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如约公布了一份长达58页的拟加征关税的中国进口商品清单。该清单包含大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价值约500亿美元,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等行业,拟加征税率为25%。
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领域,工业机器人也被确定为拟征税对象。不过,由于中国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主要市场在国内,向美国甚至整体海外市场出口的工业机器人规模不大,业界普遍认为价征税的影响较小。
招商机械分析师诸凯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是从出口还是进口的角度看,美国都不是中国的主要贸易市场。美国本土有实力的机器人企业不多,因此从中国企业收购美国机器人企业的角度看,影响也不大。
影响甚微
根据中银证券综合美国商务部以及Wind数据整理的结果,中国出口美国的工程、机场等工业机器人相关以及焊接相关工业机器人规模分别为10.6亿美元和1.7亿美元,占美国进口规模比重分别为13%和8.6%,中国在该类商品来源国中排名第三和第五。
按此推算,中国出口美国工业机器人规模合计12.3亿美元,商品单体规模较小,在500亿美元价值清单中规模占比不大。
招商机械团队的一份研报指出,由于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中国机器人出口数量很少,只有少量的AGV和四轴坐标机器人出口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总出口量在2017年不足0.5万台,且平均单价低于6万元,预计总出口金额在3亿元以内,基本没有出口美国。因此贸易战影响很有限,影响行业收入在3000万元以内。
从市场的反应看,埃夫特、汇川技术等国产机器人企业陆续表态,表示由于对美出口量不大,美国的加税政策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近年从键鼠行业进军机器人行业的雷柏科技副总裁李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才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从出口的国家看,也集中在“一带一路”国家,“加税政策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影响几乎没有”。
他认为,我国相比其他国家的一个突出优势在于产业制造链非常完整,因此,如果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机器人包括了消费机器人,则可能会有较大影响。“但是消费型的机器人产品的生产制造产业链都在中国,如果美国在这一环节加税,对其自身影响也较大,会逼迫其国产化。”
另外,关于加税对中国企业收购美国机器人企业的影响,诸凯认为,影响也很小。
“全球的优质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日本和德国,中国企业收购的对象主要在日韩和欧洲地区,北美工厂中很多机器人其实是德国制造,例如特斯拉工厂。”诸凯表示,虽然美国是工业机器人的发源地,但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其并没有太亮眼的表现。
贸易逆差
另一方面,这也折射出我国机器人产业整体实力依旧需要提升,工业机器人进出口出现较大金额的贸易逆差的现状。
前瞻产业研究院依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整理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出口总额为103323.9万美元;其中进口额为88389.36万美元;出口额为14934.57万美元;贸易逆差为73454.79万美元。
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出口总额为112419.3万美元,同比增长8.80%,其中进口额为96408.75万美元,同比增长9.07%,出口额为16010.53万美元,同比增长7.20%,贸易逆差为33673.18万美元,同比增长9.45%。
OFweek行业研究中心跟踪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口数量的大幅增加,但出口数量却有所减少。
2017年全年,我国进口工业机器人超过84000套,创历史新高,较2016年增加将近32000套,较2014年次高增加将近20000套。
出口方面,2017年全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超过28000台,与2016年大体相当,萎缩约3%。
而且,从进口来源国(地区)来看,根据OFweek统计的2018年2月工业机器人进出口数据,日本地区继续稳居我国工业机器人最大进口来源国(地区),占比为81%,之后是韩国和德国,两者共获约10%的进口份额。
日本机器人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日本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36.2%,至5284亿日元,连续4年增加,并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对华出口额大幅增长57.9%,至2275亿日元。
另外,OFweek行业研究中心调查显示,价格方面,在2016、2017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出口上量的两年内,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单价明显低于进口单价。其中2016年进出口单价分别为16300美元/套、5100美元/套,2017年进出口单价分别为15300美元/套、7600千美元/套。
出口单价较低与出口的国家地区有关,也与产品有关。在国内,虽然2017年工业机器人产量13万台(套),增长81.0%,但是国产品牌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量与我国的市场需求并不匹配。综合多个市场数据,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比在30%左右,高端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国产品牌市占率甚至不足5%。
诸凯表示,虽然近几年的技术进步较快,国产品牌崛起,但中国生产的机器人目前还是全方位的落后。工业机器人的构成一方面是本体结构件,另一方面是核心零部件。国内依旧不具备核心零部件的批量生产能力,控制器、减速机、伺服电机等主要靠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逐步上升的同时,来源于国外品牌的竞争也在加剧。
安川电机宣布,一定程度上开放其核心零部件供应,今年春季开始,将控制器和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向中国几家主要的机器人制造企业打包销售,希望通过差异化竞争,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