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路——装备工业回归商业本源之旅

admin 38 2024-06-06 编辑

未来之路——装备工业回归商业本源之旅

  

   是什么让787经历了两年的“分娩期”,也许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在这两年里,波音应客户要求把更多的部件由钛合金变为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因为客户需要飞机的强度上一个等级;在这两年里,波音把787-9机翼的翼展尺寸调到61.9m、63.4m,最后又缩短回60.1m,因为客户要求降低空机重量保证节油性;在这两年间,波音把787的方向舵、翼身整流罩和垂直尾翼前缘的制造分包给中国,因为它认为这里有未来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市场。一句话,波音知道需求是企业的上帝,中国制造商,你们认识到了吗?

  装备未来之路

   2009年12月15日,波音公司(BoeingCo.)的787梦想客机(787Dreamliner)在华盛顿州埃佛瑞特潘恩机场试飞,现场有25000人观看了这次飞行。这架飞机使用了大量强度高但重量轻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波音承诺,这将使梦想客机比现有机型更省油、更结实。这一承诺得到了大多客户的“选票”。

   事实上,梦想客机在首飞前接到的订单比之前任何一架喷气式客机都多。但是,梦想客机要过多久才能量产,量产后将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谁也说不清楚。几年前,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AirbusS.A.S.)的空客A380在试飞前也备受赞誉,订单同样纷至沓来,但空客A380后来曝露出的“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问题使其备受诟病并被波音公司到处宣讲。但这并不能证明空客公司的“增大单机容量来提高效率”的空中运输解决想法是错误的。

   假设一下,如果787梦想客机和空客A380同时出现在世人面前,并能被用户买到,那客户将会选择哪种客机?当然,决定客机是否成功的因素不完全取决于市场策略,在现在飞机也被作为贸易摩擦的一个市场筹码的情况下,政府关系、销售策略、价格、国际油价、飞机产能等等都是会影响最终结果的变量因素。但不管这些因素如何变化,各大航空公司最后选择的往往是适应本国需求的客机类型。这也就是说,波音的点对点直航来缓解未来空中交通的繁忙与空客的增大单机容量来提高效率有可能都是正确的,只是适应的对象不同。

   的确,新的科技与材料赋予了未来装备制造领域无限的可能,譬如摩天的,矗立在大型建筑物旁边的建筑机械,它能为大型建筑物提供360度的建筑需求,并且收缩方便,轻便灵巧;譬如能够短距离飞翔的汽车,它可以透过太阳能电池板为发动机提供足以启动反重力飞行的能量;还有那雄壮的机器军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样的前景想想都足以让每一个企业家兴奋不已。

    然而,这还意味着在到达终点前有着无数繁杂曲折的道路,每条道路都可能有着无数“消费者”的诉求,他需要生产商能够透析它的意义,并为它开发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颠覆现今行业认知的产品。比如几十年前计算机和网络,它不仅征服了当年为国家工作的实验人员,更使人们的生产、生活结构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交叉型结构变成了现在交互式的网络型结构,无数人的快乐与痛苦被网络用电脑与服务器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优秀的装备不光是新颖的科技与强大的营销,它还隐藏着大多人心中那隐秘的需求。

   W.ChanKim和勒妮•莫博涅(RenéeMauborgne)在他们二人合著的《蓝海战略》一书中强调,聚焦于红海等于接受了商战的限制性因素,即在有限的土地上求胜,却否认了商业世界开创新市场的可能。运用蓝海战略,视线将超越竞争对手移向买方需求,跨越现有竞争边界,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序,从给定结构下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转变。

   如果用这样的视角来观察中国的装备制造行业,就不难理解,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为什么总在追赶外国企业,“它的根源在于,中国企业就像自己宣传的那样,只知道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但不知道这样的产品能用来满足谁的需求。”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与企业的意志在于,谁更能满足“我”隐藏的需求。

   一次“非主流”的需求?

   装备制造企业、农民、房地产,常规意义上很难被一条链条串联起来的三者正在被重新组合起来。

   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城镇化建设成了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有专家认为,城镇化是产能过剩与消费不足在经济危机后的一次相互妥协,以农民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来调整已发展不下去的经济结构;以城镇化过程中的消费需求,为各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保障。在这个过程中,装备制造企业需要完成清理存货、调整结构等一系列操作,因为城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各行业甩“包袱”的过程,“这可能是近期中国的最后一次‘注资’”。

   “从长期看,城镇处于农村之头、城市之尾,在城乡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依托,对于广大农村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全国政协常委陈凌孚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如此回答记者。

   从45%的中国城镇化率来看,这一数字与发达国家的78%城镇化率、世界平均水平的49%城镇化水平还有着一段距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就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现在开始中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30年后中国城镇化率大约可以达到75%,这意味着每年要有大概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这将带来庞大的基础建设投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此前就在第五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大规模的建设将会持续30年至35年。

   但这并非是说装备制造业将在未来30年都高枕无忧了。实际上,在装备制造业内部就城镇化问题已经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有些业内人士认为,城镇化将是装备制造业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它带来的投资将在以后数年逐渐表现出来,在中小城镇建设中,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也将不断地向城镇聚集,这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装备需求将会经过多轮替换,在这个需求替换的过程中,装备制造行业将可以清空库存并能从低端发展到高端。

   但对这一观点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陆燕荪有着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城镇化只能完成装备制造业清理库存的任务。

   这并非是无根据的说法,从他国的城镇化经验来看,城镇化本身带来的就业和消费是微乎其微的,消费需求是由中产阶层所决定,而城镇化过程中中产阶层的缺失也是显而易见的。

   实际上,之前扩大内需的“家电下乡”已经出现了疲软之势。商务部的数据显示,9月全国家电下乡总销售额为61.78亿元,较8月下滑了18.66%,较7月下降30%。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也表示:“最有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的中产阶级在中国严重不足”。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消费需求肯定是以低端需求为主,想想看,谁会指望刚刚进入城镇化的地区会用更高端设备来盖房子、修马路、做公共设施。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场伴有原材料涨价风险的清理库存更有可能是这次建设的大趋势,“寄希望于城镇化需求来支持装备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发展,略显乐观了些。”

   偏向投资、旧有模式和过剩产品

   现在装备制造业升级困难的源头是什么?这可能是企业家们现在最容易回答的问题——“钱和技术”,从投资上看,虽然2008年11月中国开始逐步下拨的4万亿投资把装备制造业囊括了进去,但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资金短缺依然是很多企业现在面临的第一大难关。这是因为,4万亿投资提出时正是金融危机肆虐,各行业信心危机远大于实体经济损害的时候,而这其中,以中国金融业为最,所以,惊魂未定的银行在其后进行授信贷款时,对于国家央企、大型企业和普通企业采用了双重标准的做法。

   央企中国一重就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根据新华社的报道,其世界最大铸锻钢生产基地已完成了全部工程量的80%,总计投入40亿元,而在此前,该项目投资的报道额度为23亿元。问其资金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一位官员这样介绍,一重集团在3家金融机构综合授信113.5亿元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拟融资100亿元,还发行了10亿元的债券。

   对此,一位专家粗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家央企都是一重这样的授信额度,那这万亿投资分到中小企业已分无可分,全国工商联在2009年8月出版的一本名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8~2009)》的蓝皮书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民营经济带来的副作用已经开始显现,随着行业垄断的逐步强化,4万亿投资正在对民营经济产生挤出效应。

   这意味着,一方面有些企业“撑得要死”不得不去多造产品或四处投机;另一方面还有着大量企业“嗷嗷待哺”却被告知“粮已售罄”。对此,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欧鸿称,国家将进一步完善4万亿元投资计划,并将安排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30亿元中央投资,同时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时机成熟将上报国务院审批。

   “为什么国企、房地产得到贷款,而中小企业没有,同样的问题我已经听了6年,我还要听多少年?”2009年9月的APEC中小企业峰会闭幕式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如此抱怨。这几乎成了2009年中国各行业迫切需要贷款企业对时机问题的共鸣。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就直言,浙江中小企业并没有得到复苏,经济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反转。究其原因,本轮刺激经济措施中,中小企业受惠并不大:大量资金投入了基础设施建设,天量信贷中的民企份额也寥寥无几。

   对这种经济拉动模式,周德文认为是不健康的,而另一个业内人士的说法更有意思,他反问道:“你见过哪个人造血细胞不好还是健康的?”但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普通企业断然不会采取马云式的回答:“不找银行”。于是,曲线救国的欢迎央企收编成了这些企业共同的做法,甚至有的民企表示,无论是并购还是重组,哪怕是成为央企的雇员,我们都非常乐意接受。这句话的背后除了民企的无奈外更说明中国企业长期以来的“强整机、弱部件”这一格局并未改变,普通企业如果想要生存,要不然就发展成为整机供应商,要不就成为整机商体系内的企业。

   这个格局直接影响着各企业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为了突破这一困境,各公司进行并购和产、学、研层面的对接,主要表现为国内并购、接盘外企抛出的非核心资产与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但回头看,之前的许多例子大多是不成功的,这一切的根源被某些业内人士归结为行业的经营模式落后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感觉到世界经济体系正在从“中心-边缘”结构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在这之后,逐渐加快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使得那些跨国公司对自己的模式进行了多次调整。

   2008年IBM对全球1000位CEO进行调查后发现了一个颇有深意的事情,那些财务表现突出的企业,通常更加注重业务模式的创新而并非是人们通常感觉的技术创新,在越来越紧密连接的IT时代,任何产品与服务都可以很快的被别人复制,这即使在最高端的芯片制造领域也不例外,Intel和AMD两家公司的产品几乎可以说是完全重叠的。在标准普尔(S&P)500指数所覆盖的500家企业中,能够从20世纪60年代存活到2007年的只有80家,占16%。那些存活到现在的企业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根据市场、客户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运营模式。

   全球电力和自动化技术提供商ABB公司就进行过这样的变革,它从2002年开始启动了多个改革项目,通过出售其非核心业务,从而更加专注于能源和自动化领域。2003年ABB公司通过数百次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小改革,使得公司平均每年节约了9亿美元成本。2005年ABB公司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企业瘦身行动,减少企业管理层级,建立全球标准化的财务、人力资源、IT等服务流程。这些改革项目都有具体的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企业高层定期对这些指标进行评估和考核,以保证变革的执行效果。

   实际上,现在各大跨国企业最为头疼的问题并不是产能闲置和海量的积压品,而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瓶颈,近几年,技术过剩已经被国外多个行业所提及。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国内企业依旧认为单纯追赶技术才是完成产业升级的唯一途径,那未来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

   “隐藏”的需求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曾经说过句话叫:“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这句曾经影响过中国经济走向的名言放在今天装备制造行业依旧有着非常的意义。

   未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就是不断挖掘国家与企业“隐藏”需求的过程,而让企业家沮丧的是,决定这一需求的不是国家与企业,而是这个国家中的主流消费群体。现在世界上各大装备企业还未能有确定模式来切实了解到这些主流消费群体的真实感受,像中国的企业就经常把主流消费群体和高端消费群体搞混。

   2009年的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可能就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中国存在大量的富人,他们买得起悍马。相对于中国企业的认识混乱,外国企业有着一个更为清醒的思路:世界主流消费者需要的是低能耗的新能源装备。不久前,英特尔在推出速度上压过AMD的i7处理器之后,不再急于进行下一轮的频率扩张,而是开始把ATOM芯片功耗下降到2瓦以内。大众汽车也开始在两缸发动机上安装涡轮增压结构。西门子更是把新的业务重点放在了智能电网的智能计量(智能计费)、电网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及其控制)、公用事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智能数据管理)和电池充电汽车“Greester”上……

   实际上,是否要发展低碳经济,目前国际上还存在着争论。反对派的代表人物恩道尔就说过:“海洋每年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量是人类活动排放量的数倍,到现在为止,依旧没有一位科学家能够描述清楚其气候影响。和海洋每年的排放量相比,人类活动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二氧化碳最终会下沉在地面上的基本特性,也决定了其不会改变气候。现在,已经有一些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冷已经开始了,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问题是个谎言,是发达国家为压制发展中国家发展挖的陷阱。”

   当然,这一论点在最新一届哥本哈根会议上被主流社会彻底抛弃。但这让人不禁想问一个问题,低碳经济给世界主流消费群体带来了什么好处,让他们赞同这一理念。

   实际上,主流消费群体关注的并非是低碳经济本身,而是新能源设备应用后带来的生活品质的变化。总的来看,主流消费者通常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有两大考虑,降低生活成本与提升生活品质。而新能源等绿色装备的最终要解决的正是这两点。在过去百年间,每当原有时代的生活成本逐渐上升和生活品质不能再满足主流消费群体需求时,主流消费群体需求部分偏好就会转移,一个引领新的时代的设备也将出现并得到发展,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皆是如此。

   2007~2008年间,以石油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完全突破了主流消费群的忍耐力,随着各公司宣布技术过剩的来临,主流消费群体发现原有技术所构筑的时代已无法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开始憧憬新结构下的生活,这一理想需求有很多因素和低碳经济中的新能源等绿色装备有着惊人的重叠,所以新能源成了各外国公司发展的重点。当然转变前期是要巨大成本来推动的,这个成本怎么消化,经过多次磨合,最后世界主力消费群体决定由全球的消费者一起“埋单”。

   中国政府也预测到了新能源可能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先锋”,因此,过去几年间在国内为新能源装备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并在国际上也积极争取舆论支持。2009年11月3日,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提出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抢占新兴战略性产业制高点的要求。而根据瑞盛投资公司总裁丁自选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的投资可能会达到4.5万亿人民币。可是和新能源红火的投资相对,中国的需求却并没有达到这一水平。

   这是因为中国的主流消费群体并未达到世界主流消费群体的消费水平,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中国人均GDP为2460美元,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04位;中国人均收入为1100美元,排名全球第109位。无论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中国都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曾湘泉引用财政部的最新调查称,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这些数据直接说明了中国的主力消费群体根本没有足够的购买力来消费如此多的新能源设备,在这样的情况下,完全指望中国的主流消费群体来帮助企业完成升级肯定是不现实的,这成了一个难题。

   如此看来,只有通过国际化让全球的消费者一起来购买这些设备,从而逐步实现产业升级,才是中国装备工业未来之路的正解。不过,越来越多拥有央企背景的装备制造企业如何取得发达国家政府的信任,却是另一个棘手的问题!  

  

未来之路——装备工业回归商业本源之旅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我国大型循环流化床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