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纺织出口业的困惑与新生

admin 52 2024-07-25 编辑

2007中国纺织出口业的困惑与新生

    中国纺织业一直是中国出口的“拳头产品”,作为纺织行业全球第一生产、出口、消费大国,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总量占据全球的25%。在美国,曾流传过一个颇有意思的故事:一个“反中国”的议员,希望在太太生日时送她一件衣服,跑遍了纽约所有的商店,终于找到了一件“产自英国”的时装。但回家送给太太试穿时,却在标签的内侧发现了“MADE IN CHINA”几个小字。由此可见,中国纺织品出口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但2007年以来,我国纺织业受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制裁的影响,以及出口配额机制不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生产成本加大、市场供需失衡等因素影响,依靠出口带动产业增长日益困难。此外,世界主要纺织品市场格局面临调整,使得纺织业更加雪上加霜。一时间,大大小小的服装企业关门转行。业内人士惊呼:“中国纺织出口业的末日到了吗?”  
   退税之困  
    自2006年9月15日起,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2007年7月起,服装与粘胶纤维的出口退税率又进一步下调。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出口退税率的一再下调,今年下半年,服装行业利润已损失48亿元,利润率将下降0.26个百分点。在退税新政影响下,2007年纺织出口业的大滑坡,以成定局。  
    林营所在的宁波甬南针织有限公司和许多外贸出口企业一样,从此逐步走上了向海外发展的道路。林营说,公司在1987年成立之时,在当地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针织生产企业。在企业走上出口贸易之路后,公司很快就“发”了。  
    “十几年来,公司生产的各种针织产品出口欧美、大洋洲、日本、中东和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即使在纺织品出口的配额时代,公司的外贸生意也做得非常好。公司年销售额4.8亿元,出口创汇4700余万美元,生产规模列全国行业30强。”回忆过去,林营很自豪。  
    然而,受到退税新政的影响,本来蒸蒸日上的公司情况急转直下,林营说,仅半年工夫,他们在美国和欧盟市场的出口额减少了30%,直接经济损失就有300多万元。“现在公司还压着大量尾单,资金周转困难,我们甚至已经考虑改行做家私产品的生意。”  
    林营的公司只是2007年纺织出口业高压下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行业内这种凋敝的情况已经蔓延到很多地方。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表示,现在还只是开始,纺织品服装行业将经历一场大洗牌,行业震荡不可避免,一批中小企业无可改变地被淘汰出局。“未来一段时间内,纺织品服装出口将会继续出现三个下降,即出口增幅下降、在总出口货物中的比重下降、在出口顺差中的份额下降。另一方面也将影响到纺织品服装行业就业情况。”  
    也有相关人士指出,长期依靠退税赚取小额利润,已经成了大部分中小纺织出口企业的“惰性”。降低退税,事实上只是用一种激进的办法,促使纺织出口业走上大型化、精品化、高利润的道路,长远看来,是有益的。  
    话是不错,但事实上,这场“激进”的催化到底会持续多久?究竟有多少纺织出口企业能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这些问题谁都说不清楚。而且,这场整个行业的大“滑坡”,显然不是退税政策一个原因所致,他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伏笔呢?  
   配额之争  
    关心纺织出口业的人不难发现,除了退税之外,“配额“也是业内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随着人民币汇率升高,贸易壁垒,来自其他出口国竞争等问题相继凸现,纺织产品进口国对中国的配额政策也正发生着改变。9月17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称,欧盟针对中国产纺织品配额制将如期于2008年1月1日废止。该来的,还是会来。  
    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上升态势。  
    200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金的汇率屡创新高。鉴于我国强大的出口能力以及国外市场对我国产品的强劲需求,2008年贸易顺差依然会存在,预期人民币汇率也将继续保持升值趋势。这将继续减弱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价格优势,从而给纺织出口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  
    同时,2007-2008年底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相继到期,欧美已不再对我国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由于投资、订单和生产等都有预先性,势必影响到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出口定单。这种情况下,欧美企图在07/08年后利用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保护手段对我纺织品实施限制的意图越发明显。决非危言耸听,这些措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危害要比单纯的数量限制大得多,一旦实施,我国纺织品在欧美市场份额将遭到严重削弱。  
    商务部去年调查的84种纺织品服装中,86.9%的商品供过于求。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摩擦不断,欧美甚至恢复对我国部分纺织品设限。出口风险加剧和利润空间降低,迫使部分出口型企业开始转作内销。同时,国际服装品牌企业也加速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这些新的竞争者多集中在中、高档服装市场,使得国内品牌服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这也是造成价格  指数再度下滑的重要原因。  
    面对取消配额的压力,通过加强区域贸易安排来抵御外部的竞争,这越来越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区域贸易协议考虑的重要内容。有专家分析,进口国取消纺织品配额以后,必然会对区域外贸易征收歧视性关税,细化“反倾销”政策。3月,欧盟酝酿对我国8类纺织品进行反倾销调查;5月,印度初裁我国的绸缎产品存在倾销;6月,美国对我国聚酯短纤维启动涉案金额近亿美元的反倾销调查。近期,欧盟业界还向欧委会申请对我国出口的亚麻布发起反倾销调查。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欧美服装采购逐步向新兴纺织强国转移,已有部分订单流向生产成本更低、劳动力更廉价的巴基斯坦、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家。  
    但是,全球对于中国纺织品的需求是硬性存在的,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亚当·斯密的供求关系定律,给予中国纺织出口业足够的迎接新生的信心。

 
    新生之路  
    “现在的状况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可以提高进入门槛。保证质量,提高产量,完成难度更高的成品。”这是某大型服装出口公司业务高管的态度。虽然面临不小的难度,但是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虽然会在中高端市场上带来新的竞争,但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中国产品结构的升级。  
    记者了解的情况是,目前一些大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已经确立了以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的竞争力,具备了从国际市场竞争中“突围”的能力。著名服装品牌“盖奇”集团负责人表示:“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创新,以及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我们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在国内退税降低和国际情况变化等压力下,我国纺织品出口增幅回落和量减价升不可避免。但这些压力将促使纺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以科技和品牌为突破点,靠研发和技术创新获取高附加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说,提高产品科技贡献率和走品牌化道路将是我国纺织企业突破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中国纺织出口若要走出困境,就需加快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提升产品档次和产业水平。其次,还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大力推行“品牌战略”。再有,加强行业自治能力,借鉴美欧的行业协会组织的经验,在贸易争端频仍、开辟海外市场矛盾激化的背景下,改革商会、行业协会组织的属性定位和内部机制,强化其职能,让商会、行业协会组织在应对贸易摩擦中发挥更大作用,协调和指导纺织企业的生产和出口问题,竭力避免导致同国外发生贸易摩擦问题。  
    最后,纺织企业应正确认识贸易摩擦,积极应对,减少贸易摩擦的出现。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黎友焕博士也认为,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内需和不断提升的层次需求,服装市场呈现出个性化竞争、服务竞争,甚至科技竞争等高层次竞争趋势。现在过分强调品牌问题为时尚早,好比去讨论让婴儿跑步,况且全球范围内毕竟普通消费者多,他们的主流消费不是品牌,而是价廉物美的产品,这些东西正是中国能够提供的。“培养品牌好比培养贵族,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品牌并不单是产品质量如何,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  
    国内市场的价格战固然还会打下去,但是科技战、文化战、差别战才是真出路。  
    《三国志·魏书·伏义传》里说:“丰家富屋,陶朱货殖之利;延年益寿,松乔蝉蜕之变。”“蝉蜕之变”四字无疑就是中国纺织出口业经历困境迎来新生过程的最好写照。2008年,走过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纺织出口业将以怎样的形式蝉蜕飞天,我们拭目以待。

2007中国纺织出口业的困惑与新生

上一篇: 电气中国:盘点低压电器行业
下一篇: 2007中国能源资讯十大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