前陷入找市场、催回款、准备“过冬”的消极状态。以被称为“经济风向标”的机床行业为例,目前国内机床量锐减,库存积压已经达到了令人吃惊的72亿元。

   与机械制造业相比,造船行业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更加紧密,受到的影响也更加严重。在“会商会”上,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包张静认为,当前造船行业受到的影响与1970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非常相似:市场都是从历史最高点短期变为低迷,新增成交量几乎为零,跑单、弃船现象时有发生,买卖双方进入对峙状态。

   现代工业所具有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同样影响到了能源和材料等上游产业,石化、建材、电力、煤(焦)炭等行业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中国石化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世良表示,10年来的行业上升期已经结束。全行业价格暴跌的产品的比重达到65%以上,而且都是主要的产品。个别大化肥企业的资金链已经断裂,从原油开采,到炼油,一直到加工制品,行业效益全面下滑。就连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行业巨头,10月份的亏损也超过90亿元。

   建材行业的情况更是严重,受近两年来持续不断的宏观调控和行业企业连年扩产的影响,今年全国水泥产量可能达到14.4亿吨,人均超过1吨,大大超过美国的人均0.3吨。据中国建材工业联合会建材情报所副所长崔源生介绍,除水泥之外,玻璃、陶瓷和砖瓦等主要建材产品,都超过世界人均消费水平一半以上,产能处于严重过剩状态。

   综合各行业专家的研究,不难发现本次经济危机的根源正是在于原本积累的产能过剩遭遇全球经济危机。尽管此次经济下滑没有出乎人们的意料,但下滑的速度和程度,还是超出了业内人士和专家的预料。各支柱产业要走出这场危机,可能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是突围不是撤退

   在这样危机的形势下,扩大内需计划的出台不仅是为了缓解经济下滑的势头,更是要提振社会各界对经济的信心,除此以外并没有太大的建设性作用。如果把应对经济危机比作一场战争的话,中国企业要做的是各自突围,而不是有组织的撤退。

   “我们很想为政府部门服务,也很想为企业出来说话,但是我们没有钱也没有权,实在是没办法。”说这番话的是国内某行业协会负责规划的部门主管,这番话也说出了众多行业协会的心声。

   政府部门在管理经济时,没有能力面面俱到,也不可能深入每个产业的核心领域组织管理,于是产业组织管理的任务就落在了行业协会的肩上。但遗憾的是国内的行业协会几乎都处在无权无钱的尴尬境地,其产业组织管理的能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现实如此,当然不会有企业寄望于“有组织撤退”,有的只能是不遗余力地争夺资金和项目。除了扩大内需政策直接规定的基建工程之外,其他产业从扩大内需中得益微乎其微,如果坐等景气通过产业链传导过来,某些行业可能已经休矣。承担工业基础建设重任的装备制造业,更是此类行业的典型。

   产业链保卫战

   这次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最大的损害并非需求萎缩和产能过剩,而是原本就混乱脆弱的产业链在经受考验,一旦某一环节发生断裂,整个产业链恢复元气将遥遥无期。在“会商会”上,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黄金干介绍了焦炭行业现在的情况。

   据他的调查,现在绝大多数焦炭企业已经不得不为“保炉”而战了。由于生产工艺的特殊性,烧制焦炭的焦炉必须24小时持续燃烧,彻底熄灭之后重新点火每座焦炉花费的成本都高达数亿元。因此,即便如今焦炭价格已经跌到了白菜价,焦炭企业也不敢停止生产,否则赔得更多。

   “过去一级焦最好的卖3500块,现在也就1200块,比煤炭还便宜。而且现在有的大企业,也不讲价钱,只要有人要,他们就发货,就为了维持生产。”黄金干对记者讲述自己调查的发现。“有的民营焦炭企业,有16000人,10月初就放假8000多人,就是迫于市场压力的结果。”

   发改委体改所专家委员会主任高粱认为,刺激需求的政策必须和对行业的刺激政策相结合,或者说产业链拉动政策,二者必须结合起来。

   以焦炭为例,如果焦炭行业整体严重衰退,短时期无法恢复生产,那么下游的钢铁行业将面临断炊的危险,其影响还会通过产业链传导至钢铁下游的机械制造、造船等行业。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那么国民经济恢复元气恐怕需要的就不是两三年,而是更长的时间。

   和焦炭行业一样,钢铁、机械制造、造船、石化、建材等也是产业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们出了问题一样会给产业链其他环节造成致命的影响。4万亿扩大内需的计划,客观上讲主要的作用也是为了保证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安全,避免出现企业倒闭引发的连锁反应。

   然而,因为地方诸侯经济的影响,保卫产业链的行动可能会大打折扣。国家发改委曾经提出在“十一五”期间淘汰1亿吨落后炼铁产能和5500万吨落后炼钢产能,使钢铁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基本适应。但是到目前为止淘汰的力度还非常小,主要原因就是中小钢企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大户,受到地方的保护。

   产业链保卫战迫在眉睫,但现实的经济环境又给这场战役增加了许多不利条件,未来的形势发展如何,人们拭目以待。

   成长比活命更要紧

   从2006年开始,振兴装备制造业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焦点,可以说中国工业体系中最需要提升的产业就是装备制造业,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整个工业体系的自生能力。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装备制造业遭受的冲击也非常大,除了与核电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相关的少数行业之外,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计划,有多少能惠及装备制造业?除了涉及基建的通用机械以及轨道交通和能源设备之外,其他装备制造业的前景如何并不清晰。另外,虽然扩大内需计划中明确提出给企业减税上千亿元,但减税对于扭转需求低迷并没有多少帮助。

   于是,对于装备制造业企业来说,成长比活命就更加要紧。扩大内需的效果主要是救助企业避免倒闭,而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需求和压力要远远大于建材这样的靠土建经济支撑的行业。

   有专家认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应该抓住这次经济危机的难得机遇,苦练内功提升技术实力和产品档次。否则,一旦全球经济走出危机,国内装备制造业的生存环境将更加恶化。建立在高耗能、高污染基础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将被世界所抛弃,全球市场对于装备在环保、信息化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也必将不断提高。如果没有跟上这一历史潮流,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肯定会被历史所淘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成长的确要比活命更要紧。

   装备制造业突围

   这次经济危机究竟会持续多久,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比较一致的是经济整体走出不景气至少要2年时间。由于这次危机的实质是产能过剩和出口萎缩,因此在国内消费能力真正提升之前,数万亿的扩大内需计划只能是解决“燃眉之急”。

   装备制造是直接受投资影响的行业,这次投资为主的扩大内需政策,装备制造业必然会从中得益。尽管如此,由于政府扩大内需政策着力点有限,各细分行业的装备制造企业不可能全面受益,它们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的突围之路也就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经济危机都会催生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当下一个景气周期到来的时候,装备制造企业的生存状态将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现在选择的道路。

   几家欢乐几家愁

   受国家扩大内需的刺激,和基建直接相关的交通、房地产、能源等装备制造企业纷纷受到股票投资者追捧,南车集团、三一重工、特变电工等各自行业领军企业的股票涨势惊人。

   在工程机械行业,房地产、交通和地震灾区重建三股巨大的推动力带来了强烈的利好预期。在电力行业,两大电网公司先后出台加快电网发展拉动内需的重大举措,提出今后3年共计超过1.2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如此大规模的改造工程给变压器行业带来的收益不言而喻。在交通领域,国家铁路投资计划也将给机车车辆等装备制造企业带来大约3500亿元的收益。

   与这些行业相比,最能反映经济景气(尤其是投资景气)指标的机床行业却仍然低迷,某些大型机床企业甚至还被迫大幅度减薪。之所以在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出现这一情况,根本原因是市场供需出了问题,供给远远超过了需求,扩大内需带来的需求只是满足以前积累的部分过剩产能,社会实际上并不需要新增投资。

   装备制造业涉及很多细分行业,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并不奇怪。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关注的其实不是数万亿的大蛋糕,而是眼下如何自救突围。

  苦练内功等待回暖

   实力不同、积累不同,企业过冬的方式也不同。在采访陕西鼓风机集团董事长印建安时,他向记者透露,陕鼓的自有资金已经超过了40亿元。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他才透露这些资金主要的用途就是“过冬”。

   和陕鼓一样有雄厚资金积累的企业还有一些,他们过冬显然要从容得多。平时经济景气时,很少有企业愿意下功夫切实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管理体系和进行产品升级。经济危机正好给了企业苦练内功的机会,不抓住这个机会太可惜了。

   相比国内企业,发达工业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体系相当健全,经济危机并不能减缓其产品升级甚至产业升级的步伐。所以只要经济危机一结束,这些国外企业就会迅速杀入中国市场,到时候国内企业何去何从,就与其现在的所作所为直接相关。

   从这个角度来看,苦练内功就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未雨绸缪了。

  联合重组

   有人曾经统计过,从19世纪末期开始,美国社会一共经历过4次大规模的企业联合重组高潮,从开始的纵向联合,到后来的横向联合,造就了通用电气、杜邦和标准石油这样的强势企业集团。有趣的是,每次合并高潮,差不多都与经济危机密切相关。企业的专业化和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差不多就是近代美国公司史的全部内容。

   近年来,国内装备制造企业之间,以及与非装备制造企业之间,联合重组早已经司空见惯。但是,真正以聚合为一个拥有强大竞争力的集团为目标的联合重组,实际上并不多。因此,在这次经济危机中重新定位,加入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不仅是装备制造企业过冬的好方法,也是产业组织和梳理的必由之路。

   然而,考虑到根深蒂固的“诸侯经济”局限,装备制造企业的联合重组之路,恐怕不会平坦。另外,大多数企业并不情愿甘居人下,这也给产业梳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总之,联合重组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也是一条坎坷之路。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装备制造业在经受新一轮经济危机的洗礼之后,一定能更加强大。 (作者:张凌)

解构4万亿 装备制造业前景如何?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乐清柳市:“低压电器之都”的新跨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