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叶片市场或生变局

admin 30 2024-09-28 编辑

风电叶片市场或生变局

  编者语:全球风电叶片主要供应商之一丹麦艾尔姆公司在河北秦皇岛的风电叶片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日前正式投产。有分析人士预测,外资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加速拓展,或将改变国内风电叶片市场格局。

  外资巨头加速圈地

  1月11日,记者从艾尔姆玻璃纤维制品(天津)有限公司了解到,经过近8个月的紧张建设,总投资3.04亿元的秦皇岛艾尔姆风电叶片生产基地一期项目于日前正式投产,生产的首批40米长风电叶片已成功发往甘肃瓜洲龙源风电场。

  据介绍,秦皇岛艾尔姆风电叶片项目由当今世界风电叶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丹麦艾尔姆公司投资兴建。艾尔姆公司生产的产品现已占据世界风电叶片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秦皇岛艾尔姆风电叶片项目,共分三期建设,完全建成后,可同时生产40米到60米长的风电叶片,年产量达800套大型风电叶片,年产值将超过10亿元。

  艾尔姆玻璃纤维制品(秦皇岛)有限公司工厂总监杨业军表示,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造价约占整个设备的1/4到1/3。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给各个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受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拉动,风电产品依然供不应求。未来几年国内计划新装风力发电机组超过300万千瓦,这给叶片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除艾尔姆外,丹麦维斯塔斯、西班牙歌美飒等外资巨头也纷纷在中国市场加速拓展风电叶片业务。

  德国西门子2009年追加在中国投资1.5亿欧元,旨在扩展其可替代能源的生产规模,其中6400万欧元用于建设西门子风力发电叶片(上海)有限公司,按照计划,将于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国内企业渐成气候

  “过去,风电叶片确实比较紧缺。但风电产业发展很快,这一状况早已改变。一两年前,或许还会考虑对风电叶片行业给予扶持,但现在风电叶片企业已经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一行业主管部门的内部人士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说到国内叶片企业,就不能不提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惠腾”)。它是国内风轮叶片种类最全、产能最大的专业化叶片供应商,连续多年保持国内市场30%以上的占有率。中航惠腾市场规划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风电叶片市场70%以上的份额为国内品牌占有。市场占有率比较靠前的国内企业有中航惠腾、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材科技”)、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复连众”)等。

  记者从国家环保部网站查询到,对中航惠腾进行上市前环保核查公示,公示期从1月12日至1月21日。这意味中航惠腾离登陆资本市场已经越来越近。根据环保部网站公布的中航惠腾《上市环保核查总报告》,公司拟募集资金投入主业项目,包括年产200万千瓦的风轮叶片建设项目(即惠腾四期项目)、年产800套风轮叶片的生产线项目(即酒泉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年产300万千瓦大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制造出口基地建设项目(即秦皇岛项目),和3.0兆瓦及其以上的大功率风轮叶片研发项目,共计拟投资8.13亿元。

  除了中航惠腾的迅速成长外,中复连众连云港叶片工厂已经成为全球单厂产能最高的叶片基地。中材科技也在积极研制兆瓦级大功率风电叶片,试图抢占技术制高点。

  集中化趋势逐渐显现

  国金证券的分析师告诉记者,在风电的主要零部件当中,叶片的门槛相对较低,由于过去几年供需偏紧、盈利较好,导致诸多企业进入叶片生产领域,除了整机厂自建的叶片厂之外,新进入的企业如雨后春笋,根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40家以上。随着供需紧张形势的缓解,叶片行业将经历从纷乱到寡头、从短缺到均衡、从暴利到薄利的过程,市场将形成数个1000套以上规模的寡头。今年将是风电叶片行业洗牌与集中度提高的开始。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叶片行业竞争格局要求厂商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在技术上保持一定优势。有规模、有技术基础、成本控制能力好,才能笑到最后。就成本控制而言,运输成本是风电叶片成本的一大块。叶片厂不仅需要进行规模化量产,还要将生产场地尽可能接近风能市场以减少庞大的运输开支。

  国内一家著名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的副总告诉记者,选择什么样的叶片,首先要考虑技术是否匹配的问题。他坦言,国内品牌的叶片与国外品牌的叶片相比虽然还存在一定技术差距,但差距已越来越小。“实际上,国内不少风电叶片企业都是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使工艺再细化。”他说。

  据了解,基础材料也是始终困扰国内风电叶片企业的一块心病。材料国产化是叶片成本下降的重要推动力。由于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核心部件,约占其总成本的1/4到1/3,因此有效控制风轮叶片的制造成本也是降低风力发电机组总造价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制造兆瓦级风轮叶片所用的关键结构材料大部分依赖进口,譬如叶片所用的树脂和PVC国产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我国风电叶片制造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风电叶片市场或生变局

上一篇: 未来惯性环上料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3D视觉技术。
下一篇: 风电装备业“洗牌”进入中局
相关文章