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涨压力加大 浙江启动工业创新战略

由于各种要素成本呈现不同程度上涨态势等原因,浙江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有所加大。这是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杰日前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 记者同时获悉,为推动浙江由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跨越,浙江全面启动了工业创新,并明确了五大目标,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创新、企业制度创新,开放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 浙江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工业创新战略的实施,将助推浙江经济更稳更快发展,确保浙江经济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高进低出是原因之一。”王杰分析浙江企业要素成本上升压力的原因时说,前三季度,浙江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7%,涨幅差为2.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扩大0.3个百分点。 二是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摩擦增多、加工贸易政策变化等对该省出口企业带来较大压力,多数小企业难以通过提价将增加的出口产品成本转移出去。 前三季度,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对销售产值增长的贡献率由去年的30%左右下降到23.5%。外贸出口增幅8、9月份明显回落。 三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管理水平仍待提高。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前三季度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增长20.3%和33.5%,应收账款净额增长22.1%。亏损企业亏损86.6亿元,同比上升17.1%,与全国亏损企业亏损额减少形成较大反差。 四是随着今年央行不断上调贷款基准利率,以及浙江省工业企业在劳动保障、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大,客观上导致成本增加较多,利润空间减小。 针对浙江省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形势,王杰仍持乐观的态度。这位发言人表示,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效应已有所显现。预计四季度浙江经济将延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的态势,全年GDP增长率将在14%以上,节能减排的目标也有望实现。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则在11月12日举行的全省工业创新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大力推进工业创新是推动浙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举,是全面提高浙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根据会议提出的工业创新目标,浙江省将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创新驱动型发展转变;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创新,增强产业竞争能力,加快向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为主的产业集群转变;着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快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着力推进开放创新,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加快向内外互动、双向开放的格局转变;着力推进发展模式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向生态文明发展转变。 相关阅读: 近年来,浙江省不断加大工业技术创新的力度,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2006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2003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47.1%;高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469亿元,是2001年的3.2倍,年均增长26.4%。2006年,浙江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405亿元,比2001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26.7%,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为210亿元,增长3.7倍,年均增长36.2%。同期,浙江省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分别达到5.3万件和3.1万件,授权量居全国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