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来讲,是非凡的一年。
时间拨回至年初,彼时“新基建”大潮汹涌而来,工业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被寄予厚望,跻身新基建重点领域,备受瞩目。
同时,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工业互联网也迎来新一轮的加速期,地区携手工业互联网联合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成为一个常态。
在湖南,用友依托湖南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针对湖南省的中小企业制定企业上云上平台专项行动计划;在山东,省工信厅下发通知,将海尔COSMOPlat推荐到各市各辖区工业企业使用,为制造业复工复产助力,等等。
不难发现,这些活跃在复工复产前线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是2019年、2020年入选国家工信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榜单的品牌,譬如用友精智、海尔COSMOPlat、工业富联等等。历经一年,他们联合地区产业打造了复工复产与区域发展的数字化新引擎,成为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灯塔”。
思考过去一年的种种,在他们的身上,在工业互联网的体系发展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又将迎来什么样的发展信号?
国家上层聚焦,正在驱动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
尽管工业互联网整体的发展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对于所有产业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尚没有统一标准的经验与路径。但是,基于紧迫的制造业转型需求与探索应用的成果,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势头依旧迅猛,在市场层面与政府层面皆有反馈。
一方面,来自市场的信号最为直接,资本的青睐成为行业整体向好向快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日前,树根互联完成C轮8亿融资,成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新晋“独角兽”。
作为其中之一的投资方,腾讯投资董事总经理余海洋表示:"腾讯将持续关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通过投资创新型企业等方式,帮助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降低能耗,推动工业产业链优化升级。"
另一方面,来自上层的信号也更为关键。从国家大局出发,驱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内部力量不断增强,大方向的统筹与有力举措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注入了一发“强心剂”。
其中,由国家工信部引领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榜单便是一个显著信号。目前,国家工信部每年都会基于标准化的评审细则,对市场上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评审遴选,授予“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荣誉,为行业发展树立标杆,进而推动制造业工业转型升级。
显然,由国家工信部引领,双跨平台的评选标准也就顺势成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动态调整、迭代优化的指向标。2020年双跨平台的评审细则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平台资源管理能力、平台应用服务能力、平台基础支撑能力与平台可持续发展能力,正是目前工业互联网聚焦发展的四条路径。
以平台资源管理能力为例,其中便包括了工业设备连接能力、服务企业数量、用户服务能力等重要指标。这些都是评判一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商业化程度的量化标准。
连续入选双跨平台的用友精智,在过去一年内,服务工业企业数量增长超过20%;连接工业设备数量增长超过50%,其AIoT平台已在中国龙工、华新丽华、新海集团、绝味食品、亚洲硅业、奎山水泥、三友化工、新朋联众等众多企业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见,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路径不断向工信部公布的评审标准靠拢,精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再以平台支撑能力为例,由于2020年特殊的疫情环境,在这一部分,工信部将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否可以支持国家疫情防控、提供疫情监测、资源对接等能力纳入了评选标准。
显然,腾讯在今年首次入选双跨平台,其平台价值的评估必然少不了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方面的突出贡献。在疫情初期,腾讯平台便推出了协同办公、远程运维、设备健康管理等解决方案,帮助制造业企业低成本、快速实现协同办公和远程运维诊断。
总的来说,上层的聚焦与评选标准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相对清晰的指导方向。对于整体行业的发展而言,国家背书的榜单能让未来的数字化探索看得清眼下的路,也看得见前面的人——工业富联、COSMOPlat、用友精智等连续入选双跨平台的品牌正在引领行业发展的“灯塔”,推动制造业转型向好向快地跨越发展。
市场价值反馈,引领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自家生态特色
回顾2020年,在疫情影响的特殊环境下,复工复产的迫切需求与产业转型的长远规划相互碰撞,都在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走向应用场景,愈发注重应用价值的反馈。
制造业在经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转型过程,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万物互联”的场景中枢,具有显著的生态引领作用,而每一个平台的价值反馈也独具特色,与品牌的模式、资源或路径紧密联系。
以目前行业内最为典型的两大玩家为例,一是出身软件服务业的用友精智、浪潮云洲等;二是孵化于传统制造业巨头的徐工汉云、树根互联等,其价值路径最为鲜明。
用友精智:作为“工业云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厂商,用友是中国最大的企业软件与云服务提供商,依托庞大的工业客户群体和成熟的营销服务体系,以数字化管理为中心,用友正在建设全球领先的综合型、融合化、生态化的商业创新平台。
徐工汉云:孵化于中国制造业巨擘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纯正的工业基因,深耕于工业制造业领域,沉淀了大量的通用化、标准化工业机理模型,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或合作伙伴,同时也为其实现工业知识和经验的软件化、工业知识的快速复用打牢了基础。
不难发现,不同的平台在赋能制造业转型的切口与重点都有所不同。再简单以具体案例来看,江铜贵冶与用友精智合作建设的“铜冶炼智能工厂”,便着重于探索面向流程制造的智能化生产。针对复杂生产问题,智能工厂通过人工智能、动态规划、数据挖掘与MES的深度结合,最终使得阳极铜合格率提高0.25%,并显著降低了阳极炉吨铜能耗。
可见,在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基于自家的软件服务能力,用友精智具有显著的服务拓展与先发优势。
诚然,工业互联网本身具备的连接属性也似乎在暗示着,这或许是一个头部引领的行业。率先跑出来的平台不断的吸引生态伙伴加入,圈层持续扩大,正所谓强者恒强,最终其平台的价值反馈也会随着生态的扩展而增加。
从2019年到2020年,工信部公示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从10席扩容到了15席,除了另外5家新晋之外,其他10家无一例外皆是去年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引领者。
究其原因,面向工业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存在显著的“价值叠加”特征。总的来说,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反馈会随着圈层的扩展而增加、沉淀,不易改变,包括客户资源、技术能力、合作伙伴等等价值相关要素。
但是,这也意味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要比消费互联网的慢一些。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独角兽”成群狂奔,而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独角兽”则屈指可数。
成为产业转型跑得最快的一驾马车
当然,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两者很难相提并论。
对于工业互联网而言,发展得慢一些是必然的。其本质具有显著的区域性、行业性与技术性。工信部重点围绕的“一二三四五”工业互联网工作部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中一项便是重点打造两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一类平台是能够参与全球竞争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另一类平台是面向特定行业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也就意味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不存在一家独大的局面,一辆马车也难以拉动中国整体制造业转型的发展。驳杂的制造领域,面对不同的行业、乃至是区域,都需要特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引领发展。
因此,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其发展目标是要成为特定区域或产业转型过程中跑得最快的一驾马车,落实的逻辑可以借鉴于用友精智的发展路径——以数字化管理为中心,纵向实现IT/OT深度融合,横向实现企业/产业深度融合。
简单来说,即在行业纵向做实做强平台的能力与优势:基于用友的商业创新平台YonBIP,以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为特点,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云上服务能力;
在区域横向做宽做大服务范畴与资源对接:基于强大的中台能力,用友精智构建起了企业与社会资源之间的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提供社会级交易服务、协同服务、金融服务、及云化管理服务,以开放的生态体系,帮助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纵横展开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行业与区域的发展导向。也只有如此,一家工业互联网平台才能在驳杂的工业体系内应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复杂需求,成为跑得最快的一驾马车,拉动区域与行业整体发展。
诚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大局需要的是全面的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成为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关键支撑,需要的也不仅仅只是一驾马车的拉动。
在未来,中国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榜单更不会只是停留在15席之内。
本文来源于“科技向令说”(ID:xiangling0815),作者 曾响铃,原标题《上层聚焦与价值引领下的“工业互联网”,正在加速拉动产业数智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