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经济增长,显然好于预期。
在工业大市乐清,我们一落座,副市长吴云峰便报出一串令人振奋的经济指标——
一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9.38亿元,同比增长27.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0.83亿元,增长17.1%;1至2月外贸出口2.55亿美元,增长43.1%。
“称得上爆发性增长。”省发改委副主任崔凤军听后如此评价。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倒闭潮”传言曾经笼罩温州。面对困难,温州36万家中小企业积极转型升级,以不容争辩的事实宣告了温企的新生:今年一季度,温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21.84亿元,同比增长27%,增幅提高36.8个百分点。从这个指标看,温州经济已经恢复到2008年9月份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市委书记邵占维说,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导和帮扶下,温州企业的发展思路与科学发展观越来越吻合,制约温州经济的瓶颈日益缓解,温州的发展环境日益完善,这些都促使温州在“后危机时代”加速崛起。
越是困难,越要创新求变。在民营经济先发之地温州,我们观察到一家家民企使出浑身解数,破茧“蝶变”,焕然一新。
传统产业强身健体
美国,纳斯达克股市。2006年在此上市的中国民企瑞立集团,股价一度跌至1.2美元,后来又奇迹般升到10多美元,表现颇为抢眼。
专业生产汽摩配产品的瑞立集团,是温州传统制造业的代表。董事长张晓平说,支撑股价的是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全面跃升。
像温州众多小作坊一样,10多年前张晓平做的也是简单的刹车踏板。不过,现在和中国铁科院合作开发出的38种轨道车辆制动系统新产品,使“瑞立”一跃成为动车组、高铁的模块供应商。
瑞立集团的表现,正是温州谋求传统产业新生的结果,折射出“温州制造”的“蝶变”。
走访中,我们了解到,温州以沿海产业带为主要转移阵地,拿出了汽摩配、泵阀、电气等十大行业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正在实施120个总投资达380亿元的项目,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转型升级,正成为传统产业的共同行动:低压电器业逐步向生产低、中、高压成套装备转变,汽配业由生产低档零部件向生产电气、模块化配件转变,泵阀业将目标客户锁定高压高温的石油化工、天然气行业……
“这些变化,意味着温商并没有放弃传统产业,温州也没有发生外界担心的产业外溢、甚至空心化的现象。”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
而崔凤军注意到,作为传统制造企业,瑞立集团的生产制造环节出现了“范围经济”的现象——原先只为重型卡车做低端零配件,现在有意识地为轻卡、农用车、公交客车等提供刹车等零配件。由于产品近似,研发成本较低,企业的规模效益凸显。仅公交客车市场,去年销售收入就增长了45%,今年预计增幅更大。
不断提升的科技含量,成为“温州制造”破解低端锁定的金钥匙。去年以来,全市共新建行业科技创新平台11个,继“正泰”、“德力西”之后,华峰集团又拿下了“全国企业技术中心”的牌子。全市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1家,居全省前列。
生产制造环节在变,企业的组织形态也在变。
走进曾拥有“亚洲最大童装生产基地”称号的红黄蓝集团,我们看到,一间原本有300多员工的车间,只剩下30多名研发设计人员。生产制造已不再是这家企业的主要功能,研发、品牌正成为其利润增长的重要源泉。再过两天,设在上海的研发中心就要开张了。企业负责人说:“厂房小了,设备轻了,员工少了,利润却增加了。”去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同比增长40%。
压缩制造环节,向附加值更高的研发和营销两端延伸——这种“虚拟经营”的形态,在温州已有森马、美特斯·邦威等企业成功探索,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让更多的企业加速跟上。
传统轻工制造业,曾经让温州经济获取先发优势。如何在坚守之中创新,打破所谓“低端锁定”,正成为温商常做常新的课题。
新兴产业迅速发育
“我们风力发电机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一季度。”在华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站在高4.3米、重达60吨的1500千瓦发电机旁,副总经理张建新感慨万千。
“华仪电气”已跻身国内风电领域第一梯队,它涉足风电装备行业3年光景,便迅速成为拥有10多家子公司的企业。有投资基金公开预测,今年华仪风电业务将爆发性增长。
目前,“华仪电气”主打的发电机一台能卖900万元,相当于2000万只普通打火机的价钱。这让做过传统产业的华仪人深感自豪,也让他们看到了新兴产业的光明前景。
“华仪电气”所在的风电装备行业,正是温州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在乐清南岳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和沿海产业带其他区块,正在实施的重点风电装备项目就有9个,总投资约51.3亿元,预计新增年产值200亿元。
以“华仪电气”为龙头,温州正抓紧打造包括发电机、齿轮箱、主轴、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和风电场建设在内的风电装备产业链。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成为温州的战略新方向。新兴产业将以沿海产业带为主要承载空间,立足温州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温州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不少来自传统产业的温商,也看上了太阳能光伏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温州正在实施光伏电池EVA胶膜、太阳能电池片等10多个项目,总投资50亿元,可新增年产值100亿元。其中,“正泰”第二代高效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规划建设8条30万千瓦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200万千瓦薄膜太阳能电池,年产值超30亿元。
不久前,在市领导见证下,中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框架协议。该公司将投资12亿元,在温州建设光通信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预计项目投产后的5年内,年产值可攀升至100亿元。
业内人士称,光通信产业是眼下炙手可热的“三网融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政府有意借此项目落地温州培育光通信产业。相关部门已被要求强化要素保障,创新投融资体制,全力全速推进该项目建设。
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在加速落户温州。由国内有关方面与德国国家科技部、德国海德堡市政府合作的“中德生命科技园暨中德生命科技基金”项目,初步达成落户温州的意向,温州已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新兴产业,代表了世界范围内产业演进的基本方向。温州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充裕的民间资本以及生生不息的创业激情,一旦触碰新兴产业那根魔杖,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们翘首以待。
兼并重组风云起
改变温州传统产业“低小散”格局,数十万温州民企群体中,一股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的热潮正起。
半年前,法派集团董事长彭星牵手本地奥奔妮服饰、泰马鞋业等8家服饰、鞋类及皮具企业,成立了优衣派服饰控股有限公司,并与100多家鞋服、饰品制造商建立协作关系,以“握紧的拳头”共闯市场。
整合,不是为了扩大生产,而是为了集聚研发资源,以全新品牌重组产能,优化供应链,尽快扮演“中国流行服饰倡导者”的角色。
去年底以来,全国各大城市出现了30多家单店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优衣派连锁大卖场。而在5年规划里,他们的目标是在全球开出千家连锁店,实现销售额100亿元。
“优衣派”在温州服装界搅起的兼并风潮,某种程度上源自政策鼓励。根据温州去年下半年出台的《鼓励企业整合重组的实施意见》,政府鼓励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强强联合、大小联合、内联外合、资产重组、产业链延伸及品牌联盟等形式进行重组。
整合,不仅是变大,更重要的是变强。合成革行业的几十家企业打算重组为4家集团,原有的车间成为一家家独立法人,但研发、治污、公共设施、物流等一起做,共同入股成立公共服务企业。
有经济学家由衷地赞叹温州人的厉害:这种整合既顺应了温商“人人想当老板,不愿只当股东”的特点,又有利于产业裂变成长。
凯喜姆科技阀门有限公司对17家同行进行兼并重组,成立凯喜姆科技集团,对原有企业的人员、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进行集约优化。通过这种“1+N”的重组模式,温州已成功组建了中国冈野集团、浙江重工阀门集团等4家阀门龙头企业。
在鼓励兼并重组的同时,政府加快推进重大优质项目落地。龙湾凯喜姆核能阀门产业化基地等124个新项目已开工;总投资达115亿元的华峰集团“尼龙66”项目、47亿元的青山控股镍加工及华安年产3200辆应急汽车、云顶控股集团年产7000辆卡车等项目,都列入了政府重点督办的名单。
温州市市长赵一德说,目前温州经济向好的元素在不断积累,新生的元素在不断增长。举全力建设的沿海产业带,将为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预留足够的空间,为温州新一轮发展储备强劲动力。
变大、变强,在裂变中集聚新的力量。温州正向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蝶变”,走向下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