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后,像上网般分享绿色能源?美国经济学者杰里米 里夫金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预言未来社会。
未来世界。早晨,一个人离开居所,乘电梯来到同一幢大厦的某一层,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架单车,疯狂踩到晚上。他不是在锻炼身体,而是在上班。所有人都和他一样以此获得薪酬。成千上万人踩单车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维持社会的运行。
上述,是英国电视台制作的迷你剧集《黑镜》第2集中的一幕。荒谬吗?也许并不。它是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总裁杰里米 里夫金在其新近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的智能电网概念。未来几十年内,借由信息技术与能源体系结合,每个人都将成为新能源的生产者。里夫金将这个过程命名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预测它在2050年到达顶峰。这一变革不仅将深刻地改变世界经济模式,还会从根本上重塑人际关系和社会形态。该书去年9月在美国出版后迅速攀升至畅销榜,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抢得先机,将于6月8日正式上市。
互联网新能源掌控未来
与《黑镜》中的黑色预言不同,里夫金的预言是金色的。他预测这样一种情形:数以亿计的人在家、办公室、工厂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智能电网(他设定为一种外部网格式的智能型分布式电力系统)上与大家分享彼此的剩余能源,就像现在我们在网上发布、分享消息一样。
里夫金说,正如互联网创造了数以百计的商业机会和数环保百万的就业机会那样,智能电网也会带来同样的辉煌。“数以百万计的建筑实时收集可再生能源,以氢的形式储存剩余能源,并通过智能互联电网将电力与其他几百万人共享,由此产生的电力使集中式核电与火电站都相形见绌。”
绘制这幅蓝图的画笔是互联网技术。里夫金相信,正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结合使世界即将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
“历史上数次重大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信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例如,印刷业中蒸汽动力技术的引入使新闻媒体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一跃成为主要信息传播工具,促进了历史上第一次公众文化普及运动的产生。又如,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电信技术与燃油内燃机的结合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们从此踏进了石油经济和汽车时代。”最近,美国政府划拨资金发展全国智能电网,在这本2011年9月于美国出版的新著中他写道:“这些资金将被用来安装数字电表、高压输电传感器以及发展实现高科技电力分配的能源储存技术。这将使现有的电网转变为互联网式电网。得克萨斯州、科罗拉多州、加利福尼亚州将在今后几年间架设部分智能电网。”
里夫金乐观地认为,在互联网文化下生长起来的新一代人类与生俱来的意识是“确保普遍性的接入和保证地球上每个人不被排除在全球共同体的生活之外”,他们将致力于把再生能源像我们所呼吸的空气一样“为全人类所共享”,不再会出现本世纪中期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极少数巨型公司和政府对化石能源所有权的争夺和控制。
传统工业劳动力将消失
往后的岁月也将带来社会分工的变迁。“第三次工业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后一次传统大规模雇佣劳动存在的时期。”
在今后40年的历史进程里,变革全球能源体系,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改造数以亿计的房屋,使其成为小型发电厂;全球基础设施应用氢和其他的存储技术;全球电网、电线采用数字技术和智能网络;变革交通方式,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一批精良的高科技策划团队和大量的高级技工共同合作,会创造上万个新兴行业和上亿个就业机会。按当前预计,到2040年或2050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将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基本建成。“但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在21世纪上半叶投身于新经济体制智能化建设的传统工业劳动力,将在下半叶失去他们的工作,原因就在于新经济体制已经实现了智能化。”里夫金认为剩余劳动力未来将在成为主导经济力量的非政府间组织中重新就业。
同时发生变化的还有经济消费方式。里夫金认为,由于可持续观念的深入人心,使用权将大于所有权。财产仍然掌握在供应者手中,消费者向前者购买租借、分时共享等服务。
他举了几个现成的例子证明这种趋势。一则是在线音乐服务公司允许其服务的订购者进入公司的音乐库中,在一定时限内下载喜欢的歌曲;一则是近年来“分时度假”商业模式的热门,数百万旅游者每年只拥有某一特定时间段的度假地房地产使用权,并可以通过交换系统对全世界不同房产的使用权进行交换。另一则是汽车的购买,通用、戴姆勒和丰田这样的汽车公司向大量付费客户提供每天24小时租车服务,每两三年就更换最新的车型,“拥有汽车一度被认为是进入财产关系所构成的成人世界的成人礼,但其地位逐渐被租约所取代”。“这种由买卖关系向供用关系的转换,所有权向网络内特定时间服务的获得之间的转换,就更深层的角度而言,正在改变我们衡量经济成功的标准。”
在中文版序中,这位到访过中国的未来预测家写道:“中国人需要关心的问题是20年后中国将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身陷于日薄西山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继续依赖化石能源与技术,还是积极投身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