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重组是当今国际钢铁产业发展的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钢铁产业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和并购的挑战。
综合媒体9月30日报道,先是鞍山钢铁和本溪钢铁联合重组为鞍本钢铁集团,由此揭开了重组大幕。其后,柳州钢铁与武汉钢铁联合重组为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宝钢集团和马钢控股结成战略合作联盟;中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将唐钢、宣钢、承钢三大钢铁集团合并,成立河北新唐钢集团,与首钢集团合作;山东将济钢集团和莱钢集团整合成立山东钢铁集团;2007年3月12日,首钢集团与新唐钢集团合作建设的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钢铁厂工程,正式在唐山曹妃甸新区开工;8月1日,武钢集团与昆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兼并重组协议,成为昆钢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同月,宝钢与邯钢将在新的项目上合作,双方将合资建设新的精品钢铁生产基地。
近两年来,国内钢铁行业出现了兼并重组热潮。2005年,先是鞍山钢铁和本溪钢铁联合重组为鞍本钢铁集团,由此揭开了重组大幕。其后,柳州钢铁与武汉钢铁联合重组为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宝钢集团和马钢控股结成战略合作联盟;中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将唐钢、宣钢、承钢三大钢铁集团合并,成立河北新唐钢集团,与首钢集团合作;山东将济钢集团和莱钢集团整合成立山东钢铁集团;在2007年3月12日,首钢集团与新唐钢集团合作建设的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钢铁厂工程,正式在唐山曹妃甸新区开工;8月1日,武钢集团与昆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兼并重组协议,成为昆钢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同月,宝钢与邯钢将在新的项目上合作,双方将合资建设新的精品钢铁生产基地。
产业政策指明道路
兼并重组是当今国际钢铁产业发展的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钢铁产业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和并购的挑战。2005年,印度米塔尔以200多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欧洲老牌的阿赛洛。同时又将收购触须伸向了中国,继收购“华棱管线”后,国际巨头展开了对莱钢的收购战。其他海外钢铁企业也不断向国内钢铁企业抛出并购“橄榄枝”。
目前,中国共有大型、小型、超小型和各类钢铁处理企业1,400多家,但年产粗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只有15家,合计产粗钢只占全国总量的44%。小而散的局面,显然难以应对国际巨头的竞争。众多的小型或超小型钢铁企业均存在技术创新能力差、资源消耗高、竞争力不强等弱点。国际经验表明,钢铁产业如果不达到一定规模,就无法优化配置资源,提高技术水平和增加产品附加值。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5年,国家颁布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国内钢铁企业联合起来做大做强,以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提出的目标是,通过兼并重组、互相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到2010年形成至少2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到时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在全国钢产量中的比重将上升至50%以上。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国内前十名的钢铁企业产量占比将由2005年的37%提高至2010年的50%,力争2020年达到70%。未来5年内,全国钢铁产业将淘汰掉一批落后产能。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中国钢铁业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国际钢铁业正加速向中国市场渗透,中国钢厂“应有所作为”,进一步推进国内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
鞍本联合难题多
鞍本联合是辽宁方面多年的愿望。早在1997年有关部门就提出了鞍钢、本钢重组的设想。随后时任辽宁省长的薄熙来提出了将鞍本两大钢厂及抚顺特钢、大连钢铁重组的计划,但这一计划因各种困难于2001年搁浅。
在2005年,随着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的出台,以及国际竞争加剧,鞍本重组再度提起,而且最早推出,于8月16日正式联合重组为鞍本钢铁集团,并在沈阳举行了揭牌仪式。然而,最早举行重组揭牌的鞍本,至今进展很缓慢。
目前,两企业虽然在统一
发展规划、统一市场、统一报表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财务和销售等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程度合并,但是一直没有进行资产方面的实质重组。业内人士分析,两大钢铁巨头合并需要解决税收、职工安置、高管安排等一系列问题。
最大的难题是职工安置问题,涉及到职工的分流和安置,比较棘手。目前鞍钢和本钢的大集体企业总共有20万左右员工,并不享有并轨安排工作的政策,现在重组如果再次把改革成本转移到这20万人身上,并不合理;此外由于两个企业都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其中本钢在1996年至1999年时曾3年发不出工资。在困难的前提下,两个企业最初都没有重组的愿望。
再次是税收分配问题:按规定鞍钢是中央直属企业,所得税交给财政部,本钢是辽宁省本溪的市辖企业,所得税交在当地。如果鞍钢本钢完成合并,新的钢铁集团毫无疑问将变成中央企业,这就会涉及到中央和地方间财政收入的分配。他说,本钢2004年销售收入达到180亿元,上缴税收21亿元,占本溪的地方财政收入近70%。联合后鞍钢对本钢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如果不给本溪找个出路,今后本溪的日子将很难过。
业内人士指出,重组成功的案例,一般是大吃小,但鞍钢与本钢彼此实力差距不是很大,这样人事安排会有难题。由于辽宁省独特的原料、能源、市场以及运力优势,鞍钢、本钢均制定了以我为主的
发展规划,增加了两家企业实质性重组的难度。
无论如何,鞍钢和本钢整合,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鞍山、本溪之间的直线距离仅100公里,鞍山地区铁矿石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石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1/4,鞍钢、本钢的产品和产业链又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家企业的合并将是强强联合。两大钢铁集团的优势集中后,统一规划发展战略,统一采购原料,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归并共同市场,有利于做大做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晓刚指出,鞍钢、本钢一旦重组成功,5年内必将跻身世界最大最强钢铁企业行列。
在2007年初,鞍钢集团总经理刘王介、本钢集团董事长张营富分别离任,张晓钢继任鞍钢集团总经理,于天忱出任本钢集团董事长。业内人士判断:重组将以新的人事安排为序幕拉开。具体安排是:辽宁省一位副省长将出任鞍本钢铁集团的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晓钢和于天忱将分别担任鞍本钢铁集团的总经理和常务副总经理。
据了解,在确定鞍本钢集团高层人选后,重组之前,将由双方各自沿着原有轨道完成融资工作,其中鞍钢集团旗下的“鞍钢股份”将进行配股,本钢集团下属的二冷轧厂(与韩国浦项合资)注入到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本钢板材”中去;这两个融资工作完成后,“本钢板材”将注入到“鞍钢股份”,两大股份公司吸收、合并,最终注销“本钢板材”这个上市公司。
业界预计,随着融资工作的完成,鞍本联合将出现较大的进展。
宝钢整合步伐加速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的特大钢铁企业,宝钢被国资委寄予整合国内钢铁业、提高钢铁业集中度的厚望。
目前,宝钢集团在完成钢铁主业整体上市、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整合优势,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技术创新,力争在2012年实现成为全球钢铁前三强的战略目标,在世界500强的排名进入200名以内。
围绕这个目标,2007年以来,宝钢对国内上市公司的并购和合资动作频频。先是在2006年收购新疆八一钢铁公司,2007年则先后与包头钢铁集团、邯郸钢铁集团达成重组协议。
根据协议,宝钢以现金方式向八钢增资30亿元,成为八钢控股股东。4月28日,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举行,有着56年历史的新疆八钢正式进入宝钢集团,成为宝钢集团控股的子公司。
这是国内钢铁业第一个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的跨区域资产重组。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揭牌仪式上说,宝钢与八钢的资产重组,是中国钢铁产业落实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加快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的举措。
宝钢与邯钢的合作,更是力度很大。双方将共同合作建设邯钢新区460万吨钢铁项目,为此双方合资成立企业邯钢邯宝公司,该公司将以建设、经营、发展邯钢新区为主要内容;在合资方式上,由邯钢和宝钢各出资50%,其中,宝钢以货币资金方式出资,邯钢以现金加实物方式出资。合资双方表示,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品牌、技术、管理、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实现协同效应,促进合资双方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国家对钢铁业宏观调控以来获批的为数不多的大型钢铁项目,也是河北省内迄今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邯钢新区最终将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的精品板材企业。
邯钢新区将突出装备新、技术新、环保新、节能新、
自动化控制新、产品新的特点,使装备技术保持至少15年的优势,并实现二次能源的全部综合利用和废弃物零排放。新区将分两期建设,2008年初完成一期建设,到2010年末全面建成投产。届时,邯钢集团将成为千万吨级的专业化优质板材生产基地。目前,第一座3,200立方米高炉已经拔地而起,并有望在2007年10月建成,炼钢、热轧等其它工程项目也已全面开工。
武钢进军大西南
武钢集团的目标是做年产3,000万吨超大型钢铁企业,为此实施向中南西南地区发展的战略。2005年4月就重组了省内的鄂钢,年底接着又兼并了广西的柳钢,与柳州钢铁联合重组为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至此,武钢年生产规模已超过2,600万吨。
武钢兼并鄂钢,是以注入后者51%的产权的形式,使后者成为武钢旗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控股子公司;2005年底,武钢集团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签署协议,共同出资组建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武钢集团2007年8月1日战胜了竞争对手攀枝花钢铁,与昆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兼并重组协议,成为昆钢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按照协议,昆钢股份向武钢集团定向增资扩股,武钢集团以现金入股并控股,持股比例为48.41%,昆钢集团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7.41%,原昆钢股份其他股东股权比例作相应调整。
根据双方初步达成的意向,武钢集团兼并昆钢集团将采取增资入股的形式,而不是传统的政府资产划拨的形式,武钢集团将成为昆钢集团的第一大股东,而目前全资拥有昆钢集团的云南省国资委将退居二股东,另外还有少量股份将出售给一家投资公司。
这个兼并具有互补作用:武钢在资金、技术、管理、规模等方面优势明显,可以支持整体规模不大、产品结构不太合理,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的昆钢;而昆钢虽具有丰富的矿石资源和靠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优势,可以为武钢提供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的便利。而后者也正是武钢确定了中西南发展战略,即向中西南部扩张的动机。
据介绍,按照“优化品种、调整结构、节能减排、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思路,新昆钢成立后,武钢将注入资金、技术等,提升其装备水平,提高产品档次。产品结构将由现在的7大类扩展到14大类,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占钢材总量的比例达到60%以上,经济效益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相关分析认为,到2010年,西南地区年钢材消费量将达到6,280万吨,而目前这一地区钢材年产量不足2,600万吨,自给率仅为60%。由于西南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其市场主要为攀钢、重钢、昆钢等几家控制。与昆明钢铁集团重组,武钢将“触角”延伸至西南,可以此深入开拓东南亚市场,进一步提升武钢的国际竞争力。
重组虚多实少
尽管重组联合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但专家指出,真正具有实质性的联合、像宝钢重组八钢那样的案例并不多,当前产业集中度却远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还有下降的苗头。
据统计,2005年,中国前10位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为35.38%。据2006年前10个月的统计,这一比例下降为34.35%。
解决钢铁行业总体产能过剩的问题,是重组的目标之一,但目前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罗冰生说,目前钢铁行业生产力布局不合理,总量扩张仍在继续,落后产能占全行业总产能的20%左右,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艰巨,难度也很大。
而结构调整问题,难度就更大。作为中国宏观调控的重点产业和耗能大户,国家对钢铁行业采取了很多限制措施。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博弈,钢铁产业政策中所确定的“淘汰落后、调整结构”这一目标的最终达成仍是任重道远。
中国当前钢铁产业重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产业重组尚未有多少实质性动作。中国钢铁协会理事马旺伟分析认为,当前影响实质性重组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管理层利益问题。参与重组的钢铁企业都是国有大企业,各有自己的一套多年来形成的领导班子。合并后,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权力失去或减弱,由谁来当一把手等问题难以协调。
二是新体制与旧体制的矛盾问题。并购重组后的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必然与原有的管理体制存在矛盾,这都需要政府和出资人代表尽快解决。而且,企业文化不同,发展方向不一样。要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需要很长时间进行磨合。
三是牵扯到企业具体利益,干部职工有顾虑。如企业赢利能力不一样。如济钢目前人均收入5万元,而莱钢人均收入3万元,两家待遇差别很大。企业合并,首先不能改变职工的收入现状,否则职工不答应。
四是地方利益问题,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联合重组中,如何分配税收是影响并购重组成败的一个很重要问题。原企业所在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将受影响,地方政府官员的态度会影响到国资委。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指出:国际钢铁大集团、尤其是阿塞洛和米塔尔重组后,已经出现亿吨钢铁企业,我们国内最大的宝钢还没达到3,000万吨。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兼并重组势在必行。
从世界钢铁产业发展历史来看,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中国钢铁行业由“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的关键因素,而提高产业集中度的主要手段就是行业整合与收购兼并。
体制和个人利益障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罗冰生指出,最大的问题在于体制性的障碍。现行的企业汇总缴纳所得税的税制导致每个省市、每个地方都是利益主体,都希望自己的钢铁工业发展,而对于跨地区、跨省市的发展则往往持保留态度。
唐钢集团总经理王天义也认为,财税体制“分段吃饭”决定不同的钢企有不同的级别,同时,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同是目前钢企跨省并购困难的主要问题所在。
众所周知,中国钢铁业的骨干企业,是以国有和国有控股为主的。出于GDP指标、财政收入和人事安排等因素,许多地方政府将当地的钢铁企业视作私产,不愿意放弃眼前的局部利益,对与大企业重组持抵触态度,所以兼并重组能否实现,各级政府的态度是决定因素。
所以,邯郸钢铁集团董事长刘如军更直接地指出,困难主要来自于观念上,很多中国人都抱有“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观念,而没有从国家和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出发。应该说,个人利益或区域利益已经成为并购重组的重要障碍。
宝钢集团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揭牌,是中国钢厂完成的首例跨地域大规模实质性重组,表明中国钢铁业深层次产业整合已经开始。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这不仅仅是两个企业发展史上的大事,更是中国钢铁业贯彻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加快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的重要举措。
宝钢集团在这次跨区域兼并中颇为顺利,宝钢总经理艾宝俊对新疆地方领导予以赞扬。原来,加入宝钢的动议,最早是由新疆高层主动提出来的。据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透露,2005年,新疆高层在参观宝钢的过程中首次提出了新疆八钢加入宝钢的建议。
以2年时间完成中国东西跨度最大的两家钢厂的整合,这在中国钢铁工业近期发展中是不多见的。徐乐江说,没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的全力支持,“双方的资产重组不可能像现在走得这样快、这样顺”。
重组工作有声有色的河北省,大力支持省属企业与优势企业合作,在组建新唐钢集团后,由新唐钢集团与首钢集团合作建设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项目。
在与首钢和宝钢合作之前,河北率先完成了省内的兼并,组建以邯钢和唐钢为主的南北两大钢铁集团,其中南部以邯钢为主,整合石钢、邢钢及其他民营钢铁企业,建成南部大型钢铁集团;北部则以唐钢为主,整合宣钢、承钢及部分民营钢铁企业,建成北部大型钢铁企业新唐钢集团。
省委书记白克明表示,河北省要解放思想,放宽眼界,胸怀远大,为中国钢铁业结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先是实现了唐钢与首钢联合建设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项目,然后是邯钢与宝钢共同建设邯钢新区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起点的大项目,对于河北从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转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悉,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依托深水大港,将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联合钢铁企业;邯钢新区将突出装备新、技术新、环保新、节能新、
自动化控制新、产品新的特点,使装备技术保持至少15年的优势,并实现二次能源的全部综合利用和废弃物零排放。
民营钢企也赶上潮流
与国有钢铁大王相比,民营钢铁规模小、实力弱、技术落后,随着国家实施关闭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政策,生存变得越来越难,在钢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生存环境下,兼并重组的必要性更大、更紧迫。
目前,民营钢铁之间的重组,只有一个正在酝酿中的案例:江苏沙钢集团正在与河南安阳永兴钢铁有限公司商谈重组事项。
这是民营钢铁之间惟一的重组案例。如果成功,也将成为全国首例民营钢铁企业的跨地域重组。
据沙钢副董事长沈文明介绍,重组后,沙钢将支持永兴钢铁生产中板等钢材产品。目前与永兴钢铁的重组合作仍在谈,希望2007年可以完成。重组后,沙钢希望占据永兴钢铁80%左右的股份。
江苏沙钢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目前总资产约600亿元,具有年产铁1,500万吨、钢1,800万吨、材1,800万吨、不锈钢板100万吨的生产能力。而永兴钢铁作为河南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是一家集炼钢、炼铁、发电、制氧为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公司资产达18亿元,2006年销售收入为38亿元,在全国民营企业排名中列第46位。
民营钢铁重组,目前在政策上得到了支持:2006年,沙钢曾收购了国有的江苏淮钢集团有限公司90.5%的股权,耗资约合人民币20亿元;而这次收购永兴,也得到了河南当地政府的支持。8月4日,河南安阳县县长张保香表示:为落实省政府加快企业战略重组会议精神,要大力推进永兴(钢铁)与沙钢(集团)的联合重组。
在此之前,曾经先后传出沙钢集团被韩国浦项制铁和国内的宝钢收购的消息,沙钢方面均予以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