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智能制造行业利好政策频出,国家不断出台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制造行业健康、良性发展。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增长,市场前景广阔。不过,我国要想从制造大国转变为智造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关键
“目前,尽管我国智能制造产业蓬勃发展,但仍处在初级阶段。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预计2020年产值规模将超27000亿元。”广工大研究院院长杨海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制造蓝皮书”指出,智能制造已成为我国现代先进制造业新的发展方向。但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面临的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业规模小,企业小、散、弱等问题亟待解决。
杨海东强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制造产业虽然一些优势企业在系统的整体技术与集成能力上有所突破,但一些核心部件的制造仍缺乏国内企业的配套支持,仍受制于国外企业。行业提升的关键是要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突破半导体、工业软件、关键材料等核心技术,提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技术整体创新能力。
在杨海东看来,制约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人才是制约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目前我国“智造业”人才建设正面临着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尴尬局面,特别是高精尖技术如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撑。
第二,关键技术基础薄弱、自给率低。主要体现在缺乏先进的传感器等重要基础部件,精密测量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化嵌入式软件等先进技术对外依赖度高。我国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大型石化装备、汽车制造关键设备、核电等重大工程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严重依赖进口。
对于我国智能制造下一步重点,杨海东表示,应发展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嵌入式软件、工业互联网、3D打印等领域,针对行业需求大、影响面广的关键技术加强攻克,此外,要充分利用我国先进的技术如5G等,抢占智能装备行业未来高地。广东工业大学产研院旗下单位佛山广工大研究院作为国家级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重点攻克半导体装备技术,目前已经构建工半导体装备、业机器人、3D打印、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5大产业生态,在孵企业168家。
智能制造产业将呈现两大趋势
“新基建”是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能支撑智能装备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数据信息相关服务。
“新基建中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将是颠覆性的,因此对智能制造产业的影响也将非常巨大,产业将呈现出更加智能、全面融合、数据驱动、产出速率更快的发展态势。”杨海东表示。
对于智能制造产业未来的发展,杨海东认为,将呈现出两大趋势。
一是以新基建为基础的新技术不断地在智能制造中深度应用,与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这其中物联网与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AI)、3D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将会更加丰富。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嵌入式系统技术等物联网核心技术,将为客户量身打造“透明化生产、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厂设备整体协作效率、提高产品品质。在人工智能方面,先进制造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制造系统将具备学习能力,不断进行优化迭代。
二是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将会协同融合发展。智能制造的实现是一个逐级推进的复杂工程,涉及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并涉及执行、控制、管理、企业、云服务、网络等企业系统模块,需要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集成。智能装备制造、物流仓储、软件专业企业或服务商间将不断加强协同创新,以强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能力智能制造将造就全新的业态,由多个提供单一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共同构建协作系统,将会形成融合发展的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