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厂如何转型?

admin 60 2024-09-10 编辑

制造工厂如何转型?

关注黑科技的你对下面这些产品大概不陌生:可以记录活动、锻炼、饮食、体重和睡眠的Fitbit健康智能手环、可以根据环境和人体温度自动调节冷暖的智能夹克、内嵌了智能充电设备可以让手机随时续航的包包。

制造黑科技产品,不仅仅需要想法,更需要加工,把产品带入市场。这些黑科技是怎么从创意走到量产的?“机器换人”那么火,活到底人干得多,还是机器分担得多?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走访了伟创力深圳固戍园区,深入车间,也借此机会窥探在全球工业4.0浪潮中,国内人口红利下降的趋势下,制造工厂的发展之路。

“机器换人”那么火,活到底人干得多还是机器干得多?

伟创力于1969年在美国硅谷创立,目前工厂散布30多个国家。其中国内最早的伟创力工厂1987年“落户”深圳蛇口,并于1994年搬至固戍。

走进车间,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一台台正在运作的贴片机。白花花的机身,每台机器前端装备显示屏,可以看到该机器流水线上的生产情况,偶尔有一个工人走过来查看情况。再往里走才看到人工作业流水线上的工人。伟创力固戍园区主要制造医疗设备,小型的有血糖测试仪,大型的则有供应到医院的设备。

记者观察到,制造血糖测试仪的流水线上有大部分工作还是需要人工完成。一盘盘的芯片整齐排序,人手工测量和检查后,才能放入机器嵌套,安装。从单一芯片到成型的测试仪差不多需要10个步骤,最后一步是把装好的血糖监测仪排列好放在盘子里,推入自动检测的机器做包装前的检查。

“机器换人”是近年制造业的高频词,它利用机器手、自动化控制设备或流水线自动化对企业进行智能技术改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但与记者想象的不一样,“机器换人”并非在每个加工步骤都适用,人力还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固戍厂区厂长刘小萱表示,固戍厂区主要生产医疗器械,精密度非常准确。“机器拧一颗螺丝,设定三秒钟拧进去,但因为物料始终有细微差别,是否拧紧了机器并不知道,人却能判断出来。”她还举例供应商把各种规格的弹簧打包运送到厂,机器臂无法分拣出缠绕的弹簧,这些工序依然需要人协助。

“人是不能替代的,机器也需要人操作。有些订单我们一个月才生产一百台,用机器自动化生产,成本划不来,人做起来更快。更何况,人比机器灵活度和判断力更好。”刘小萱说。

伟创力亚洲市场营销与传播负责人Valerie Kurniawan介绍,目前只有“抓取元器件放到电路板上”这样的操作不需要人工,工业机器人被用于订单需求大、产品不复杂的装配线。

记者曾就“机器换人”问题采访清华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博士杨向东。他认为,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推进困难重重,不是不需要,而是比人工成本还要高,且与中国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人员结构相冲突,机器人的使用效率很低。

3月5日,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多次提及《中国制造2025》,提及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要把中国从“制造大国”变身为“制造强国”。而在全球范围内,这一系列概念则被称为“工业4.0”,2013年由德国提出。

“工业4.0”着重将现有工业相关技术、销售与产品体验统合起来,创建智能工厂。能通过分析各种大数据,直接生成一个充分满足客户的相关解决方案产品,更可利用电脑预测,例如天气预测、公共交通、市场调查数据等;及时精准生产或调度现有资源,减少多余成本与浪费。其技术基础是智能集成感控系统及物联网。

“当工业4.0概念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的时候,中国制造企业还在2.0到3.0之间徘徊。”杨向东如是说。

通往工业4.0的路靠的是智能制造

提到电子产品制造加工,人们首先想到富士康。业界一度以“富士康第一,伟创力第二”描述这两家代工厂的规模。

记者还没提起富士康,Valerie Kurniawan自己先提了出来:“我们有一些类似的地方,但也有很不一样的地方。”她认为伟创力和富士康所关注的领域并不一样。

近几年来,富士康通过扩大规模与生产效率,成为消费级电子产品代工业的霸主;而伟创力从2010年开始逐渐退出了PC代工业务,近几年转向代工产品周期更长、利润更高的电子产品,比如医疗设备、通讯、新能源等领域的电子产品。

在伟创力官网首页,“从概念成型到规模量产(Sketch to scale)”占据了最大的篇幅。Valerie Kurniawan解释道:“从设计到供应链管理、组装配备、后期推广,售后维修,伟创力都参与其中,要做解决方案提供商。”

伟创力在硅谷、波士顿、以色列设立了创新中心,拥有2500名产品设计师的团队,他们帮助初创企业把他们的想法转化成产品。根据官网显示,伟创力参与合作的初创项目涵盖智能手环、AR眼镜、脑电波追踪、无人机等。

Valerie Kurniawan坦言,孵化100个团队,能成功的大概20个。谈及是否有意向与中国的初创公司的合作,她则透露正与一款无人机合作,但并未说更多细节。

虽然中国的人力成本在升高,但伟创力暂时没有撤走工厂的打算。固戍厂区厂长刘小萱说:“中国市场地位、供应链、技术、消费者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

制造工厂如何转型?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制造企业应谨防技术创新的陷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